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读书笔记(一)

1、小乘佛教:自利求罗汉果解脱

2、大乘佛教:利他修菩萨行成佛

小乘只承认释迦牟尼一位佛,大乘认为大千世界有恒河沙数的佛。

3、大乘部分教派+带有秘密性质的某些婆罗门教=密教(密宗)

4、古代南亚次大陆佛教三大派系:小乘、大乘、密教

5、汉化佛教:在中国中原以汉族为主体的地区逐渐传播,并主要是经由中国传入古代朝鲜、日本等处的,称为北传佛教,也称汉化佛教,教义以大乘为主,杂取小乘、密教一部分,经典属于汉文系统。

藏传佛教:在中国西藏地区逐步形成的,后来也在蒙古等地区传播,教义是佛教(包含大量密教成分)与当地的原始宗教“苯教”的混合,而以佛教特别是密教为主,经典以藏文为主。

南传佛教:传入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东南亚一带,并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教义以小乘为主,经典属于巴利文系统。

6、一种宗教,从形成到发展,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教义

崇拜对象

组织、信徒

根据地(寺)

7、三藏:释迦牟尼佛所说理论的“经藏”,所说清规戒律的“律藏”,后代阐释佛说精义的“论藏”。

8、佛教是多神教,有“佛”、“菩萨”、“罗汉”、“诸天鬼神”等一系列庞大复杂的崇拜对象,因图像繁多而且是信徒的主要膜拜对象,所以又常常被人戏称为“像教”。

9、七众:出家二众: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不可当面称呼)

年幼候补:沙弥(小和尚)、沙弥尼(小尼姑,不可当面称呼)、式叉摩那(学戒女,由沙弥尼向比丘尼过渡期中受两年考验者)

在家二众:优婆塞(居士)、优婆夷(信女)

10、三宝:佛、法、僧

11、鸣器:报时器+呗(bai拜)器

呗:赞叹,讽诵经文时和曲调相配合

12、五明:是指工巧明(工艺学)、声明(语言学)、医方明(医学)、外明(天文学)和内明(佛学)源于古老的象雄雍仲本教。

13、《高僧传》卷十三曰:「自大教东流,乃译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语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中国佛教音乐,最初起源于陈思王曹植的“鱼山梵呗”。

鱼山梵呗:

产生于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作者曹植,字子建,魏武帝第四子,十岁善文艺,私制转七声。擅长诗赋文章,是「建安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既精通音律又善于论著,喜欢读佛经。据《历代三宝记》卷五载:他曾参加以月支人支谦为首的《太子瑞应本起经》的翻译工作。渔山,又叫吾山,在山东东阿县西八里。曹植于太和三年被封为东阿王,相传他游览境内的渔山时,听到岩洞内有梵音的歌唱,便拟写音调。删治《太子瑞应本起》始著《太子颂》,后人因曲调产生于渔山,故称之为「渔山梵呗」。《法华玄赞》卷四曰:「陈思王登渔山,闻岩岫诵经,清婉遒亮,远俗流响,遂拟其声,而制梵呗。」又《高僧传》卷十三曰:「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音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渔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其中四十二契,便是四十二个曲调联奏。这种「渔山梵呗」已经出现与印度佛曲相异的形式,产生了华夏化的趋势。是中国汉化梵呗标准的原声,属印度声明学的中国汉化念经方式,这种解决汉梵单奇、重复唱诵的体系叫梵呗,也叫鱼山梵呗。

汉化佛教的梵呗使用的三种仪式:朝暮课诵、讲经、做道场

14、夏安居: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众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安居。因为一者雨季期间,草木、虫蚁繁殖最多,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二者,天气炎热,妇女穿衣不庄严,僧众托钵乞食出入村庄,为防世人讥嫌,因此禁止外出。安居分为夏安居、冬安居,夏安居为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冬安居为十月十六日至次年元月十五日。安居的地点并无一定,小屋、树下、山窟、聚落等处皆可。据《五分律》规定,不可在无救护处、冢间、空树、露地处等安居,恐毒蛇、虎豹之类的侵袭。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过夏。结夏安居是僧众修行制度之一,在安居之始,得举行一定的法会仪式,以公告安居开始。元代以来,安居仪式都在安居开始前一天举办,由长老大德讲解各项礼仪,以令僧众于安居期内能专心精进修道。近代安居仪式大多订在四月十五日当天举行,先行「受筹法」,其程序为:一、洒扫敷座;二、晨斋预白;三、鸣钟集僧;四、入堂恭摄;五、受筹羯磨;六、行筹白数。受筹法圆满后,第二天为安居正式开始(四月十六日),也须举行一定的仪式,如受筹法一样,要洒扫敷座、鸣钟集僧、行筹白数等,然后大众依序入座。首先由二位上座到别屋,互为答问,叙说安居事宜,其余人等再依序到二位上座处说安居之事;说毕返回大殿,等所有僧众作法圆满,共同礼佛回寮,如此安居正式开始。

