07.11 “毒角兽”住百家被强制摘牌,数亿融资如何被悉数烧光?

“毒角兽”住百家被强制摘牌,数亿融资如何被悉数烧光?

今天三胖哥和大家分享的,是新三板上一个从"独角兽"变成"毒角尸"的故事。

据说,独角兽企业有个特征,上市即破发,比如赴港淘金的易鑫、阅文、平安好医生,还有本周挂牌上市的"超级独角兽"小米。那么,新三板上曾经号称自己也是"独角兽"的公司呢?大部分终会走下神坛,沦为平庸,比如今天的主人公,曾被誉为"中国版的Airbnb"的住百家。

上周五,由于未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股转公司决定自本周一起对61家公司强制摘牌。61家挂牌公司,牵扯了1200多名中小股东的利益,而这其中,便有住百家的名字。从2016年4月22日挂牌新三板,到如今被强制摘牌,住百家短暂的新三板之旅背后,却有说不完的套路和故事。

一、共享住宿第一股

住百家的前身,是成立于2012年的深圳市背包客商务旅游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真正进入公众视野,是在2015年。顶着"共享经济"的光环概念,住百家以向用户提供海外短租服务为主营业务,号称"中国版Airbnb"。为了与Airbnb进行区分,住百家称其在Airbnb的C2C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创新,推出了更加"轻资产"的C2B2C模式。

“毒角兽”住百家被强制摘牌,数亿融资如何被悉数烧光?

住百家商业模式

简单来说,住百家的运营模式是以分享经济为核心,并辅以优秀的管理和营销。主要业务以短租预订为核心,针对用户需求匹配各类精选旅行产品,完成一站式定制服务,以获取收益。公司用户获取除常规流量运营外,结合严密的社会化销体系,高效获取目标用户。同时加入少量UGC 元素,由旅行达人和客服共同为用户提供答疑解惑、决策支持等自由行解决方案。

在三年以前,共享经济的确是个热门的话题,围绕着"滴滴打车模式",兴起了不少类似于住百家这样的创业项目,仅新三板上就有神州优车、我享科技、今日共享等公司先后挂牌。

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住百家号称自己拥有"国内第一、行业最大、性价比最好的出境游短租资源,是国内最大的出境游短租预定平台和中国人出境短租行业的龙头及非标住宿第一品牌。"

也正是这样的伟大愿景,让许多投资人对住百家趋之若鹜。

“毒角兽”住百家被强制摘牌,数亿融资如何被悉数烧光?

住百家融资历史

从2014年到2017年,住百家累计融资额高达2.71亿元,入主的机构不乏联想、海航、浙商控股这样的知名PE。随着公司2016年4月挂牌新三板,住百家正式成为了"共享住宿第一股"。

“毒角兽”住百家被强制摘牌,数亿融资如何被悉数烧光?

二、烧钱不止,盈利无望

头顶光环,估值一轮比一轮高,可住百家却在烧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烧不下去。

据《公开转让说明书》披露,住百家的盈利模式是"提供高品质出境旅行及生活定制服务,赚取收益"。从公司最近几年的财务报表来看,营业收入确实有了一定增加,2015年4569万元、2016年9396.9万元,2017年半年就达到6240万元。

然而,我们把住百家的收入结构打开看,就会发现问题。2015年,公司收入的78.52%来自于短租服务,而2016年这一比例却下降到了44%。相反,机票酒店、境内外旅游打包产品营收比例大幅上升。

也就是说,原本靠短租起家的住百家,短租服务从2016年开始就陷入了几近停滞增长的境地。而这些代订机票、酒店的线下增值服务,毛利率本就非常低,根本无法支撑高额的销售和管理费用。这一点,从公司2016年仅有5.2%的整体毛利率就能看出。

直到上个月,住百家发布公告称,"机票代订、接送机、租车、景点门票预订等业务对公司盈利贡献甚微,宣布暂停这部分业务,有助于改善财务状态、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财务质量。"

我们再来看住百家是如何将数亿元的融资系数烧光的。

2015年至2017年半年报,住百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8720.65万元、-8414.49万元和-7837.21万元。仅用了两年半时间,就烧掉了2.5亿元的真金白银。

“毒角兽”住百家被强制摘牌,数亿融资如何被悉数烧光?

