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開發商資金緊張加劇 河北土地流拍、延期拍賣現象增多

近幾個月,受樓市嚴查、金融收緊、房價回調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開發商“動作”也紛紛放緩,土地流拍、延期拍賣情況開始增多。調查發現,近段時間,河北石家莊、滄州、保定等多地曾多次有土地流拍情況出現,個別地塊還一度經歷多次流拍。

開發商資金緊張加劇 河北土地流拍、延期拍賣現象增多

■土地流拍、延期拍賣情況增多

在融資受限與銷售回款乏力的雙重壓力下,今年以來,全國各城市土地流拍情況明顯增多。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房地產市場土地流拍一共有796宗。其中,一線城市土地流拍共有13宗,創下2012年以來的新高;二線城市土地流拍共154宗,同比增長200%;三四線城市土地流拍合計達629宗,2017年同期為284宗,同比增長121%。如果計入8月份以來各地的流拍地塊,全國房地產市場土地流拍已超800宗。

與全國房地產市場一致,今年以來河北也有多宗地塊發生流拍、延期拍賣情況。記者調查發現,近幾個月,河北石家莊、滄州、保定等多地均有土地流拍。8月17日,石家莊一宗地塊引發五家房企競拍,最終因現場報價未達底價而流拍;同一天,滄州開發區兩宗地塊因無人報名而流拍;同樣也是8月17日,保定保定主城區9宗地塊掛牌出讓,7宗地成功拍出,另外2宗地因多家房企報價轉入現場競價,擇日再拍。

下半年以來,河北各地發佈的土地流拍、延期拍賣情況再度增多。以石家莊為例,據燕趙都市報房地產傳媒中心統計,上半年石家莊有5宗地塊流拍。而下半年,石家莊已經有多個地塊流拍、多宗地塊延期拍賣。8月24日,石家莊欒城區原定於8月28日出讓的4宗地塊延期到9月13日出讓;9月3日,石家莊編號[2018]019號、[2018]018號地塊先後拍出,而該2宗地塊均是此前7月2日因無人競拍而流拍的地塊。

■拍地規則“多變” 補證仍是主流

地塊的流拍,除開發商降低市場預期、資金鍊吃緊、銷售回款慢等主觀因素外,還與土地拍賣規則的日漸趨嚴不無相關。例如,8月17日石家莊流拍的地塊,就設定了“1、競買人不少於3家;2、設有最高限價,在達到最高限價仍有兩家及以上競買人願意競價時,採取“限地價競自持面積”方式確定競得人;3、本宗地設有底價,按出價最高且不低於底價者得的原則確定競得人。”三個限定條件,這也直接致使該地塊最終因報價未達底價而流拍。

拍地規則的“多變”與增多,也讓不少習慣此前在拍地時“走個流程”的開發商深感“不安”。“前些年,石家莊的土地拍賣市場很少有‘波瀾’,競拍情況相對很少,很多地塊在拍賣之前開發商就已經‘十拿九穩’,‘走個招拍掛流程’就行。而現在,大多地塊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會花落誰家,開發商之間的競爭變得‘白熱化’。甚至有的地塊甲開發商已經在建,最終卻被乙開發商拿下。”石家莊一位不願意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

引發激烈競拍的往往是市中心的淨地,這類地塊因位置優越、性價比高、涉及糾紛少等因素被房企青睞。但是從土地出讓比例來看,補證地塊仍是土地市場的主流。以石家莊為例,據燕趙都市報房地產傳媒中心統計,2018年上半年石家莊市內五區成功出讓土地22宗,其中約15宗地塊屬於補證項目,補證項目佔比68.18%。

■資金壓力增大 開發商拿地變謹慎

土地市場的變化,與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形勢密不可分。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房企平均資產負債率高達70%。更有業內人士指出,208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將步入公司債到期高峰,加之融資渠道的依舊“封堵”,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將很難緩解,甚至持續加大。

業內人士指出,房企當前資金面相對緊張是導致土地市場接連流拍的重要原因之一,現有的資金情況不允許房企去拿樓面價高於預期的土地。並且,在房地產市場需求放緩的背景下,房企將繼續面臨銷售回款週期增長的狀況,這些因素都使得房企在拿地時呈現出謹慎的態度。

自2016年開始,不少房企開啟了在三四線城市拿地的熱潮,三四線城市一度成為房企繼一二線城市全面限購後的又一個“戰場”。而此後,此前未加入限購的三四線城市也紛紛收緊樓市政策,房地產市場持續走穩。

拿河北來說,1-8月份,河北省及各地級市相繼發佈多項樓市政策,監管範圍不斷擴圍,內容涉及商品房銷售中介機構違規行為、公積金使用、用地制度、房地產領域違法犯罪等多個方面。以邯鄲為例,儘管該市並未出臺樓市限購政策,但是今年1月份、4月份、8月份分別出臺銷售5年監管、購房資金監管、打擊房地產違法犯罪等嚴查政策調節樓市,房地產市場逐漸走穩。而隨著樓市的走穩,市場交易量的趨緩,開發商的拿地積極性也開始減弱,“觀望”情緒開始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