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肛肠事业:三代人的坚守 不凋谢的传奇

肛肠事业:三代人的坚守 不凋谢的传奇


肛肠事业:三代人的坚守 不凋谢的传奇


许多外地人知道山西省有个稷山县,始于稷山痔瘘医院。一座医院之所以能声名远播、经久不衰,是因为有三代人的坚守,三代人的传承,从而成就了一个不凋谢的杏林传奇。

任全保:开辟一片新天地

肛肠事业:三代人的坚守 不凋谢的传奇


任全保(1937、10-2017、6),全国劳模、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医主任医师。历任中华全国肛肠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卫生经济学会理事、山西省肛肠学会主任委员、山西省政协委员、稷山县政协副主席、稷山痔瘘医院院长等职。

悬壶40余年,任全保潜心于肛肠、皮肤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为我国肛肠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首创母痔基底硬化疗法和局部长效麻醉注射液,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烦痒宁治疗瘙痒性皮肤病,荣获山西省科技成果奖,“填补了皮肤病直接作用于周围感觉末梢神经口服止痒药物的空白”;肛裂愈注射治疗肛裂荣获运城地区科技成果奖。编著了《长效止痛与止痒》一书,在国际和全国医学学术研讨会、国家、省级专业刊物上交流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白手起家,任全保先后创建了稷山痔瘘医院、稷山县肛肠疾病研究中心、稷山痔瘘医院太原分院、临汾分院,依靠其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严格的科学管理,使这所医院稳步发展。

1978年,任全保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和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同年,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1981年,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被评选为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于“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称号。

任绣稼:师从家父拓新路

肛肠事业:三代人的坚守 不凋谢的传奇


任绣稼,任全保之女,副主任医师,生于1963年8月,大学学历,中国民革党员,1980年参加工作。历任山西省政协委员、稷山县政协副主席、稷山县政协常委等职。现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人大代表、稷山痔瘘医院院长。

作为在全国医疗界有重大影响的稷山痔瘘医院第二代领军人物,任绣稼精通母痔基底硬化疗法、长效麻醉等先进技术,并结合现代技术有所发展和创新。她参与研究的的烦痒宁治疗瘙痒性皮肤病荣获省级成果奖,填补了皮肤病直接作用于周围感觉末梢神经口服止痒药物的空白。硬化剂注射治疗儿童直肠脱垂,荣获国际医坛千禧名医金奖。她主持开展的内口切除管道引流术治疗低位肛瘘、开窗留桥术治疗蹄铁型肛瘘、复方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12项研究,均取得了显著疗效,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并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任绣稼的带领下,稷山痔瘘医院稳步发展,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被授予职业道德楷模、百姓放心医院、全省十佳民营医院称号。她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其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赞誉。2001年,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荣立三等功;2005、2018年被评为稷山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1年被评为全县卫生工作先进工作者。

任黄达:探寻洞幽无止境

肛肠事业:三代人的坚守 不凋谢的传奇


任黄达可以说是出身医学世家,从爷爷任全保到母亲任绣稼,父亲黄水旺,都是维护一方百姓健康的名医,任黄达从小就励志成为像长辈那样献身医学。

在填写志愿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河北医科大临床医学专业,2014年毕业后在运城中心医院外科进修2年,凭着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在工作中积累的实战经验,通过父亲母亲的层层考验,挑起了痔瘘医院的大梁。

“从医道路上,爷爷、父母是我的最好的标杆。”任黄达说,“我将不负重托,以解除病人病痛为己任,为医学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黄河新闻网运城频道记者 解丽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