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這些與“雞”有關的中藥,你見過幾種?

雞內金

來源於為雉科動物家乾燥沙囊內壁。具有健脾消食澀精止遺消症化石的功效。用於治療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小兒疳積、遺尿、遺精、膽結石、尿路結石等。煅燒存性研末,外敷可治療口瘡。雞內金含胃激素、角蛋白,能提高消化能力,作用持久。

這些與“雞”有關的中藥,你見過幾種?


性狀特點:

為不規則的長橢圓形的片狀物,有明顯的波浪式皺紋,長約5cm,寬約3cm,表面金黃色、黃褐色或黃綠色,老雞的雞內金則微黑。質薄脆,易折斷,斷面呈膠質狀,有光澤。氣微腥,味淡微苦。

以乾燥、完整、個大、色黃者為佳。


這些與“雞”有關的中藥,你見過幾種?


雞血藤

來源於豆科植物密花豆乾燥藤莖。雞血藤正如其名,當它的經被切斷的時候,其木質部就會立即出現淡紅棕色,不久慢慢變成鮮紅色汁液流出來,很像雞血。切面帶著雞血色同心圓環相信大家都是過目不忘。具有補血行血疏筋活絡的功效。用於治療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溼痺痛。實驗證實,雞血藤對關節炎有顯著抗炎作用。

這些與“雞”有關的中藥,你見過幾種?

性狀特點:

橢圓形、長矩圓形或不規則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見灰白色斑,栓皮脫落處顯紅棕色。切面木部紅棕色或棕色,導管孔多數;韌皮部有樹脂狀分泌物呈紅棕色至黑棕色,與木部相間排列呈3~8個偏心性半圓形環;髓部偏向一側。質堅硬。氣微,味澀。


這些與“雞”有關的中藥,你見過幾種?


雞骨草

來源於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乾燥全株。具有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還可治療跌僕傷痛、風溼骨痛及蛇咬傷。雞骨草為多種肝炎防治中成藥和涼茶的主要原料,民間常用於藥膳煲湯。現代研究表明,雞骨草在保肝、抗感染、降血脂、免疫調節等方面活性顯著。

性狀特點:

呈圓錐形,上粗下細,有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5~1.5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細縱紋,支根極細,有的斷落或留有殘基;質硬。莖叢生,長50~100cm,直徑約0.2cm;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纖細,疏被短柔毛。羽狀複葉互生,小葉8~11對,多脫落,小葉矩圓形,長0.8~1.2cm,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氣微香,味微苦。


這些與“雞”有關的中藥,你見過幾種?


雞冠花

來源於莧科植物雞冠花乾燥花序。形似雞冠。具有

收斂止血止帶止痢的功效。用於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帶下、久痢不止。雞冠花含山奈甙、莧色素及大量硝酸鉀,對人陰道滴蟲有殺滅作用。藥理研究其具有引產、降脂、抗凝、抗腫瘤、增強免疫等作用。

這些與“雞”有關的中藥,你見過幾種?


性狀特點:

為穗狀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雞冠狀,長8~25cm,寬5~20cm,上緣寬,具皺褶,密生線狀鱗片,下端漸窄,常殘留扁平的莖。表面紅色、紫紅色或黃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數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質。果實蓋裂,種子扁圓腎形,黑色,有光澤。體輕,質柔韌。無臭,味淡。


這些與“雞”有關的中藥,你見過幾種?


雞屎藤(雞矢藤)

茜草科植物雞屎藤全草及根。因其莖、葉揉碎後有雞屎味,故名“雞屎藤”。 具有祛風利溼止痛解毒消食化積活血消腫之功效。用於風溼筋骨痛、跌打損傷、外傷性疼痛、肝膽及胃腸絞痛、消化不良、小兒疳積、支氣管炎;外用於皮炎、溼疹及瘡瘍腫毒。雞屎藤的莖葉還是廣東、海南一帶居民喜愛的美味野菜,可謂藥食兼用,十分膩害!

這些與“雞”有關的中藥,你見過幾種?


性狀特點:

莖呈扁圓柱形,稍扭曲,老黃牛莖灰棕色,直徑3-12mm,栓皮常脫落,有縱皺紋及葉柄斷痕,易折斷,斷面平坦,灰黃色;嫩莖黑褐色,直徑1-3mm,質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灰白色或淺綠色。葉對生,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寬卵形或披針形,長5-15cm,寬2-6cm,先端尖,基部楔形,圓形或淺心形,全緣,綠褐色,兩面無柔毛或近無毛;葉柄長1.5-7cm,無毛或有毛。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前者多帶葉,後者疏散少花,花序軸及花均被疏柔毛,花淡紫色。氣特異,味微苦、澀。

以條勻、葉多、氣濃者為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