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民生银行30亿假理财案发酵,在银行买理财产品怎么防止被骗?

美搭铺子


朋友们好!咱老百姓时间精力,专业知识也有限,出于信任!理财产品大多是在银行购买!但近来一些朋友在银行购买了所谓的”理财产品”,最后却是”假的”,而且出于对银行招牌的信任,往往巨资购买损失惨痛!因此如何识别银行的真假理财产品,成为一个当务之急迫在眉睫!



下面,依据实践给朋友们提出几点分辨的方法,以避免重大损失:

第一,不要盲目相信高收益返点!真正银行的理财产品,为了保证收益的稳定性和本金安全,它的风险等级大多在R2(稳健型,普通定期),极少部分R1(谨慎型,如结构性理财或R3(平衡型)!因此收益范围通常集中在2.75%-5.99%以内!高于这一范围的一定要谨慎!

第二,不可盲目轻信理财经理等的一面之词!目前已出现内外勾结欺骗投资者的事件!因此,在某一营业厅购买理财产品后,可到另一个同行的营业厅或银行的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确认!以确定该产品是否属银行自营,代理,代销?或营销人员私下推广……确保安全!

第三,核对好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进入的账户!!!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购买资金自然会进入银行的户头!如果购买产品的资金进入某个人或其他无关的账户,一定要高度警惕,很可能是地下不正规理财产品!


第四其他!例如是否在银行营业厅公开办理?是否银行正式员工工作时间推荐?是否正式备案可查等等!

综上所述,目前理财市场波动,非正规产品诚信度不高,兑付困难!一旦购买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一定要认真谨慎的选择理财产品,确保资金安全!

祝朋友们在银行安全稳健理财!


理财迦


朋友们好!2010年,我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一直在银行工作。我在支行柜员岗位上干了半年,就被调到总行,并长期在电子银行部(现在改成了网络金融部)工作。目前,我是一家银行的中层干部,负责互联网银行业务。接下来,我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从一个银行人的角度来说说,在银行买理财产品怎么被骗。

1、现在,绝大部分客户都是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或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购买理财。通过这种线上方式购买理财,不会被骗。

我看了一下招商银行2017年年报,招商银行2017年零售电子渠道综合柜面替代率98.24%。这个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

就是招商银行的个人客户,现在98.24%的交易都是在电子渠道完成的。不仅是招商银行,整个中国银行业都是如此。因为我原来长期电子银行业务,所以对这个非常清楚。我之前供职的银行,早在2015年的时候,就有2/3以上的理财交易是通过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完成的,现在这个比例就更高了。

为什么说通过电子渠道购买理财,不会被骗呢?原因是客户在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购买理财时,交易是通过连接总行的理财系统直接完成的。您说总行的系统会造假吗?能造假吗?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绝对不会,也绝无可能。银行总行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好几个部门很多人参与建设的。比如说理财系统,就有资产管理部、个人金融部、计划财务部以及信息技术部等多个部门参与,让这么多部门的领导、员工冒着坐牢的风险去集体造假,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再加上,通过电子渠道购买理财时,理财资金都是在银行内部账户之间流转,从资金层面也保证了交易安全。所以说,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购买理财产品,不仅方便省事,还非常安全,不会被骗。

2、如果您到网点买理财,请务必到柜面或自助设备上操作,不要跟理财经理私下进行交易。请注意资金流向,切记不能转账给任何个人或公司账户。

写这篇回答时,我专门去查看了《财新周刊》2017年第16期的专题报道“民生银行30亿虚构理财资金迷踪”。这篇文章中详细介绍了民生银行这一案件的过程:私人银行客户与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的客户经理线下签订理财合同,并将理财资金转给了一些个人账户,最终上当受骗。这些交易完全是在民生银行理财系统之外发生,资金也没有进入民生银行的内部账户。

类似民生银行30亿假理财这种事情,不可能真的通过电子渠道,通过银行总行的理财系统直接进行交易,唯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极少数心怀不轨的银行员工,通过与投资人线下签订纸质的理财合同,并要求投资人把钱打到个人账户或公司账户。既然我们了解清楚了作案手法,那么就知道该如何防范。如果您到网点买理财,首先一点,请务必到柜面或自助设备上操作,不要跟理财经理私下进行交易。因为理财经理在银行里属于销售岗位,没有业务操作权限,所以您到网点买理财时,一定要到柜面上,请柜员帮您操作,或者到自助设备上,自己购买。其次,请注意资金流向,切记不可将理财资金转到个人账户或公司账户。只要保证资金流向了银行的内部账户,就从根本上防范了买到假的理财产品。

