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学不会爬行的宝宝,是智力低吗?

烧音箱


宝宝的智力高低与爬行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经历过爬行的宝宝平衡力比没有学爬而直接就学走的宝宝强很多。

爬行能锻炼宝宝全身肌肉活动的力量,还有就是能够锻炼 四肢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所以说,爬行对于宝宝来说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强体健身活动,有助于宝宝视听觉、空间位置感觉以及平衡感觉的发育,以此促进身体的协调。爬行还可使宝宝血液循环流畅,并且促进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此外,爬行需要大、小脑的密切配合,宝宝多点爬行可以丰富大、小脑之间的神经联系,促进脑的生长。

我家大宝出生在冬天,到了快要学爬行的月龄天气就冷了,地下凉不适合爬行,以至于大宝没有学爬就会走路了。慢慢的才发现不会爬真的会影响平衡力。大宝从开始学走路,一直到五六岁吧经常摔跤,特别是夏天膝盖上总是受伤。后来送她去舞蹈队跳舞老师也反应平衡力差。

二宝出生在夏天,九个月的时候开始会爬,正好天气暖和了地下也不凉了。小宝贝一直从九个月爬到了13个月。特别是过周岁的时候正好是三伏天傍晚水泥地面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每天都会让她在上面爬来爬去。现在二宝14个月也就是这十天半个月才会走路的。从宝贝开始学习走路,就一个星期就学会了,几乎从来没有摔倒过。只要自己感觉快要倒了,就会慢慢的蹲下。经过两个孩子的对比感觉孩子学习爬行真的是很有必要。





可爱的爱笑的萌萌


有的宝宝是直接跳过爬到走的,我女儿就是,那时候听别人让孩子多爬对孩子好,我就教女儿爬行,可能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女儿就是不肯爬,你一让她趴下她就使劲哭,什么时候起来了什么时候不哭,看着孩子哭得难受,我也就算了。后面女儿都是自己扶着沙发,桌子,墙就慢慢学走路了。

其实爬行和抬头一样,都属于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宝宝从一开始的时候只会躺着,再到后来能趴着抬起头、然后会坐会爬会直立行走,这就是孩子的一个成长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的行动能力越来越强,视野和接触范围也越来越开阔,也就是说,爬行对宝宝们来说是另一种成长的进步。


对于有些宝宝不想爬行,但是腿的协调能力更好,所以宝宝不用学习爬行就可以直接行走并不是智力底下。


语嫣语泽妈妈


这是一种谬论,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

我家娃生下来五斤半,刚三天就因新生儿肺炎住院了,出院后也不怎么吃奶,以为很难带的孩子,没想到满月后就像雨后的笋一样狂长,到一百天时胖到十八斤半,整个一小肉墩,但是看着不活泼,头一直立不起来,好担心是个“痴呆”。

慢慢能够坐起来,但是坐不稳,手一松就倒,八个月到了,看到别的孩子能爬动了,我也想试一试,把他搁在床上,找个玩具放在前头,逗引他来拿,半天也不见他向前挪动半寸,只在原地打转转,试着用手助他的小脚往前蹬,完全就是我的手在推着他向前,练习几天没有一点进展,可气的是,把他摆在地上,他还是就在那瞎打转,以为是他肚子太胖,小手没力撑不起,但是看到别的跟他一样胖的孩子,爬起来飞快,心里惴惴不安,怀疑是不是哪方面出了问题,一边担忧,一边不遗余力的对他加紧爬行练习,没有一点效果,倒练就了一套“倒退如飞”的爬行功😂,就在我放弃了他“心如死灰”时,这家伙惊奇的表现让我吓了一跳,居然能够扶着东西站起来走了,然后进步神速,满岁的那一天,踉踉跄跄走了好几步扑到我怀里,喜得我抱着他亲了又亲。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爬”算是跳过了那一步,至于他的学业情况,现阶段没有让我操心过。