安居旨在严禁无故外出,如遇下列情形,始可迁移,否则犯戒。即:一、起火燃烧;二、毒蛇骚扰;三、水淹;四、国土不准处;五、盗贼;六、眷属骚扰处;七、有女难处等。

安居圆满则称为解夏、解制或安居竟。据《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犍度〉载,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即安居九十日的最后一晚,大家仍齐聚一堂,检讨各人在三个月期间,言行有无违反戒律,也可互相指出对方的错失。若有犯戒者,则要当众忏悔,这一天就称为僧自恣日或佛欢喜日。

另外僧人出家时间的长短可以依据受戒之时起算,如“戒腊某岁”;又有以参加过几个安居为计算依据,如“夏腊某岁”。如果在某次安居期间,违反戒律,导致不能安居,则当年不能计入夏腊。

佛世时,弟子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常随弟子,或因本身还无法独立,必须时常跟随佛陀学习;二是菩萨弟子,自己修学有成,能够住持一方,弘扬佛法,但仍须不断上求佛道,因此需要参加夏安居,随佛陀共住三个月,听闻佛陀说法,与同参道侣互相切磋,交换修行心得。在这段期间,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因此,夏安居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工夫,也是养深积厚,自我沈潜的修行。

中国古代的丛林律寺,一向注重安居生活。尤其在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以前,禅僧大多居住在律院中,禅门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坐禅,因此可以说天天都是安居。乃至今日,一般佛教学院的生活,每日阅藏读经、禅修念佛,实质上也就是一种的安居修行生活。

15、引磬

《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读书笔记(一)

执引磬方法:拿引磬时,将引磬对口,故名对口引磬。手平胸,左手执引磬棍下端,右手抱住左手。(此种拿法又称对口引磬)

打引磬方法:一种是左手执引磬,右手执小棍击之,技巧性不高;另一种是保持执持时两手合抱原状,并用右手食指与大指向上勾击。

磬的种类:

佛教的磬大致有圆磬(大磬),匾磬,小手磬(引磬)等三数种。

圆磬,有如钵状,多用铜铁等金属所造,大者径约二、三尺,高不足二、三尺,小者径约半尺,高不足半尺。念诵所鸣,维那主之。凡主持或尊宿施护等礼佛,皆鸣三下。

匾磬,石造的,形似云板,悬方丈廊外,有客见主持,知客鸣三下。

小手磬,如桃大,底有窍,贯绪,连缚小手枝为柄,以小铁桴(fu)(槌)击之,名为引磬,盖因导引众故名,现今的引磬,已改用木柄,贯以铜线。有柄用手可举,礼佛诵请,皆鸣之,为起止之节。

《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读书笔记(一)

《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读书笔记(一)

磬是犍椎中的主脑,在寺僧集体行动时,由维那或悦众用它指挥大众的进退起止,号令赞诵。

在大寺院,大丛林里,维那管用大磬,悦众持用引磬。上殿时:悦众一人或数人,站在维那(一人)身后,悦众等于是维那的部属。维那起腔,悦众接腔;维那转腔,悦众跟腔。他们必须声声响朗、字正腔圆,以防大众高低失准,参差不齐。

大磬的敲用,多半是【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引磬的敲用,多半是【问讯、转身、礼拜】、以及其他动作的场合—如晚课蒙山施食时,行者的动作等。大磬大抵用于指挥腔调,引磬则用于指挥动作,大磬并有振作心神的作用, 引磬在不敲铛铪(ke)铃鼓时,在必要时配合木鱼作为敲打板眼之用。

16、木鱼:

《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读书笔记(一)

两种:放置在台座上的大木鱼和手执的小木鱼,主要为大小差别。

执持方法:双手当胸平捧,称为“捧心鱼子”。打木鱼的鱼椎放在木鱼之外,尖头水滴形的椎头向左。双手食指与大指夹住鱼椎,其余六指托住木鱼。敲击时左手执鱼,右手执椎,都是用大指、中指、食指(辅助)拿住。木鱼鱼口向上,与肩部略平。鱼椎头和木鱼头相对,

17、铛子

《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读书笔记(一)

铛〔dāng当〕子的样子是:下面有一个把柄,把柄上镶有一个大圈,圈上勾挂一面铜锣形状的凹凸铜响器。凹面为反面,凸面为正面。用一根平头棋子形椎头的铛椎敲击。执持方法是:铛子与铛椎一并执于左手,铛椎在外,铛子反面向外。右手抱住左手。双手平胸,铛子的顶部齐口。敲击时,左手五指执铛子,正面对准自己的脸,犹如照镜一般,所以称为“照面铛子”。右手大指、食指、中指一起执住铛椎,敲击铛子正面。