3、 如果不放心,可以在购买前,登录中国理财网进行查询。

为了防止出现假的银行理财产品,银保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在发行理财产品前,必须在中国理财网上进行登记。所以,您买的任何一款正规的理财产品,都可以在中国理财网上查到;反之,如果查不到的话,就说明您买到了一款假的理财产品。

总结一下,一、建议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购买理财产品,不仅方便省事,还非常安全,不会被骗。二、如果您到网点买理财产品,请务必到柜面或自助设备上操作,不要跟理财经理私下进行交易。请注意资金流向,切记不能转账到任何个人或公司账户。三是可以在购买前,登录中国理财网进行查询。

记住这三点,您就可以安安心心,不用担心被骗了。如果您觉得我说得对,就请点个赞、鼓励一下吧。


小钱说金融


这已经是2017年的旧案件了,事情发生在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系该行行长张颖伪造的假理财产品,涉案金额达到30亿元,面向对象是该行鲸钻高尔夫俱乐部的逾150名私人银行客户,这是一起典型的银行理财“飞单”事件!


该理财产品销售的时候存在很多疑点,但是客户作为非银行工作人员,分辨能力较弱,导致最后变成了一起涉案金额数十亿元的大案:

第一,该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8.4%,远超市场平均水平。该行行长张颖是这样跟客户说的,因为原投资人急用钱,将自己期限一年的理财产品进行转让,因为已经存了半年,所以收益率相当于从4.2%变成了8.4%!

第二,该理财产品只有航天桥支行销售,而民生银行其他支行都没有。理财产品一般来说都是全行所有网点都能够进行销售的,如果只有一个网点能卖的话这是非常可疑的。

分析完了民生银行的30亿元理财“飞单”,我再跟大家说说购买理财产品时该如何分辨真假防止被骗:


第一,如上图所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都是具有唯一理财等级编号的,在网上都是可以查到销售信息的,如果查不到,那必然是假的;

第二,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在全行所有网点都是公开发行的,若只能在某个支行才能买到,那是假理财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三,柜面销售的理财产品都是要进行录音录像操作的,而且也不会让你立即转账把钱转走,而是过了募集期由银行统一划转。


奇葩财经说


首先我想表达,作为银行员工对于个别银行个别人的“飞单”行为,真的是深恶痛绝!简直是害群之马🐴

总结一下避免“飞单”的经验。

💝查号,查人,查双录,尽量避免手工单😬

1⃣先说查号:

现在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呢,都有一个理财编号,这个编号呢是可以在银行的官网以及监管部门的网官网上查询到的。

2⃣再说查人:

现在的理财经理是要有比较高的要求的,最起码呢要通过银行从业的考试取得个人理财的资格。再厉害点的呢,需要有AFP或者CFP等等专业的资质认证。这些资格的证明呢,一般都会摆在理财经理的桌子上,当然确认一下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可以查看一下他的工牌或者是编号。

3⃣然后说查双录。

当前在银行网点柜台购买理财产品,需要在销售专区需要在有双录设备的电脑前购买。所谓双录,就是说要有录音录像,理财经理需要把一些风险要点在录音录像的条件下对您进行提示和确认,就是说不仅他要说,你必须也要点头确认才行。这样才可以更有效的保护你的权益。

4⃣最后说一下,避免手工单。

手工单就是指你的钱不是通过银行的系统直接划转的,而是通过转账或者汇款的方式,直接转到某一个资金账户里,这一点你可以在让你填写的单据上确定一下有没有出现其他的收款账号和收款信息。虽然我不确定目前所有的银行和所有产品都停止手工单了,但是银行现在都会尽量避免手工单,规避道德风险。

🍓以上就是个人给您的一些建议。但是也只能规避银行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至于产品本身的风险安不安全呢,那就要看你自己选的是什么产品咯。

总之,理财有风险,投资请谨慎。😂


爱讲大实话的黄小黄


旧事重提,总不经意间又挑起了大家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争议,在大家的认识当中,银行理应是存钱最安全的地方,但是近年来总是爆出一些银行假理财案件,总是让大家提心吊胆。

2017年4月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爆出了惊天假理财大案,80后女行长亲自带头作假,以产品“让利”转让的方式吸引该行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致使逾150名投资者被套,涉案金额或高达30亿元,此案也被称作有史以来第一大“飞单”案。



虽然这种事情的发生是很小的概率,也只是个别案例,但是在这里给大家提了个醒,去银行理财,一定要睁大眼睛,打起12分精神,同时还要学会去辨别真假理财,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常来说,只要大家学会下面几招,基本就可以杜绝银行理财被骗。