兔子的八哥生活


这个因为我女儿,我专门去问过儿科医生和育儿师,得到的答案都一样。只要不是健康问题,爬行不是必须,但会爬行更好。爬行能让孩子有更好的平衡能力,但不是说不会爬的孩子就不好或者有毛病。不会爬得孩子相对比会爬的孩子在平衡能力会弱一些,不过也可以在后天的锻炼出来。

我女儿一岁该不会爬,但她已经可以扶墙走了,开始我也担心。带去医院想做检查,医生做了些简单的检查后说孩子骨骼没问题(不放心可以拍片,但是不建议)。为什么不会爬,可能是因为我们家长平时没做过爬行的引导,而女儿平时看我两脚走路,自己就模仿起来了。并告诉我上述的话,会爬更好,但不是必须。

后来我回家就引导她爬行,而她已经会扶墙走了,就不太愿意爬。那我就只能拿凳子给她扶着走,半坚持半放弃的多在她面前爬来爬去,时间久了。她也会爬两下,但不稳就放弃了。

直到一次去她哥哥家玩,哥哥大她一岁,可以到处跑了,她喜欢跟在她哥哥后面玩,但是走不稳老摔坐,后来自己摸索出来发现用爬的比走的稳,而且也快,这才开始爬。

总结:孩子不会爬,只要不是病理原因就没事,会爬更好一些,但不会爬也不用担心。


杨楊杨楊杨


学不会爬行的宝宝,是智力低吗?我看未必,虽然大部分孩子都会学爬,但是因为个体差异,有极少数孩子可能不会爬先会走路。如果你觉得自己家宝宝有问题,建议去医院看看,放心些,千万不要道听途说,被别人误导了。

我家孩子出生的时候偏小,一直到现在都是体重身高不达标,会做会爬,13个月会走路,我觉得还是在正常范围呢?但是他说话比较晚,2岁多才会说话,2岁之前只会喊简单的爸爸妈妈,我和你的心情一样,是不是孩子有问题,迟迟不会说话,结果他一开口全会说了,而且说的很口齿伶俐。

虽然大部分孩子会经历三翻六坐九爬,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须经历这些过程,我邻居家孩子就是不会爬,也会走路,脑子还特聪明。虽然孩子的奶奶也怀疑过,但是孩子一切正常,现在上一年级了成绩也很优秀,所以,不会爬代表不了什么,大点也就会了。相反,如果除了学不会爬,还有其他的反常现象,那么建议家长应该加以重视,不要错过了孩子的最早干预时间。


陪读妈妈谈教育


我娃4.4斤的足月小样,开始家里人急啊!我妈、我婆婆、我再加一个保姆,几乎是捧着养的,养了三个月体重超标了医生让减肥,到了八个月该练爬的时候天气太冷了裹得厚厚的,南方没暖气空调也不敢多开怕影响呼吸道。让娃练习爬怎么都学不会,手机玩具放着人家打着滚的过去拿就是不爬,就这么的一直赖到十个月靠着床头都会站了还是不怕,十四个月走路,二十个月会骑小自行车,两周岁骑滑板车,现在三周岁了成天上串下跳的闹腾得没办法[我想静静][我想静静],问了周围好多人,不少孩子因为家里抱得多练习的少不会爬直接站和走了,还有就是冬天穿太多了爬不起来[笑哭][笑哭],至于智商,我妈说比我小时候聪明,


用户14969438895


孩子爬行只是有助于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不代表不会爬就智力低下。多爬的孩子对骨骼发育好,有助于肢体协调性,后期走路会比较稳当,少摔跤。但是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欢爬,也不必强求,不会爬跟智力没有必然联系。

我女儿小时候我总叫她们多练习爬行,14个月左右的时候有一天突然站起来自己走了,学走过程没有摔过跤。隔壁有个小孩有点胖从来没爬过,走路也很迟,没发现智力低下都很正常,交流没问题。

