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清末皇帝溥儀的骨灰被遷出八寶山,究其原因都不好意思說

說起清朝的末代皇帝,怎麼說呢?說他幸運吧,相對於其他朝代的亡國之君確實幸運,說他不幸吧,他的一生確實大起大落,三次稱帝,三次都被趕下臺,作為一個正常人來說,他這經歷也是沒誰了。只是沒想到,他死後,骨灰還被妻子當做掙錢的門路,在開發商的要求下遷來遷去的,真是死後還不能安寧。

清末皇帝溥儀的骨灰被遷出八寶山,究其原因都不好意思說

封建時期的皇帝,只要一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找風水先生為自己看一個風水寶地,興建自己的陵墓,溥儀也不例外,雖然登基時大清已經風雨飄雨,但是這一點也不影響他選陵墓的決心。可惜清政府垮臺垮的太快,他還沒來得及選好位子,就和北洋政府簽訂了退位協議,但是幸運的是,和平退位的溥儀得到了北洋政府的優待,他不但可以暫時住在紫禁城不說,還可以享受到皇帝的封號,就這樣過了幾年,溥儀10歲時,興建陵墓的事又被提上了日程。

清末皇帝溥儀的骨灰被遷出八寶山,究其原因都不好意思說

於是清室成員決定為他選擇一塊風水寶地,選來選去,在乾隆母親孝聖皇后的陵墓附近,選定一個叫“,作為溥儀死後的長眠之地。可是,沒過多幾,隨著北洋政府和清廷矛盾的加劇,1924年,西北軍閥馮玉祥便發動了“逼宮事件”,溥儀被迫搬出紫禁城。從此溥儀開始了顛沛流離的一生,長遠來看,他已經沒有可能用得上那塊叫做“狐仙樓”的地方了。可事實是總有例外,漂泊了半生的末代皇帝溥儀,隨著新中國的崛起,他經過改造成了新中國一名合格的公民。1959年,國家為特赦出獄的溥儀上了戶口,並讓他在北京植物園工作。

清末皇帝溥儀的骨灰被遷出八寶山,究其原因都不好意思說

漂泊半生的溥儀也渴望有個家,終於溥儀在領導的安排下和37歲的李淑賢結為夫妻,婚後兩人相濡以沫,恩愛有加,據說溥儀還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家,經常哄著李淑賢。就這樣他們一起幸福地生活了五年時光,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患尿毒症病去世。關於溥儀的身後事,組織上本著自願的原則,讓家屬自己做決定,後來他的妻子李淑賢決定,將他的骨灰葬在了北京的八寶山的公墓裡。但是後來為什麼又被遷出來來呢?這個原因說來說去還是為了一個錢字。

清末皇帝溥儀的骨灰被遷出八寶山,究其原因都不好意思說

原來,在1992年的時候,有位香港商人張世義來到清西陵所在地投資,其中的一個項目就是經營華龍皇家陵園(也就是溥儀之前選的那個”狐仙樓”的地方)。為了增加華龍皇家陵園的名氣,也為了再建成之後不愁銷路,有人向張世義說可以考慮將清末帝溥儀遷入陵園,這樣可以提高陵園的知名度不說,還可以促進銷售。後來這個叫張世義的投資商就幾經輾轉找到李淑賢,幾次商談之後,又許諾了一些經濟利益後,李淑賢終於放話應允。對此,李淑賢甚至說是溥儀託夢要她把骨灰設法安放到西陵。

清末皇帝溥儀的骨灰被遷出八寶山,究其原因都不好意思說

其實不管溥儀託沒託夢,我們不得而知了,但是溥儀漂泊一生,最後死了還不能安生,妻子李淑賢還拿他那個末代皇帝的名頭掙錢,不能不說是一個笑話,真是不好意思說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