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今年3月, IT圈的頭一樁盛事莫過於迎來IT界的“王牌盛會”——2019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

信息產業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首次提到“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再次強調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隨著智能化浪潮的不斷推進,信息產業的創新發展不僅關乎國力,也深深影響著民生。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5G:一個革命性的飛躍

2019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於3月30日至31日在深圳市舉行,本次峰會主題為“IT新未來:5G與人工智能”,聚焦5G和人工智能,探索IT產業新發展、新未來。

峰會聚焦5G和人工智能,通過各位IT領袖在峰會上智慧的碰撞,為我國IT產業發展帶來新視野、新啟示,也為深圳發展壯大數字經濟、共享經濟,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提供寶貴意見。

數字中國聯合會主席吳鷹出席了本次大會,並做了開幕式致辭。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吳鷹表示,IT領袖峰會至今已經舉辦了11屆。2009年舉辦初次峰會的時候,大家甚至沒有搞清楚這樣一個峰會的目的和作用,僅僅是抱團取暖探討未來IT產業的發展方向。但是當時的很多東西,現在看來依然具有前瞻性,這個峰會也因此延續到了今天。

今天的IT信息產業所起的作用已經不侷限在信息產業。在當前這個全球科技大爆發的時代,IT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IT領袖峰會的主題是“IT新未來:5G與人工智能”,5G比之前的所有通訊技術迭代都要重要,這是一個革命性的飛躍發展。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因此,本次峰會5G成為最熱門詞彙,通信行業替代互聯網成為焦點話題。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結合各自領域的發展分享了5G技術對移動互聯網、產業互聯網、資本市場的積極影響。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李小加:5G時代會有新的交易所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近年來經常出席IT領袖峰會,圍繞5G的話題,他結合資本市場分享了5G時代數據與資本的遠與近。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

他講到在1G時代的時候,整個資本市場是在最頂端,資本市場不斷地給予定價,資本市場能夠對大宗商品、運輸、能源、生產、產品定價公司上市的時候對它的股票和債券進行定價,資本能夠不斷地一步步地延伸到生產中的各個環節。而資本鏈條的背後都是由確權、標準、定價和記賬體系,就是所謂的審計。

在5G時代,越來越多的數據成為大宗商品,成為原材料,雲計算的算力將成為一個新的能源,經過AI的轉換形成新的產品,在5G新的產品中賣給客戶,從客戶那邊形成收益。

但是到了今天這個時代,資本在5G時代遠遠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對象,數據經濟還不能夠真正完全吸引到足夠的資本。最大的問題還是數據本身,今天的數據儘管是海量的數據,但是還是在很多的孤島上,絕大部分數據被閒置。很多公司得數據運作基本上還是規模很有限的、基本在灰色地帶進行的,不太敢往大做,往大做就可能做錯,往大做就可能做偏。

他認為核心問題是對應傳統經濟得會計準則、法律準則、上市準則,在5G時代還有很多工作還沒有開始,這些工作包括確權、標準、定價、存證、信用體系。

特別是溯源、分潤和收益分配,這些做成了才能決定在這個價值鏈上怎麼樣讓數據真正能夠實現從數據幾乎是無用的孤島上的閒置的大宗商品,像礦山的礦石一樣最終走向產品形成收益,這樣使得資本才能夠源源不斷地落在底下這個鏈條中的每一個環節。

李小加表示,5G將會出現新的交易所,對數據交易會形成新的交易所。把過去資本市場發展了200年的模式要在幾年內完成要靠技術實現,比較重要得技術是加密技術,讓利益得以保護。要使用區塊鏈這樣的技術,通過分散式記賬制立標準、設保護,保護權利。

中國的資本市場是後發之勢,但在數據和資本的博弈和相親之中,不比任何國家晚,甚至在所有國家之前。在5G時代一定會出現新的交易模式,通過技術的手段重塑中國在5G時代的資本市場。在5G時代,中國一定有可能實現一次重大的超越,使得數據和資本早見面、早相遇、早結合、早發展。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馬化騰:5G能幫助更多AI落地

峰會上,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做了演講,它的講話重點在產業互聯網。

2018年9月30日,騰訊宣佈啟動新一輪架構重組和戰略升級,提出“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新成立了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和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其中CSIG主要承擔騰訊在產業互聯網領域的探索。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

馬化騰表示,目前中國擁有超過8億網民,98%的網民使用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用戶接近六億。中國傳統產業需要充分藉助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領先優勢和創新能力,打通消費端與供給端的有效連接。

在5G和AI“雙核驅動”下,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門檻會不斷降低,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將進入“快車道”。騰訊一直專注做連接,微信已經成為中國首個擁有10億級用戶的互聯網產品,但連接人與人的極限,在全世界就是幾十億個節點。如果連接人和物,人與服務,節點規模將會增長到幾百億,甚至幾千億的量級。可以把5G網絡看做一把鑰匙,它能夠解鎖原先難以數字化的現實場景,讓數字技術以更小的顆粒度重塑現實世界。比如在醫療領域,通過5G網絡,更便捷地獲得遠方專家的幫助。