住百家绝大部分的资金,用在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以2016年为例,销售费用高达4636.74万元,管理费用高达4032.57万元。

销售费用中,业务推广费,也就是广告费占到了一半(2712.65万元),2015年更加恐怖,直接超过了5000万元。此外,职工薪酬也接近1000万元,而年报中披露的公司销售人员只有6人,平均年薪166.67万元。

“毒角兽”住百家被强制摘牌,数亿融资如何被悉数烧光?

册那,三胖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计算器!

管理费用也基本类似,4032.57万元较2015 年增加了1095.72 万元,主要原因为人工成本、差旅费和技术服务费增加。据披露,"公司职工薪酬增加,高管、员工 2015 年全年月平均人数87人,2016年全年月平均人数225人,员工人数增加较大,其中增加了3个高管,5个中层人员,工资额总计增加较多。"

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住百家融来的钱,基本上全给了广告公司和用来发工资了。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欣赏下住百家的烧钱速度。

2016年12月,住百家发布挂牌新三板后的第二轮融资方案,发行价格21.37元/股,募集资金1亿元。"共享经济"的概念还未消退,住百家的这笔融资很快到位,于2017年3月正式完成,认购对象只有"海南国商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一家机构,海南国商酒店由海航酒店控股。

如《股票发行方案》所述,住百家的这1亿元募集资金主要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按照当时给出的测算过程,公司预计2017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即使是按照上面的打广告、发工资的速度,这1个亿资金至少也够住百家维持一年的运营。

可意想不到的是,在公司2017年半年报中,货币资金只剩下了2432.80万元。三个月的时间,1个亿全部花光!

从现金流量表中,我们发现,"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成为关键的资金流出方向。2017年半年度就高达8560.91万元,几乎是2015年、2016年一年的总量。而住百家也未具体披露这"其他"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如今,住百家已从新三板退市,曾经数亿元募集资金的去向,或许是个永远的谜。

三、"85后"创始人变身"佛系青年"

说起住百家,另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便是它的"85后"创始人张亨德。

先来看这位少帅的光辉简历:

1985年4月出生,2010年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罗斯商学院,201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计算机专业;

2010年5-11月,就职于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投资经理;

2010年12月至2012年2月,就职于我爱我家,任副总经理;

2012年3月起,开始创办深圳背包客,也就是后来的住百家。

张亨德身上的荣誉就更多了,"福布斯2015年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创业家2014年风云人物"、"2015年中国十大青年企业家"……还和另外两位蒋磊(铁血科技)、段威(汇量科技)并称"湖畔大学里的三位新三板少帅"。

据传,张亨德还是一位富二代,参军、退伍、重返校园,从退伍军人到名校海归,一路打怪升级,终成学霸。

“毒角兽”住百家被强制摘牌,数亿融资如何被悉数烧光?

而就是这样一位耀眼的创业明星,却被传出"沉迷佛学"。作为海归留学生、创业精英,张亨德却令人跌破眼镜地迷信,甚至听道士的话进行公司治理,相较于公司战略和日常经营管理,张亨德更加热衷于道儒家等的游学活动等。

此外,张亨德还曾参与"Travel旅行链(TRA)"的项目。公开资料显示,Travel基于区块链等技术,欲建立起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旅游出行平台。今年初,Travel上线数字货币交易平台OKEx。根据Okex官网显示,目前TRA价格为0.0000002。

Travel旅行链项目,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点对点去中心化的旅行世界,革了"Airbnb"这些中介平台的命。住百家难道忘记了,自己当初的使命与愿景吗?

结束语:

时到今日,住百家,深陷财务危机、高管团队流失、员工集体讨薪,公司还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曾经"共享住宿第一股"已经彻底沦为被新三板强制摘牌的命运。回头来看,在大笔融资后,住百家并没能合理规划募集资金的使用,一味烧钱铺广告、养员工,主业反倒不断萎缩。

而创始人沉迷于币圈和佛系,导致公司运营失控、现金流持续断裂,也就难怪住百家的今天了。

好在住百家挂牌新三板期间流动性一般,也未曾做市,只有28名股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