虽然建议多爬,好处比较多,但是孩子不乐意甚至反感的话,没必要非让孩子爬。不会爬绝对不代表孩子智力低下。



舒粞


正常的孩子里,会爬和不会爬都会占有一定比例。属于正常现象。

有的孩子是刚开始不会爬,先学会走路,以后才会爬,先后顺序不一样。

我小的时候也不会爬,我的孩子也是走路之前不会爬。我觉得有一定的遗传原因,也跟抚养人带的方式有关系。

我和娃小时候都是我妈妈带的,我妈妈比较爱干净,带娃非常细致,不会放任孩子到处乱爬,这样孩子活动就受限制,没有更多爬行机会。

无论孩子会不会爬,都不要太在意,如果是因为抚养人带娃的方式导致的,可以不要限制娃自由活动,也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爬行能力,爬行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如果孩子最终还是不会爬,也不必太焦虑,要尊重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




未来学霸佑佑妈妈


不要瞎担心!这年头不会爬的小朋友太多了。我们一大家子的后代,除了我家老二会怕以外,其他所有的小朋友,至少有6个都没有经过爬的阶段就会走了。我的侄儿侄女们,包括我的儿子全部都发育的很好 而且学习都很优秀!我儿子打篮球还特别厉害!

所以不要被一些育儿理论吓着自己了!这个时代小孩子的发育和我们那一代不一样,和书上不一样,不会爬,走的晚好像成为新趋势了。


三小姐说


随着越科学育儿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觉得爬行非常重要,育儿专家也表示每个婴儿应该爬够500个小时。可偏偏就有一部分孩子会跨过爬行直接行走,怎么都不爬,一放趴着就哭闹,让人很焦虑。那这些学不会爬行的孩子是智力低吗?家长们又该怎么办呢?

不会爬行的宝宝是智力低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不会爬行的宝宝智力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1. 事实证明:在生活中会发现很多孩子会跳过爬行直接行走,但他仍然活泼健康,智力差别并不大。只是不会爬行的孩子在3岁以后会发现协调能力要差一些而已。
  2. 爬行是四肢动物的本能:人也是四肢动物,在直立行走之前,爬行可以让活动范围大大增加,获取更多的资源。这是保留在DNA里的遗传记忆。所以即便不去刻意教婴儿如何爬行,只要给孩子足够的机会,孩子就可以自己学会爬行。
  3. 爬行只是一个行为动作:爬行是一个需要用手、眼、大脑、腿等全身肌肉协调配合而产生的行为动作。既然是动作,只要给予足够的机会,孩子就能学会。就好像“敲打键盘”这个动作,任何人假以时日都可以学会打字。

更何况科学研究也表明:会不会爬行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只会影响孩子的协调能力和心理发展,所以如果孩子不会爬行,不必担心,但是如果孩子能够爬行,那可是多多益善!

为什么建议让孩子多爬行?

虽然不会爬行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问题,但在孩子直立行走以前,爬行是帮助宝宝获得更多玩具的重要移动方式。孩子可以借助爬行这种移动方式,获得更多的玩具,让自己身心得到发展。

  1. 会爬的孩子协调能力更好:爬行的时候孩子全身肌肉和大脑都在运动、思考,宝宝通过眼睛看到玩具,经过大脑思考,作出判断,选择向前还是向左爬行,大脑向肌肉群下达指令,让自己移动自如。这个动作是婴儿大动作里面唯一一个可以把宝宝全身肌肉调动起来的一个动作。协调能力好的宝宝在直立行走、跑步时不容易摔倒,即便摔倒了也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姿势,降低自己受伤的程度。
  2. 会爬的孩子大脑发育活动更早:直立行走以前爬行是能让婴儿获取更多玩具的一个行为动作,没有爬行,宝宝的活动范围会大大缩小。看似玩玩具的一个动作,正好体现出宝宝的大脑在思考在运动。这样经常锻炼的宝宝思考能力、大脑发育明显会高且早于不爱爬的宝宝。
  3. 会爬的孩子身体更能得到锻炼:常说“八爬周岁走”,也就是至少在4个月的时间里,宝宝要用爬行的方式来玩耍。如果这段时间宝宝不会爬行,那么我们通常只能让孩子坐着玩或者是背在身上玩,这样大大减少了孩子锻炼身体的机会。

