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自家的藏书你看了多少?

标准怒火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个“天问”,每一个爱书人都被问过,每一个爱书人都不好回答。我记得钱锺书先生在美国参观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时,见到汗牛充栋的图书,他自我解嘲说:“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我不需要读的书啊。”


这我想起翁贝托·艾柯在《别想摆脱书》里与让-克洛德·卡里埃尔的对话,他是这样回答的,下回有人问起你时,你可以这样回答:

第一种是:“不。这些只不过是我下周要读的书。我读过的书都在大学里。”第二种则是:“我一本都没读过。不然我留着它们干吗?”用艾柯的话说,我们每个人家里都会有十几本、几百本乃至上千本没读过的书,只是总有那么一天,我们拿起这些书,发现自己了解其中的内容。

怎么会有这种情况?他解释说,第一种解释属于神秘学范畴,我本人无法接受:书的波会传到我们身上。

第二种解释是:这些年来,我们不是真的没有翻开过这本书,我们好几回把它移来移去,也许还翻阅过,只是自己记不得罢了。第三种解释:这些年我们读了一堆援引这部著作的书,这使得我们最终也熟悉了著作本身。因此,有很多方法可以让我们了解没读过的书。

其实,按照乌拉圭作家卡洛斯·M.多明盖兹在《纸房子》中的说法,持续购置某些主题的书籍,正是我们据此认识世界、诠释世界的过程。

“我们借由这个过程让书目逐步完备;我们从尚未拥有的某部书籍的相关数据入手,然后当我们购得那部书,它又将我们带往另一部书籍。一旦阅读,我非得查阅那部著作的所有相关批注,完全搞通书中全部含义不可,所以当我有空拿起一本书,有时候只是为了彻底读懂其中某一章节,甚至还得同时翻阅其他二十本书才行。”

这样回答, 你可满意?


迷楼


为了答这个题,我去数了数,大慨八百本左右,去年整理时扔了几百本,今年上半年也扔了二百多本,当时认为剩下的是精品,怎么也要保存着,现在我粗略地看了一遍书名后,觉得还需整理出一部分扔掉,我准备答好这题就去整理,没什么舍得舍不得的,有些书本身就是垃圾。


这些书的来源有两个,一部分是我买来的,闲时总喜欢逛书店,逛书店时总是捎带着买几本,就是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这种习惯都未成改变,还有就是看到路边的降价书,总喜欢去凑个热闹,然而买来后发现许多都是盗版的,盗版不盗版对我来说没什么关系,问题是里面错别字很多,看起来很别扭,这种书我也逐步清理出门户了。还有一部分算是同事赠送的吧,同事知道我喜欢书,每当搬家清理书时就想到我,这样我也收拢了一些。

以前我对书还是非常珍惜的,借了我的钱,从不好意思讨要,如果借了我的书,一定会去要还,现在想来真是傻之又傻,我又不是收藏家,只要有钱什么书买不到?。

其实说句实话,真正看过的书没多少,有的书也只是翻看了几页,好多书翻都没翻过,就是剩下的这八百本书,也只看过十几本,总想着有时间了,好好地读读书,可是什么时候算是有时间呢?难到现在不算是有时间吗?


听老人说,年纪大了书也读不动了,以前听了只当是笑话,难道读书还要凭力气?现在读起书来还真有这感觉,看样子还得抓紧,能多读一本是一本,就写到这里,我去整理书了,不准备读的统统扔了,大家说好不好?请留言。


雪上长留马行处


家有藏书,尘世才诗意,才安心,才温暖!

我家藏书不多,以前经常搬家,每次搬家都是书,又重又难搬,累得要死!实在于心不忍扔掉一些,但总是没有办法,忍痛割爱!后悔想哭,搞来搞去只留下一些最为珍爱的好书!

就这样,现在大约也就一千五百册,当初最享受就是一堆一堆的书淘回家的感觉!经常窝进旧书店里一窝就一整天!每发现一本好书就兴奋的不得了,经常买到连回家坐公交的钱都没有!

但说实话每次买书,都是想着把心爱的书买回去,然后在家里安心的惬意的泡上一壶茶,放上一点音乐,燃个香,就享受看书了!

可实际上,的确会偶尔这样安心的装逼一下,也会用心看几本,可是没过几天大部分书就自然被尘封了!偶尔翻开也就是看上几页或者读小段!

可是某一天要是又遇到好书,肯定又如饥似渴的想着收藏了,总觉得家有藏书人才心安,总感觉住在好书满架兰草花香的屋子里才会宁静,才会得到冥冥之中的知识的温养!

家中藏书自然汇成一种意境,一种温暖,一种平凡世界中的净土,一种万丈红尘中的灵性,这就是家中藏书的意义,可以再某种意义上超越实用价值,成为读书人的宗教和道场!


李艺泓


家有藏书我不贫,你有金山我不羡。

我的藏书最多时5000多册,由于数次搬家,多次“精简”,或送朋友,或捐给图书馆,现在仍然有3000多册。

其实,书的本质并不是用来藏的,而是用来读的。记得小时候,由于家里人口多,收入少,哪里有闲钱买书啊!回来,我工作了,有了工资,收入也越来越多,买书成为开支中雷打不动的项目,于是书架上总有新成员加入。回想起来,在没钱买书时,我看的书更多一些。那时大部分书都是向小伙伴借的,到时间就要还,所以很珍惜读书的机会,绝不会浪费时间。读过的书印象较深的,包括欧阳山的《小城春秋》,梁斌的《红旗谱》,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高尔基的《人世间》等等。现在有钱买书了,买到家里,往往没有紧迫感,想着反正有的是时间读,放到书架上了事。也许,哪天用了才急忙找出来“补课“。古人有云:书非借不能读也。真是有感而发的经验之谈啊!所以,我奉劝年轻的朋友,如果爱读书,不妨勤跑图书馆,不一定把书买回家里。如果你还想写作写论文,那就买些相关的工具书放在书架上,以备不时之需。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业余作家沙金成


