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銀行研究--評估銀行的關鍵指標(上篇)

銀行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容易能接觸到,但有很多投資者對銀行日常經營中的數據不是很瞭解,特別在資本市場上,很多投資者不知道如果對銀行進行評估。而影響銀行資產質量的指標有很多,筆者在此前《 》中有對銀行的運營策略,不良率,撥備率,存貸比,資本充足率,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有做詳細分析,在這不做贅述。

本系列主要是評估銀行的關鍵指標有兩大方面,分別為息差和不良,息差是目前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2018年淨息差佔業營業收入77.9%。不良是目前銀行資產減值損失的重點。因此,在對銀行公司進行研究時,息差和不良是評估銀行的關鍵指標。本文先從息差入手,下文將對銀行不良端情況進行分析,結合上下兩文,相信投資者也會對銀行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

平時大家看到的銀行淨利潤是由營業收入-營業費用及營業稅-資產減值損失-所得稅。而營業收入主要是靠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基本利息收入佔比超過80%。資產減值損失是對貸款餘額,不良率,撥備覆蓋率對銀行資產五級分類結合,其中不良(不良資產和不良率)又可以算出本年核銷轉出。因此,評估銀行的指標中息差和不良是重中之重。

銀行研究--評估銀行的關鍵指標(上篇)

商業銀行是經營風險的業務模式,也就是從拉存款,放貸款。拉回來的存款就是銀行計息負債,放出去貸款就是銀行的升息資產。息差是目前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淨息差就是用利息收入減去利息支出。因此,就需商業對銀行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才能得出其息差的變化。

首先,商業銀行的利息收入一般來源於生息資產收益率,利息支出一般是計息負債成本。在生息資產收益中零售貸款的收益率是最高的,正常會比對公貸款高出2%(正常對公是4.幾%),因此研究商業銀行的零售貸款佔總貸款比例至關重點。在計息負債成本中,活期存款成本是是最低的,正常只有0.5-0.6%的資金成本,定期一般是2-3%左右了,因此計息負債成本中活期貸款佔比是研究計息成本的關鍵(當然也會有同業業務影響,之後再做討論)。

在對零售貸款佔比的研究中,需要考慮到零售貸款收益,有些商業銀行零售貸款收益率非常高,且零售貸款佔比高,這個時候需要重點看不良資產率,因為防止商業銀行為了放款貸款條件,給一些信用等級較低的個人貸款,開始看零售貸款收益較多,但後面資產一旦出現違約,將會影響到自身資產質量。

因此一般風險偏好較為激進的商業銀行可能會配置高風險以獲取高收益。文章後面會有綜合對比商業銀行的例子,這先買個關子。

在對活期存款佔比的研究中,這是一家商業銀行綜合競爭力的直觀表現。銀行的活期存款成本就是客戶資產的收益率,為什麼客戶願意把資金存在這家銀行那麼低收益,為何不轉到高收益的呢?當然是這家銀行的綜合服務好,客戶的理財,保險,房貸,信用卡等等銀行業務都綁定在這家銀行上,這就是優勢,這也是為什麼零售銀行沒法一蹴而就,而需要長期積累,也正是招商銀行最大優勢之一,因此如果一家商業銀行活期貸款佔比最高,可以直觀判斷這家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優勢所在,另外,當前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商業商業銀行要拉存款的壓力比之前大很多,之前甚至有出現存款荒(商業銀行是有存貸比要求)。至於後面有些商業銀行對高息拉儲,這會提高資金成本壓力。

下面是筆者統計了17、18兩年,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的淨息差,生息資產收益,計息負債成本,零售貸款佔比,零售貸款收益,活期存款佔比,活期存款成本,不良貸款率,資產充足率等數據,將會通過這些關鍵數據,給大家實操如何如何利用數據之間關係,對銀行的息差進行綜合分析。(備註:數據來自上市公司年報)

銀行研究--評估銀行的關鍵指標(上篇)

分析過程:

1、從淨息差上看,目前四家銀行中,招行連續兩年淨息差最高,淨息差比第二多出0.22%。目測優勢突出,再結合2

2、從生息資產收益和計息負債成本上看,平安銀行收益最高5.11%,浦發銀行次之4.64%,但需要結合計息負債成本看,平安銀行計息負債成本最高2.85%,而一般計息負債成本需要再結合活期存款佔比,平安銀行的活期存款佔比最低。因此平安銀行看似生息資產最高,但是成本壓力明顯(浦發銀行也類似),從圖中可得,招行生息資產收益較為穩健,建設銀行計息負債成本較好。再結合3

3、通過2之後,再看銀行的活期存款佔比,招行和建行的活期存款佔比最高,這也再次驗證第2點,結合上文,招行和建行屬於綜合優勢和穩健的經營模式(即風險低)。再結合4

4、不良貸款率,目前不良貸款率最低是招行,最高是浦發銀行,結合2再次驗證,浦發銀行和平安銀行是通過配置較高風險資產或者較高的收益(不良資產率高)。

5、資產充足率,這數據越高越好,帶來最直接的就是,風險抵禦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後續公司展業提供有力保障。圖中,目前建行是最高,平安銀行最低。

另外有一組數據,招行在2018年活期存款佔比相比2017年提升2.5%,但是成本且從0.62%下降到0.59%,反觀其他三家,18年活期存款佔比都出現下滑,平安銀行和浦發銀行下滑比例5%,建行下滑1%左右,但兩家活期存款成本卻出現明顯提高(平安銀行成本沒變)。這就是零售之王招行的核心競爭優勢。

銀行研究--評估銀行的關鍵指標(上篇)

本文就到此,做一個簡單的總結,息差是商業銀行營業收入利潤的主要來源,活期存款低成本是重點,零售業務是關鍵,不良資產率是風險。通過上文冗長的分析,結論大家應該知道是哪家銀行,但筆者更希望大家能學會自己對其他銀行進行研究分析,下文將對銀行的不良情況進行深度分析,屆時大家應該會有銀行業有一個充分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