总之,爬行的好处非常多,即使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也应该让孩子多多爬行,在爬行中发展更多有趣的事情。

怎样帮助孩子练习爬行?

育儿专家建议,婴儿的大动作发育应该遵循“早俯趴,教翻身,教爬行,不教坐,不教站,不教走”的原则。也就是孩子一定要刻意去练习爬行,并且最好能爬够500个小时。那么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多多爬行呢?

  1. 给孩子创造一个爬行的环境:准备一个专属游戏区域,周围有吸引宝宝玩耍的玩具。让孩子穿得舒适,方便游戏。和孩子一起在里面趴着玩,在宝宝旁边放玩具,等待宝宝挪动自己去拿玩具的冲动。
  2. 陪孩子一起玩:对于没有宠物的家庭来说,孩子并不知道爬行是什么样的,他从出生后看到的都是直立行走的人,所以很有必要给孩子做一个示范,在他面前爬行,让他知道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移动。和孩子一起爬行,或者趴在一起玩玩具,和孩子一起用爬行你追我赶追,能增强宝宝对爬行的兴趣。
  3. 必要时纠正宝宝爬行姿势:孩子的爬行姿势有多种多样,大部分宝宝是先匍匐爬行再到手膝爬行,有的宝宝还会倒退爬行。当我们发现宝宝爬行姿势怪异时,要及时给予宝宝正确的帮助,避免宝宝在爬行上走弯路。①当宝宝后退爬时:宝宝只会后退不会向前,往往是不知道用自己的脚趾头去撑地面,给自己一个力往前爬。这个时候需要用手或者毛巾卷在宝宝的脚底随时待命,等宝宝想动时,给他一个力起到一个支撑点的运动,让他知道可以借力往前走。这样练习几次之后,宝宝就知道想往前走需要用脚掌去地面借力。


    ②当宝宝匍匐前进时:这说明宝宝的手和脚撑不起自己的身子。可以用手或者毛巾把宝宝的腹部托(提)起来,远离地面,让宝宝的手掌和脚尝试掌支撑自己的躯干。同时多让宝宝俯趴增强手肘肌肉力量,慢慢提宝宝四肢力量。

总之,刚开始宝宝的爬行姿势可能很怪异,但不管宝宝出现什么样的爬行姿势,只要宝宝愿意挪动自己,就是很好的开始!不同的爬行姿势使用到的肌肉群不一样,所以即便都是怪异的爬行,也能给孩子不一样的的效果和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有问题,只是爬行练习的时间不够而已。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放下他!放下他!放下他!要想宝宝多爬行,一定不要随时抱孩子。

虽然把孩子抱在怀里背在身上,这样带孩子会很方便,但孩子就失去了锻炼身体的机会。大部分宝宝不爱爬行,不喜欢爬行,不会爬行,几乎都是因为照料人太精细的原因,他们生怕把孩子累着伤着,总是抱着背着孩子。想一下在宝宝爬行以前,你给了多少时间和机会练习呢?

没有学不会爬行的宝宝,只有缺少时间锻炼的宝宝。如果你的孩子还学不会爬行,那一定是没有给他创造一个练习的机会。赶紧和孩子一起爬着玩起来吧 !


带着孩子码字,如有错别字,请理解。

我是卿晨,小猪妈妈,一边学习育儿,一边分享经验。关注@猪妈妈养儿记,碰撞更多育儿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期待你的转发、点赞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