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心跳低於每分鐘60次,就要注意心跳過緩了!

我們知道心臟跳動有一定的頻率,太快了身體受不了,那要是慢了呢?心跳過緩會怎麼樣呢?又會有什麼危害呢?

心跳低於每分鐘60次,就要注意心跳過緩了!

正常的心跳是60到100次每分鐘,如果每分鐘心跳低於60次,就叫做心跳過緩。

心跳過緩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兩種。

生理性原因,會出現在老年人、長期運動和睡眠中的人,這屬於正常現象不需要進行干預。

病理性原因,最常見的是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其次全身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高鉀血癥、垂體功能減退等,藥物原因或者心臟其它疾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都會導致心跳過緩。

病理性的心動過緩,輕度的心動過緩可以觀察,定期複查動態心電圖,不需要特殊治療。如果心跳太慢、或者有長間歇,甚至出現眼前發黑、一過性意識喪失等表現,則需要到醫院進行評估,必要時安裝心臟起搏器。

心跳低於每分鐘60次,就要注意心跳過緩了!

心動過緩有什麼危害?

心跳過緩的危害主要跟心跳的這種緩慢的程度有關係,輕到中度的心跳過緩,可以沒有症狀或有些輕微症狀,嚴重的可能會危及到生命。

一些輕微的心跳,比如平時心率50多次一分鐘,這種情況下對整個人體沒有太大影響,一些老年人或者長期鍛鍊的人,心跳本身就是慢的,沒有太多的症狀,不要進行特殊的干預。

心跳低於每分鐘60次,就要注意心跳過緩了!

心跳過緩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治療,首先要分心跳過緩的原因,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健康人和運動員屬於生理性心跳過緩,一般不用進行治療。若出現乏力、頭暈等症狀可使用藥物,暫時提高心率。

若出現暈厥、摔倒的情況,則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當心跳慢的時候,通過起搏器的電信號,帶動心臟的收縮,達到根治心跳過緩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