1、不要被高收益所诱惑

任何时候高收益一定伴随着高风险,正常情况下,如果理财产品的收益在6%以内,是相对比较安全的,6%到8%的那就有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如果超过8%,那你就应该随时考虑损失本金的风险。

所以大家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我参考市场的平均水平来,如果银行某一款理财产品所投资的类型一样,但是收益明显比市场水平要高,那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2、通过正规渠道局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目前银行有很多渠道都可以买到正规的理财产品,比如官网或者app。

如果你的金额比较大,需要到营业网点办理的,那你一定要在正规的柜台或者理财室内办理,而且必须在银行有监控的公开场合上签订合同,千万不要被银行客户经理拉到小黑屋里面私自签订合同。

3、认真阅读理财协议的相关内容。

很多人之所以被骗,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没有仔细阅读理财协议的相关条款,很多时候都是在银行客户经理的引导下直接签字按的手印,但却不知道这合同里面却隐藏着很多猫腻。

所以尽管理财协议比较繁琐,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大家最好认真阅读完理财协议的各个条款,然后再选择是否签字。

4、确认在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银行坐到“双录”

银监会的《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不得误导客户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财产品,还要落实“双录”来治理“飞单”等问题。这里“双录”就是录音和录像,所以大家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确认是否有这个“双录”。这个双录很重要,它不仅可以约束银行的销售行为,在发生纠纷时也能提供可靠依据。

5、认清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还是代理的理财产品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银行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通过理财协议上的编号,就可以在中国理财网上查找到。

中国理财网是经银监会同意建立的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网站。按规定,凡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具有唯一的产品登记编码,并可以用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到产品信息,这是判断产品是否合法合规的重要依据。

如果根据理财协议上的编号,在中国理财网上没有查到相关的理财产品,那说明你所购买的是银行代理的理财产品,或者是假的理财。

6、从合同盖章看出一些猫腻

目前理财协议都是统一合同,需要盖行章,而通常情况下支行的章由分行保管,这个目的是为了防支行乱盖章,引发风险。

所以如果你在协议上盖的是行章,那说明你购买的理财产品是真正的银行理财。如果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发行机构会在委托银行代理销售的理财产品的投资合同上加盖公章,银行则会在汇款等业务凭证上加盖公章。


贷款教授


理财就是投资 ,既然是投资,就会有风险,只是风险大小不同罢了。

在股市投资,有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叫“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这句话扩张一下范围应该是“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现在大家的投资范围越来越狭窄了:

过去涨势如虹,让许多人赚的盆满钵满的房地产市场,因为房价上涨严重透支,已经涨到了天上,加上管理部门的严控,已经没人敢投了。

股市低迷,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教训深刻,已经没多少人愿意投了。

以前热衷的P2P,排山倒海般不断爆雷,而且还在不断爆雷之中,什么时候结束,不得而知,让许许多多人的财富化为乌有,人们躲之唯恐不及,谁还敢再伸手?

各种基金的表现就更不用多说了,清盘的不在少数。

现在能投资的范围已经很小了,其中银行理财就是其中一种,但依然有风险,为了预防被骗,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是银行的选择。尽可能选择国有大行,比如工农中建交,虽然利息相对股份制民营银行低一些,但风控相对要严格一些,且有国资背书,上当受骗的机会也小一些,风险也相对要低一些。

其次是产品的选择。银行的理财产品有“自我开发产品”和“代理产品”,尽可能购买银行的“自我开发产品”。对银行的“代理产品”,要慎之又慎,以防银行员工内外勾结,上当受骗。

最后,无论购买的是银行的“自我开发产品”还是“代理产品”,在购买之后最好到同一家银行的另外一个营业部做进一步确认,以防上当受骗。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希望大家看好自己的钱包,以防上当受骗!


行业动态观察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首先要知道一点是刚性兑付已经被打破,不是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就包赔。另外,要小心银行理财产品飞单。

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大致差不多,谁也不会比谁腰间盘更突出。如果不是运气很不好,在收益率差不多的情况下踩雷的机会还是比较小。

不过,有些投资者在银行里觉得自己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到头来发现根本不是。相关人员打着银行的旗号,穿着笔挺的西装出入经理室,投资者如果分辨能力差的话就上当了。

为了防止被骗,我们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看她们推销产品的收益率,如果是明显偏高的,那多多少少也说明了问题。其次,我们看一下这个理财产品的具体内容,看一看其他分行有没有售卖,到底是什么公司在背书。

