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唐朝就有白内障手术?看看古时金针拨障术如何沿用至现代

白内障症状的一些疾病都包括在内障眼病这一大类之中,如圆翳内障、如银内障证等。《外台秘要》将该病称为“脑流青盲眼”,谓:“无所因起,忽然漠漠,不痛不痒……小珠子里,乃有其障,作青白色,虽不辨物,犹知明暗三光。”由于各人睛珠混浊程度、颜色、形态、位置及原因不同,名称各有所异。

唐朝就有白内障手术?看看古时金针拨障术如何沿用至现代

治法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有金针治疗。《千金方》《龙本论》都有药物治疗记载;《针灸甲乙经》《千金方》《龙木论》等有许多针灸治疗介绍。《龙木论》还详细论述了金针拨障术的治疗方法,金针拨障只能暂时解决部分问题,由于没有晶体屈光作用,患者会呈现严重远视,晶体沉入玻璃体腔后难免会发生炎症,最终导致视力完全丧失。

唐朝就有白内障手术?看看古时金针拨障术如何沿用至现代

中国并不是第一有记载的实施白内障手术的国家。早在3000年前,印度的苏斯塔第一个进行白内障手术的医生。

唐朝之后,记录白内障治疗的典籍越来越多。宋元时代《秘传眼科龙本抡》一书,对内障眼病分类有23种之多,每种症候,均作了具体论述,后世的《世医得效方》《审视瑶函》《证治准绳》《目经大成》等医书也多有论及。在病机方面,《龙木论》认为主要由肝风或肝脏积热所致,元代倪维德则强调“阴弱不能配阳”,肾阴不足为其本。明代《针灸大成》认为其病因为“怒气伤肝,血不就舍,肾水枯竭,气血耗散。”

唐朝就有白内障手术?看看古时金针拨障术如何沿用至现代

随着生活水平和科技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治愈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视力恢复期望值不断提升,这也迫使医疗技术不断改进。白内障手术就是其中发展较快的手术之一,从最初的针拨术到后来的囊外摘除手术,以及现在所采用的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手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患者认可。

唐朝就有白内障手术?看看古时金针拨障术如何沿用至现代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是显微手术的重大成果,自1967年美国的KELMAN医生发明了第一台超声乳化仪并用于临床后,经过众多眼科专家30多年不断改进、完善,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先进而成熟的手术方式。

超声乳化目前在发达国家已普及,我国自1992年开始引进并推广。进行手术时,在术眼角膜或巩膜的小切口处伸入超乳探头,将浑浊的晶状体和皮质击碎为乳糜状后,借助抽吸灌注系统将乳糜状物吸出,同时保持前房充盈,然后植入人工晶体,使患者重见光明。

唐朝就有白内障手术?看看古时金针拨障术如何沿用至现代

超声乳化技术具有切口小、无痛苦、手术时间短的特点,一般手术只需10分钟,无需住院,术后能快速复明。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老人因为怕做手术,只要视力勉强能看见就宁拖着也不手术,或看着广告或宣传单吃药、贴眼贴,直至几乎完全看不见了才会眼科医院就诊。对此马挺提醒,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方法,药物和眼贴等治不好白内障。

以上内容来自新浪微博平台,原文《唐朝就有白内障手术?古时金针拨障术沿用至现代》

唐朝就有白内障手术?看看古时金针拨障术如何沿用至现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