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任何人想要成功,都必須有靜功

你可以觀察一下,那些非常活躍的人——無論是學者、作家還是明星——有多少真正優秀的東西?

很少。他們身上所有的光環,幾乎都是營造出來的。為什麼?因為他們太熱鬧了,太浮躁了,早成泡沫了。我說的泡沫,是相對大海而言的。有智慧、能定下來做事的人是大海,靠吆喝應酬、定不下心的人就是泡沫。時代的颶風一卷,消失的都是泡沫,大海哪怕晃出驚濤駭浪,它的本體還是不變的。一旦風和日麗,大海就會像過去那樣靜寂深邃,孕育出無窮的精彩和奇蹟。那些沒有任何名氣,但非常優秀的大師就像大海。人們可能不知道他們,但不妨礙他們的成就。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就是這個意思。要是常接觸聲色犬馬,心必然會浮躁,必然靜不下來,不可能成大器。

所以,任何人想要成功,都必須有靜功,他要能沉下來讀書、沉下來做事,不能老是心猿意馬。包括西部民間的那些道人,想要擁有某種能力,他們就必須坐靜。基本要求是坐靜一百天。我小的時候,就經常跟著舅舅坐靜。舅舅的法本是一些很舊很舊的手抄本,他們一般都把法術抄在本子裡,自己平時照著修。比如畫符。雖然道人畫的符看起來很複雜,但畫符在道術中並不複雜,它更重要的是坐靜的功夫。如果你靜不了心,你就算學會畫符,也調動不了宇宙間的暗能量,你的符咒就沒有力量,僅僅是一個圖案而已。即便是簡單的畫符,也需要首先坐靜七七四十九天,各種法術都是這樣,都要觀想,都要持咒。而且,七七四十九天是最基本的,要求再高一些,就是一百天。因為二舅舅的薰陶,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坐靜,後來定力很好,也跟這個有關。

任何人想要成功,都必須有靜功

練武、練內功也是這樣,你要想煉出真東西,就必須讓心靜下來。一百天的築基是最基本的要求,築基階段你必須閉關一百天。因為,只有在拒絕世界的時候,你的心才能沉澱下來。在一些教派之中,有些人甚至終身閉關,人家可能不知道他,但他一旦出來,就是大師。

比如密勒日巴,他的後半生基本上都在閉關,行腳十萬——也就是走了十萬里路,平時住在山洞裡,沒有任何享受,但他很是逍遙自在,非常快樂。他的避世一點不影響他的偉大,直到今天,人們還在讀他留下的那些道歌,很少有人能超過他在道歌中展示的境界。他的境界,就源於他的靜修,和他對慾望的拒絕。

當然,我說的拒絕不是叫你不接觸世界,不跟世界發生關係。我的意思是,在你沒能力拒絕世界的誘惑時,你就給自己一個能靜靜地獨處的空間,不要頻繁地接觸世界,更不要陷入紅塵之中。當你有了足夠的定力和智慧,再入世做事,再去接觸世界。到了那個時候,你才懂得如何面對花花世界。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據說,就連孔子都是這樣。孔子到衛國的時候,曾見過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出名貌美,但也出名風流。《史記》上說,南子敬仰孔子,邀孔子相見,孔子無法拒絕才去拜見南子,後來學生子路質疑,說老師您怎麼能這樣?孔子就發誓,說“我如果如何如何,天殺我,天殺我”。這麼一說,反而顯得他心虛了。也許,當時南子見他一表人才,跟他調笑了幾句,他也有些動心。這是根據心理學的一種推測。有人也有另一種看法,說孔子當時不是賭咒發誓,而是在教調學生,告訴他們南子並不是非得敬而遠之的人。但從《史記》的敘述來看,這樣的理解似乎有些不太貼切。他如果真是在教調弟子的話,很可能是另一種語氣和說法。後來,衛靈公邀孔子跟他們同車而行,衛靈公和南子坐一輛車,孔子坐另一輛車,孔子發現自己就像陪襯一樣,老百姓都在看南子,根本沒有人注意他,於是感嘆道,我沒有見過喜愛品德就像喜愛美色一樣的人,然後離開了衛國。

當然,哪怕孔子真的對南子動過心,他也仍然是一個聖人,因為他做了很多事。他非常了不起的一點,就是他走過那麼多地方,卻從來沒有忘掉自己要幹什麼。他一直在收集素材、學習知識、傳播文化、培養弟子。後來他收集的素材就編成了《詩經》。所以,孔子的定力也很好,如果不好的話,他不可能成為中國的聖人,他早就半途而廢了。

莊子的定力也很好。莊子說,“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意思是:就算全世界都誇我,我也不會格外積極;就算全世界都罵我,我也不會格外沮喪。世界怎麼對他他都不在乎,所以莊子的定力非常好。你可以看看他的《齊物論》《逍遙遊》,非常了不起。可惜,這麼好的書,現在讀的人卻不多了。

任何人想要成功,都必須有靜功

孟子的定力也好,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算有錢我也不會變壞,就算窮困潦倒我也不會改變志向,就算人們以武力來威脅我,我也不會屈服。

文天祥也是這樣,忽必烈不忍心殺他,非常希望能讓他歸降,但他就是不歸降,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讓他以死殉國。他死前還留下了一句話:“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意思是,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只要忠義至盡,也就做到了仁。讀聖賢書,為的不就是這個嗎?從今以後,我算是問心無愧了。古代先哲把信念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這也是一種了不起的定力。

所有的定力,都是從拒絕聲色犬馬、拒絕外界的誘惑開始的。不學會拒絕,就不可能成為大師。比如南唐後主李煜,他愛好詩詞,雖然不至於無心朝政,但也不可能在政事上有很大的建樹;陳後主陳叔寶更是這樣,他不但愛好詩詞,整天跟人飲酒作詩,也無心朝政,貪圖享受、貪圖美色,僅僅在位七年,就做了亡國之君。還有秦始皇,秦始皇建了阿房宮,把六國美女全都擄掠到宮中,把金銀財寶也都裝進宮中,結果怎麼樣?還沒顧上享受,他就死了。如果他把修建阿房宮的錢用來回報老百姓,他的天下會不會那麼快滅亡?很可能不會,他不把老百姓逼得活不下去,老百姓是不會鐵了心造反的。

所以,貪圖慾望只可能失敗,拒絕慾望才可能成功。

當然,有些人雖然沒有拒絕世界,但他們也沒有被慾望汙染,紅塵能帶給他們許多煩惱,但不能動搖他們的本體,他們的追求始終不變。這種人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當你能做到這一點時,也可以留在紅塵中積極地做事,不用遠離紅塵。因為,遠離紅塵很容易,真正難的是在紅塵中做事。

所以,我非常尊重那些雖然有煩惱、有毛病,但始終在積極做事的人。他們是真正的智者。


選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第一輯》

雪漠XUEM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