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医生:这5种病人一但插管,往往一直插到过世为止!

陈老伯今年70岁,膝下无子,只有一名小他10岁老伴陈太太。陈老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抽烟,抽烟时间久了之后就一直咳嗽,去医院看医生说是得到了“肺阻塞”,还导致动脉硬化,中风行动不便。年前因为肺炎而住进加护病房,陈太太希望抢救到底,但是医护人员跟陈太太说晚期肺阻塞已经没有痊愈的可能了,若插管治疗可能到人生最后一刻都要使用呼吸器,建议让陈老伯选择安宁缓和治疗不插管,但是陈太太坚持要急救到底,认为医院不急救是要害死她先生,于是陈老伯最后还是因呼吸衰竭插管。

医生:这5种病人一但插管,往往一直插到过世为止!

加护病房期间,陈老伯多次尝试练习脱离呼吸器都失败,而且因为陈老伯病情稳定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为了让陈老伯减少长期插管的痛苦,加护病房医生建议陈太太考虑气切手术。但是,陈太太非常不信任医生,一听到医生提到气切手术,就大骂:“为什么要做气切!你们想要害死我先生是不是!”,陈太太完全拒绝气切手术,甚至扬言要告医生,到后来医生也都不再提气切手术,但在病历上详细记录:“经过多次详细解释气切的好处和长时间插管的并发症之后,患者妻子仍然表示拒绝气切手术。”

负责的主治医师虽然常常被陈太太大骂没医德,但是仍然耐心的多次告知陈太太:“气管插管的管子这样一直使用下去会愈来越脏,因为插管的管子无法更换,每次更换等于是一次重新插管,而重新插管的过程病人也可能会缺氧生病危险,反观气切管的更换则非常容易,也比较安全没有危险性,请陈太太好好考虑看看”

医生:这5种病人一但插管,往往一直插到过世为止!

没想到陈太太仍不信任医生,一听到换管子要重新插管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连忙拒绝并且叫医生不准再提换管子的事,也不要再提气切手术!

因为一直不愿意气切且无法脱离呼吸器,加上陈太太常常扬言要告医师,不准大家动先生的管子,陈老伯整整插了同一支管五个月无法更换,最终在五个月后的某个晚上又喘了起来。

陈老伯又得到了肺炎,住进了加护病房后,抽痰困难甚至空气无法从管子顺利打进去,为了要帮陈老伯急救,值班住院医师最后只好不顾陈太太的质疑,硬是帮陈老伯重新插管换新的管子,才发现旧的管子中早已黏满十多公分黄绿色的干痰!干痰又黏又硬,夸张的是干痰已经阻塞了一半以上的管腔,因此造成陈先生第二次的肺炎和呼吸困难…把被痰塞着的旧管子拿给陈太太一看,陈太太惊讶地说不出话来,瘫软在会客室的椅子上,希望大家能尽全力的抢救陈老伯。但令人难过的是,陈先生没撑过这一关,一个礼拜后过世了。陈太太整个人都奔溃了,之言是自己害了陈老伯。

医生:这5种病人一但插管,往往一直插到过世为止!

作为医生,我没有资格也没有立场去怪罪谁,但是如果陈太太能够听从医院的建议给陈老伯做气切手术,可能结果就不是这样了吧。我想陈太太也是关系则乱吧,不想让陈老伯冒手术风险。陈老伯应该从没想过他人生的最后阶段会一直插着管,其实有很多病人,一旦插管,就需插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例如以下五类患者:

一、末期肺病的患者:譬如严重肺纤维化、严重肺阻塞、末期肺癌等等的患者,因为肺功能极差,插管之后几乎没有成功拔管的可能性,将终生使用呼吸器。

二、心脏功能差的患者:严重心脏衰竭的患者,也常常无法脱离呼吸器,或者脱离没多久,就马上失败重新插管。

医生:这5种病人一但插管,往往一直插到过世为止!

三、年纪大的患者:年纪大的患者,因为心肺功能与身体机能衰退,插管之后也常无法拔管。

四、反覆中风、严重失智或肌肉退化的患者:中风与失智症的患者,因为神经严重退化导致无法吞咽与咳痰,导致反复肺炎,进一步长期卧床肌肉萎缩,只要一发生呼吸衰竭,插管之后便很难拔管。

五、癌症末期患者:癌症末期患者体力大量衰退,虽然肺功能可能还尚可,但是因为体力与抵抗力大幅下降,插管之后拔管机会极低。

以上这些病人如果选择插管,就要有之后很可能需要接受气切手术的心理准备,临床上当患者病情稳定有一定剩余寿命却需要长期使用呼吸器时,为了让患者减少长期插管的痛苦,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考虑是否要气切手术。而此时若坚持不气切常常会导致许多并发症,让患者和家属陷入两难的地步,在生命的最后如何活下来与活得有尊严,是一个我们无法逃避的重要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