馬化騰認為,未來5G與 AI會相輔相成,5G還能夠幫助更多的AI應用落地,AI則可以讓5G網絡更加靈活、更高效。而邊緣計算會變得更加重要。

騰訊最近與運營商、交通部門合作,推出了車路協同的整體解決方案。通過路邊的攝像頭、車上的傳感器以及部署在邊緣計算平臺的AI能力,識別出汽車、行人的位置與速度等信息,並實時發送給周邊車輛。騰訊與合作伙伴正在積極推動,邊緣計算領域的開源。

馬化騰說,藉助產業互聯網,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將從傳統產業自己“單腳跳”,變為與互聯網協作的“雙腿跑”。

他介紹騰訊產業互聯網在兩化融合中的案例。騰訊在華星光電質檢環節引入了AI技術。利用深度學習建模,並藉助邊緣計算對產品缺陷進行光學檢測識別。時間減少為原來的百分之一,而且準確率還提高到了90%以上。

最後他表示,資本對於互聯網的追逐是有周期性的,去年可能比較熱,今年比較冷靜,但產業互聯網的春天才剛剛開始。中國的創新紅利還在,而且有很大的潛力。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餘承東:5G是萬物互聯

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執行官餘承東此行備受關注。有意思的是,在峰會開幕式前,餘承東還當了回“推銷員”,向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推銷華為首款5G摺疊屏手機。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

在餘承東看來,5G之前所有通信連接人,而5G核心是既能連接人、物,也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所以5G與過去不是一個量級。“5G的帶寬能力,相比4G,有10倍以上的能力提升。”

也因此,5G對時延有更高要求,低時延鏈接,才能滿足今天人工智能時代要求,雲端鏈接要求低延時。

餘承東表示,今天的5G時代跟20年前3G時代相比更為完善,今年是5G商業投入的元年,明年將迎來大量投入。與此同時,行業升級的時間會大大縮短。“3G到4G切換的速度遠遠快於2G到3G ,所以今天4G到5G的切換也會遠遠快於3G到4G。”

他提到,今年是5G投入商用的元年,大量的5G商用可能要到明年,但是這個4G過度到5G時代的速度的時間和從3G到4G的換代相比大大縮短了,是在加速度前進。

餘承東現場還呼籲國家能開放頻譜資源,讓5G的技術能夠用2G、3G的頻譜,他認為,5G的技術用於2G平臺、3G平臺,帶來的是效率有上千倍甚至萬倍的提升,對頻譜的使用效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覆蓋性也得到極大的提升。

餘承東還認為,5G時代,運營商收費模式應該重新梳理,對不同行業不同服務等級要有不同的收費,就像坐飛機有頭等艙和經濟艙價格是不一樣的,比如對2毫秒時延和100毫秒時延的業務區分收費。如果單一按照無限流量,大家都平等一樣的話,就像高速公路免費以後造成大擁堵,這實際上是一個災難。

值得注意的是,餘承東透露說,華為首款5G摺疊屏手機Mate X將於今年6月上市。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朱民:AI顛覆未來

在與會嘉賓紛紛發表對5G時代的看法時,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從經濟學角度,詳細闡述了對人工智能的看法及其發展機會。

朱民表示,過去10年間,世界經濟發生了深刻的結構性變化。其中有三個外生變量值得關注,他們分別是,人口老齡化、氣候變化、經濟結構輕化,這些變量正在深刻地衝擊和改變世界,而這些變化為AI發展提供了波瀾壯闊的舞臺。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

他指出,在中國,工業比重雖然在下降,但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仍然較低,因此提高勞動生產率成為很重要的事。“教育、衛生等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偏低,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朱民認為,上述三大變化導致的世界經濟結構變化,提供了人工智能顛覆未來的機會。人工智能會改變更新和創新幾乎所有的產品和服務,包括通訊、搜索、旅遊、醫療、衛生、教育、娛樂、消費等;人工智能會改變和創新一切製造業和服務業本身;人工智能會改變軍事和國防;人工智能會改變物質和財富的生產分配;人工智能會改變社會的組織架構,社會形態、文化和價值。人工智能是科技的最終未來,人工智能會改變人類本身。

IT領袖峰會,大佬們都說了啥?


趨勢預見未來

此外,來自信中利美國創投公司的創始管理合夥人、IT領袖峰會最早的發起人之一王維嘉介紹了人工智能神經網絡的概念——“暗知識”,意思是人類不可感受、不可表達,但機器能“感受”的一類新知識。

王維嘉解釋,AlphaGo戰勝了柯潔,AlphaFold可以從基因序列準確預測蛋白質的三維結構。神經網絡如何深度學習這些知識的,“沒有人說得清楚”。王維嘉認為,目前我們面臨的是機器認知時代,機器可以發現數據中隱藏的萬事萬物關係,人工智能的不可解釋性可能是未來利用人工智能最大的障礙。

柔宇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自鴻,樂信集團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肖文傑等作為新一代青年領袖的代表做了主題演講。

劉自鴻以“感知、計算、互聯”為題做主題演講。劉自鴻認為,柔性顯示屏將打破空間的限制,變成重要的接口,而“柔性+”對於萬物互聯將起到平臺型作用。

肖文傑介紹了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金融場景中的應用。

除了主題演講外,論壇設置了“青年說”和“分析師說”的環節。“分析師說”環節是首次設立,不同於往屆的信息行業報告發佈會,不僅有來自國際國內的知名分析機構分別發佈細分行業市場報告,還首次採用分析師同臺對話交流的形式,發現趨勢預見未來。在“青年說”環節,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創業青年分享了創業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