我只看我自己买的书。家里藏书大约5000本。一直都在阅读,也一直在购买,每一天都是如此,基本没有间断过。问我读了多少本书,还真没有统计过,也没有估算过。因为读书的种类不同,所以读书的速度,进度也不同,如读一本小說,估计一周内就读完了,如果碰到不喜欢的读两天,百八十页也就扔一边了,这算一本吗?如果是古典书籍,尤其是经史子集类的就要很长时间了,一个月有可能读一本,甚至两个月读一本都有可能。早年读小说,散文杂文,很快,跟吃面条差不多。近些年来习惯读传统古典文学和典籍,由于自己喜欢字词句去抠,所以速度明显慢下来了。我认为读书不应该关注速度,读出心得,读出乐趣,读出精彩才是读书的目的。



园中郎


自己的藏书都是一本一本买来的,所以都会读完。青少年时代经济条件不好,但是看到心仪的图书,肯定想方设法买回来。

一书在手,总是想一口气读完,不读完,就觉得牵肠挂肚、意犹未尽。刚参加工作时候,每月工资是三百六十块,开饷那天,就会到书店贡献一百块,买回十本八本小说,然后一个月紧衣缩食的过下去。

结婚以后,妻子开了家书店,刚开业的时候,只在图书城批发了一些科教类的图书,小说类的,都是用我这些年攒下来的那些书,两米高的四层书架占据了两面墙壁,满满的都是我的书。

后来妻子干别的工作了,我那些书让她的一个亲戚借去开书店了,那些书,从此有去无回。

这些年,因为可以网上看书,便不像以前那样爱书如命了,不过,偶尔还是会从网上买几本小说,没事的时候,翻看几页。我总是觉得,实体书给人的感觉,是电子书不能比拟的,烹一壶清茶,煮一杯淡酒,捧一本好书,慢慢阅读,是多么安静愉悦快乐的事情啊!

拍张照片,是今天快递送到的书,这本书和电视剧,其实已经看了好多遍,看到出来新版,仍忍不住想买来。一直觉得,一本书,看过了和拥有着,完全不是一个感觉,拥有着的那种心满意足,是实实在在的快乐。



如今是老方


我深知,“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我家的藏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渴求读书但没有条件买书,也买不起书。那时候遇到特别好的书,我会借着家里蜡黄的煤油的,通宵达旦地抄,如饥似渴的读。这也是我买书少,但读得最多,也是受益收获最多的时段;第二阶段,疯狂买书,通常只翻几页就束之高阁了。工作需要时,再去翻看阅读。但重来都是舍不得扔掉,经常是跟着转战南北,书页都发黄都仍珍藏着。比如1989年反映戒严平暴的书籍,成为熟悉尘封记忆的独本。虽没有读多少,但仍勾起对往事的回顾。第三阶段是互联网时代电子书多了,书买少了,但还是十分留恋一、二阶段,现在主要是收藏有意义、有价值的书籍,乐此不疲地读。

我的读书情况,也是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不同阶段的反映。感受到岁月变迁,收获更多,成长更多。



高校资深媒体人


我们家七十年代的时候,主要存放的是红旗杂志之类文革时期的书 ,有几箱子。

再𠕇就是怎么写对联,看风水看麻衣相的书。收藏的书也不怎么看,那时候主要还是看小说,大都是借来的,读书是有时间限制的,我刚开始读小说,书都是哥哥看完之后我再看,再厚的书也要在两天内看完,经常看到晚上一两点。那时候的书内容如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革命书籍,到我自己买书看的时候,武侠小说成了热门。金慵的古龙的那是每本必读,

由于搬了几次家,大多数书已经遗失了,剩下的书除了四大名著春秋风云,和一些名人传记㚈,主要以一工具书为主,如象棋、中医、饮食类书法类。这些书都是经常翻阅的书籍。总共也就百十来本。


用户3155226785699


旧书摊,当当蔚蓝孔夫子中国图书网买了2000多本。斗室之中,也显得蔚为大观了。

后来搬家,含泪扔掉大部,还剩400本。

书虽多,看的并不多。一年也就三五本。

对纸质书的偏好,也说明对电子书排斥,是我一贯态度。

今年给媳妇买了个kindle,不会用。我拿来下载书,顺手看起来。发现效率特别高。两个月,已经粗读40多本。

而且公交车一个小时功夫,就能看不少。(一本书,多的十几个小时,少的三五个小时)

彻底改变了我对电子书的看法。。。


八牛卖大川


我的藏书大概两千,能整本看完的大概五十本这样,闲时翻看了一部分的大约三百,其余的藏书只知道书名却没看过,它们只是静静地陪我读书。

虽然如此,每一本书背后折叠的都是买书的故事。看到一本书,总能记得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买的,甚至,记得起书店老板的模样。顺带着,回忆起那求知若渴的年轻时代。

架上的很多书,县一级图书馆是没有的,特别是一些学术性质的原著,这在当时热衷写论文的时候是很好的资料库,也正是这间资料库,养成了我读书写作的习惯,真得谢谢它们!

现如今,网上查资料非常方便,除了案头几本必看的书之外,架上绝大多数的书估计不会再看了。但要几块钱卖了又不舍得,还是留着它们,权充记忆的触点吧。

祝您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