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零起點,讀懂,《易經》

零起點,讀懂,《易經》

一、為何要學《易經》

孔子用四個字評價《易經》:潔靜精微

潔靜:是說人學了《易經》以後,心理、思想、情緒在任何情況下都會保持寧靜、澄潔。

精微:有格物致知的意蘊,是指應用科學知識和態度,用細密精確的態度考據世界。這也是為什麼古人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的原因。可見,中國人對《易經》的推崇到了何種高度。

潔靜說的是內在的心理狀態,精微說的是外在的行事風格。我們都知道內外兼修這回事,這就不能不學易了。

二、《易經》三大原則

易有三易:簡易、變易、不易。

簡易——大道至簡;

變易——時空、表象的變化;

不易——宇宙規律恆常。

【簡易】

漢代鄭玄在其《易論》中說:易者,日月也。甲骨文書寫"易",上半部半圓形表示初出的太陽,中間弧線表示海的水平線,下半部三道斜線表示太陽的光輝。"簡易",就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周易》周易的簡單體現在"陰爻、陽爻",六十四卦無論如何變幻,都是由陰爻陽爻構成的。

【變易】

《周易》以"易"為名,易就是變,講萬事萬物的變化之理。古代"易"字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是說易就是蜥蜴,蜥蜴是個隨環境而變色的動物,所以是變。二是說日月為易,白天太陽,晚上月亮,來了太陽,走了月亮,變!三是說筮佔之術和筮佔官名。"易"告訴我們,世上的事,宇宙萬物,沒有一件事物是一成不變的。但變化中又有規律可循,《周易》發現了這種變化規律,形成了對萬事萬物的預測。就像天氣預報發現了氣候變化規律從而預報天氣一樣。

【不易】

萬事萬物隨時都在變動,可是卻有永遠不變的東西存在,這個東西叫"大道",所謂大道永恆。太陽月亮永遠不會從西邊出來,水永遠不會向高處溜去,天黑了還會亮,雨下了還會晴。這些都是永恆不變的。簡易、變易、不易體現了萬事萬物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也是古人認識世界,認識自然的辯證思維。

三、《易經》的三大法則

理、象、數

《易經》有三個內涵:理、象、數。世間萬物,哪怕是人生、情緒和思想,都有它的原則和道理,稱之為"理"。也必有其實體,或呈現的樣子,稱之為"象"。同時,必有其能被量化考量的數據,稱之為"數"。

比如,手邊的這個桌子:它的理是木匠的榫,或者是物理的萬有引力;它的象是一個平面,有四條桌腿;它的數是它的長、寬、高和質量等數據。

再比如,今天情緒不好:它的理是心理學的,人體學的,或許是因為得了抑鬱症,亦或是由於低氣壓;它的象是我們咄咄逼人的語氣或悶悶不樂的一張臭臉;它的數是此時此刻,我們喘息比平時更深長,心跳比平常更快。

每個現象,到了一定的數,就會變,由量變到質變而為什麼會變,則有它固定的道理。

真的開始學《易經》,就會一頭栽進去,越來越被吸引,爬不出來。不過正是因為理象數的摩蕩,給人帶來了無數的智慧體驗。學易不可帶著參透天機的思想學,因為已經將人生和世界看透通了,還沒出門就知道今天發生什麼,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此外,真學通了《易經》,也不出來講《易經》了,一言一行都在意蘊中。我現在還來寫《周易》的心得,可見,也是個半吊子。

四、如何學《易經》

以玩的態度學易

孔子說:玩索而有得。學易,這個玩的心態很關鍵。

意思是說,別太嚴肅,別端著,要在玩中求索,帶著意趣探索。此外,孔子還說:居而觀其理而玩其辭,動而觀其變而玩其佔。看,孔子在居和動之時,對於辭和佔,都抱著玩的態度。

玩什麼?玩卦!八八六十四卦,天天玩味,琢磨,才能得其道與理。

什麼是卦?

卦者掛也。對於這句話,南懷瑾先生說:說了跟沒說一樣。這就需要我們自己思索,它實際是說:將現象畫出來,掛在牆上,以供參詳。

八卦,則是說:宇宙間除了乾、坤、坎、離、巽、兌、震、艮八個大現象外,沒有第九樣大的東西。

當然,這裡只是說大的,不是小的。如果說小的,那就世間萬物,說也說不完。

先天八卦,只有三畫,後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三畫不能滿足需要,就發展成為後天八卦,有六畫。

乾卦,代表天,父親,首

坤卦,代表地,母親,腹

離卦,代表日,中女,目

坎卦,代表月,中男,耳

震卦,代表雷,長男,足

巽卦,代表風,長女,股

艮卦,代表山,少男,手

兌卦,代表水,少女,口

零起點,讀懂,《易經》

上圖是一個小歌謠,用來幫助記憶八個卦象,不能偷懶,只能花笨功夫來記記,學《易經》就是這樣,前期要花點笨功夫,到了後期,更多地需要的是靈活的頭腦。不用怕難記憶,用做公交車的時間,估計就能把這個歌謠背誦下來,然後有空就複習以下,下足了功夫,哪怕是七十老翁也能學會。

五、對《易經》的基本認識

《周易》不是教你算命!

身邊很多人,一聽說誰會周易,就恨不得讓人家給算個流年、起個名兒或看看風水。其實,易學大師都很不願意算命,一來覺得有辱易學,二來還有損自身福報。

為什麼算得太準損算命先生自身福報?

說法不一而足。但是,各位可以翻翻歷史,那些算得準的算命先生,大多不長壽。所以,易學大師基本不願意給人算命。就是偶爾算一算,也會說一些模稜兩可的話,讓人自己去體悟。比如說人性格,男人就會說他剛中帶柔,女人就會說她柔中帶剛。說人命運,就會說他/她,若是小心謹慎,則流年大吉。你只需去看,去觀察,沒有一個算命先生不勸你小心謹慎的。為什麼?因為這樣說,不僅不會錯,反而是應了《易經》的道理:

君子乾乾。而算命先生也因為勸人向仁向善而無損福報。

為什麼易學大師覺得算命有辱易學?

易學跟其他學科一樣,分兩個部分,一是理論,二是實踐。我們將易學的理論部分稱為易理,就是用以經解經的方法,闡述和解釋《易經》所包含的人生哲學和道理。我們將易學的實踐部分稱為易術,也就是俗稱的算命。

易學大師通常不推崇易術,一方面是因為易術沒什麼難度,只要懂得其中的推算規律,向運用物理公式一樣,對照著書,一步一步推演下去,誰都可以算。

《易經》是一部鮮活的書,有生命的書。若一味把《易經》拿來算命,這書就是一部死書。況且永遠不要忘記,易有三易,一切都在變化之中。沒有永遠的吉,也沒有永遠的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