18、铪子

《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读书笔记(一)

铪〔hā哈〕子是两面小铜锣,比伸展开的人手略大一些。执持的方法是:两手合持,两大指与食指压在扣合的铪子上面,其余六指托在下面,平胸,所以称为“平胸铪子”。敲击时,左手五指抓托,右手五指抓铪头扣击。要求扣击时上下铪子边相差几分,那样,声音比较响亮。附带说一句,凡铜质响器,均用中国特制的“响铜”制成。此种制铜和制造响器的技术为中国传统手工艺,日本和东南亚一带地区寺院采购响器,都得到中国来。

19、手鼓

《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读书笔记(一)

《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读书笔记(一)

大殿中的僧人同时击木鱼和磐



手鼓,又称法鼓,是一种扁平圆形的鼓,大小与铪子相仿。鼓椎是一根木棍。执持的方法是:两手捧持,平胸。鼓椎横在鼓外。两食指将椎和鼓扣在一起,中指托住,其余六指托在下面。这种姿势称为“捧月手鼓”。敲击时,左手大指、中指托鼓,食指衬托,平胸,右手大指、食指、中指执椎,从外向内击鼓。

20、金刚铃

《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读书笔记(一)

金刚铃是密教法具之一。又作金铃。其中西藏密教所用者又称藏铃。为督励众生精进与唤起佛、菩萨之惊觉所振摇之铃。即于修法中,为惊觉、劝请诸尊,令彼等欢喜而振摇之。 [3]

修法时所用的法器,代表佛的善巧、方便,以及大慈大悲。它也有「觉醒者」之意,铃声能让有情众生在无明的睡梦中苏醒过来。众生因无明执着而致轮回不已,贪嗔痴三毒由是而生,故用铃声警觉之。金刚铃由铃身、铃柄、铃舌三部分构成。铃身外形似钟,响铜铸成,圆口,边缘齐平,顶部和周身均饰有精美花纹图案。铃舌铜或铁制,呈棒棰形,悬挂于铃身内腔顶部。铃柄铜或银制,长于铃身,装饰繁缛,中部多铸有文殊菩萨头像,顶端多铸成中空结构。金刚铃的铃身和铃柄多为分别铸制,后用铜、锡焊接或铆接而成。规格大小不一,大者通高25.2厘米、柄长16.2厘米、铃口直径10.8厘米;小者通高14.8厘米、柄长8.8厘米、铃口直径7.4厘米。

21、受岁日:南亚次大陆僧人修满九十天的夏安居而增长法腊一岁的那一天,汉化佛教亦遵行之。

22、钟(梵钟,清净梵刹之钟;洪钟,声振而远之钟;鲸钟)

鲸钟:蒲牢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为龙九子之一,排行第四,平生好音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当鲸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的形状。敲钟时,让鲸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宋代以下的寺院中,殿堂一般为山门和天王殿之间为一个小院,院中左钟楼、右鼓楼。如按面南背北方向,则东钟西鼓。

暮鼓晨钟:清晨先敲钟再打鼓,傍晚先打鼓在敲钟。寺院朝暮鸣钟以一百零八下为准,象征破除“百八烦恼”。

《百丈清规》记载鸣钟手法:引持钟杵宜缓,击钟扬声宜长;分三通, 各 36 杵,起止三杵稍紧。这三通又名‘三转’ 。

幽冥钟(半夜钟):后半夜鸣击,为救拔地狱亡灵而夜作。《增一阿含经》记载:若打钟时,愿一切恶道诸苦,并皆停止。若闻钟声,及佛经咒,得除五百亿劫生死重罪。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3、三具足:佛教用语。指香炉一具、烛台一对、花瓶一对。按种类为三,故称“三具足”;按个数为五,则称为“五具足”。这一套摆在佛教寺院供桌之上的供器,民间称为“五供”。

24、木鱼(梆):

《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读书笔记(一)

又称梆木鱼,外形雕刻似长鱼,有口、眼,秃尾,通体 饰以鱼鳞、云纹等图案花纹(图)。一般体长100厘米~150厘米、高25厘米~40厘米,最大者体长近300厘米、高80厘米 。普陀山普济寺的木鱼长216厘米、高28厘米。这种木鱼多使用桑木或椿木制作,为古代大型佛教寺院所专用,常用铁索吊挂于佛殿前廊右侧的廊柱上或专用的木架上,用于僧众聚集 或斋饭时敲击。木棰用圆木棒制作,棰长100厘米~150厘米、直径2.5厘米,棰头直径4厘米。手抄本《清寺规戒》中载:“梆木鱼,悬院廊,由烧火僧司叩。早斋三三四 ,晚斋四四三。善人居士功德法事改斋口,则叩三三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