更多时候,大家去银行的时候遇到的更多是保险,这一点也值得高度注意。


小兵一枚


事件回顾

这是一件旧文了,2017年4月18日晚,民生银行董事会发布紧急通知,称民生银行总部发现本行航天桥支行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并向公安部门报案。公安机关在进行调查时发现,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伙同他人,私自销售非本行理财产品,涉案金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构成对投资人的重大危害,是有史以来第一大“飞单”案。

何谓飞单

飞单:就是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卖不属于银行的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的佣金提成。对于投资者来说,因为投资资金失去了银行的背书,因此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该案例的警示

1、银行理财全行发售

该案例中,这款“非凡”系类理财产品仅在北京航天桥支行销售,民生银行其他支行都没有。这明显不符合常规,银行的理财产品从来就没有单独一个网点售卖的可能。如果你购买的理财产品在银行官网无法查询的到,99%为假的。

2、不合理的预期收益

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99%在6%以内,超过6%的,亏损率极高,该款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8.4%,远远不符合常理。超过6%的,不要听理财经理或者支行人员任何忽悠,打起120个小心,2016-2017年,我国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才4%左右。

3、中国理财网

作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一定要知道中国理财网,这是一个权威的官方网站。银行自有理财产品,均会在产品说明书正文显著位置标注产品登记编码(以“C”开头的14位数)。投资者可在“中国理财网”,输入产品登记编码,查询和验证产品,如果不存在的或者信息与你购买的不一致的,均为假理财。


鲤行者


这则新闻其实算是条”旧闻“,但是影响力很大,估计未来几年内还会被业内和业外人士提起,这就是著名的”民生银行航天桥事件“。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80后行长涉嫌伪造产品,并以产品“让利”转让的方式吸引该行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致使超150名投资者被套,涉案金额高达30亿元。根据投资者提供的产品资料显示,这些私人银行客户购买的产品,属于从其他投资者处受让民生银行发行的尚未到期的理财产品,这些理财多数以“非凡”系列XX期命名。

其实银行”飞单“(工作人员销售非银行许可的理财产品)偶有发生,显示金额如此之大,性质如此恶劣,必将载入银行业史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影响。

那么对于投资者,怎么能防止被骗呢?我认为首先要分辨是否是银行自身理财产品。

第一,看产品说明书发行人,从产品说明书中找到发行人或者产品管理人的信息,如果这些主体是银行,那么这个理财产品就是银行自身的,如果是某某保险公司、某某基金公司、某某投资公司,那么就肯定不是银行的,而是代理产品。

第二,搞清产品种类,因为我们现行金融制度是分业经营,也就是银行、保险、证券、基金都不能混业经营,所以银行即便是销售保险、基金、信托、资管类产品都属于代销产品,出现这些字样肯定不是银行自身的理财产品。

第三,从产品名称和销售起点上区分。根据上一条,如果是如果有保险、基金、信托等字样,肯定不是银行自身产品,而银行自身理财产品通常会以“某某银行某某理财产品”为名,比如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产品;再者从销售起点上区分,按照规定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最低起点是5万(资管新规以后可能会是1万),小于这个金额的都不是正规银行理财产品,有可能是基金保险之类的。

第四,从印章上区分。如果是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合同上盖的只有银行公章,而代销产品,可能会有银行公章,但会有其他公司的标志或公章。

第五,根据公开信息,一般银行都会在官网公布理财产品信息,也会按规定上报理财产品信息,可以在公开平台上查到。

第六,在”航天桥“这个例子中要特别注意一个常识,银行理财产品一般说来是无法转让的。

第七,还是在”航天桥“这个例子中的常识,银行的理财产品,募集基金都是从银行卡账户中自动扣款,不会是客户主动将资金转入某公司或者个人账户中的。

总之,要提高警惕,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互联网理财产品,都应该多方查证,其他渠道查不到的产品,就要小心了。


鑫财经


民生银行的30亿假理财案发生在2017年4月份,其实不光个人,公司存款也有不翼而飞的案例,泸州老窖2015年爆出5亿存款失踪。

银行买理财如何防止被骗?首先看人,交往的银行人员,最好是诚实可靠的,而不是嘴巴甜会哄人的。其次,要看清产品,弄清楚产品的来龙去脉,每个字的意义要弄明白,不要因为相信一个善于交际的业务人员而看都不看就买入理财产品,第三点,多了解一些最基本的金融常识。

去年看到这条消息,第一想法就是:很多钱需要投资渠道,安全优质的投资理财方式肯定大有市场。因此,看得出私募基金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市场需要投资能力出色的资产管理公司,需要真正懂投资的资产管理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