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听到化疗就拒绝!是理智还是盲目?

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虽然现在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等各种新兴治疗手段层出不穷,但手术、放疗和化疗依然是三大支柱手段。这三者中,最令癌症患者闻之色变的无疑是化疗。坊间总是流传着各种化疗的传闻,诸如“化疗让癌症患者死的更快”“化疗疗效很差,毒副作用却惊人”等。在如此“盛名”之下,患者和家属一听到医生说让做化疗,往往都会十分抗拒。但这些说法真的正确吗?

听到化疗就拒绝!是理智还是盲目?

疗效并非传说般的不堪

在谈论其疗效前,我们需知道的是肿瘤和肿瘤是不同的。确实有部分肿瘤因对化疗不太敏感而疗效较为一般,如晚期肝癌化疗客观缓解率在15-35%,最新化疗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期在半年左右。但反之亦然,对于一些对化疗高度敏感的淋巴瘤、血液病、生殖系统肿瘤等,患者甚至可通过化疗实现临床治愈

化疗除了单独作为治疗手段外,往往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最常见的就是与手术或放疗联合。这样的联合手段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期。借由化疗起效后带来的肿瘤病灶缩小、疾病负荷降低,一些肿瘤患者甚至可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显著延长了生存期。对于现在大热的PD-1/PD-L1抗体治疗,在其联合化疗后客观缓解率也获得了亮眼的提升。例如晚期胃癌,原本PD-1/PD-L1抗体单药客观缓解率仅在15%左右,联合化疗后提升至60%以上。

化疗作为目前癌症治疗的三大支柱手段有着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尤其是在晚期肿瘤治疗上。对于很多进入晚期的癌症患者,化疗依然是国内外指南均推荐的治疗方案。以上这些正是由于化疗对癌症患者有着确切的获益与足够的安全性。诚然化疗在某些癌症的治疗方面仍不够令人满意,但不谈癌种、不谈方案地盖棺化疗疗效不佳,未免有失偏颇。

听到化疗就拒绝!是理智还是盲目?

副作用确实有,但大多明确而可控

大多数病人之所以害怕化疗、排斥化疗,最主要的原因是认为化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毒副作用太大。实际上,随着化疗药的更新升级,目前新一代的化疗药较既往在副作用上已经有了极大的减轻。例如,一代铂类化疗药顺铂具有肾毒性、耳毒性及严重的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而三代铂类化疗药奥沙利铂已无肾、耳毒性,多以末梢神经炎为主且可预防,胃肠道反应也相对较轻。

此外,药物剂型与治疗模式上的改良也使化疗的不良反应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例如长春瑞滨除注射剂外目前还有口服剂型,这可以避免注射相关的副反应并极大的简便了患者的用药过程。治疗模式方面,在某些癌症在化疗上可考虑采用节拍化疗。相较于传统化疗采用最大耐受剂量,节拍化疗采用相对低剂量的高频持续给药,这使得药物除了能够长时间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外,还可大大降低毒副作用。

对于大家难以介怀的化疗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下降等问题,其实通过适当的管理都可有效缓解并且在减量或停药后都会得到好转。

  • 恶心呕吐:可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症状严重,通过止吐药治疗即可得到有效的缓解。
  • 脱发:首先并不是所有化疗药都会带来这个问题。其次,化疗带来的脱发也并非永久性的,在化疗结束后可慢慢恢复。
  • 白细胞下降:为了避免白细胞下降带来的严重危害,在使用化疗前会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本身指标不合适的患者将被排除在外。治疗期间也会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指标检查,对于有需要的患者可以使用升白药物进行对症处理。
听到化疗就拒绝!是理智还是盲目?

化疗其实真的不如传说的那么吓人。虽然化疗对某些肿瘤确实力有不逮,但对于敏感的肿瘤治疗效果还是十分出色的,通过联合其他治疗手段也可进一步提高其疗效。虽然患者担心的不良反应确实存在,但这些不良反应大都十分明确,通过有效的管理可最大限度的减轻或避免。因此对于适宜于化疗的患者,大可不必因噎废食,选对方案、做好管理后,化疗其实是种不错的治疗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