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孩子變得愛和父母頂嘴?悄咪咪學會這5招,勝過父母吼叫10000句

孩子變得愛和父母頂嘴?悄咪咪學會這5招,勝過父母吼叫10000句

相信沒有人會喜歡被他人“抬槓”,就算是自家孩子來“抬槓”,恐怕多數家長也不樂意,只不過孩子們的“抬槓”不是用鍵盤,而是張口就用連珠炮的過激言語和父母頂嘴。

“我就不”、“我不要”、“我不想聽不想聽”、“你說的不對”、“為什麼我必須要聽你的”、“你不讓我玩手機,你怎麼就玩手機”等等,似乎成了一些孩子的口頭禪,有時真讓家長下不了臺,要是家長也跟著孩子一起情緒失控的話,結局大都是兩敗俱傷,親子關係中沒有誰是贏家。

國外一項兒統計數據顯示,愛頂嘴的孩子大約佔70%。因此,孩子和父母頂嘴,是我們親子關係中經常遇到的一種情形,也是不少家庭的常態,不得不說,孩子的頂嘴問題已成為困擾很多家長的家庭教育難題。

但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面,孩子頂嘴的情形也不例外。

從消極的意義上來看,孩子頂嘴畢竟挑戰了家長的尊嚴,尤其是當眾頂嘴,更是讓家長下不了臺。

從積極的意義上來說,“頂嘴”是孩子在叛逆期獨立意識形成的標誌。抓住孩子獨立意識強烈的時機,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至關重要。

孩子變得愛和父母頂嘴?悄咪咪學會這5招,勝過父母吼叫10000句

在孩子頂嘴的時候,你發脾氣或懲罰,只會讓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與其抱怨孩子頂嘴、不聽話,不如靜下心來想一想,怎樣利用孩子的叛逆期,培養出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

孩子只有具備了獨立性,長大後才能擺脫依賴心理,自信心更強,未來在面對困難時才能更加遊刃有餘。

01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找出孩子頂嘴的根源

美國作家帕梅拉在她的一本書中說道:在很多人看來,孩子頂嘴就是和自己作對。但其實,這不過是我們對失去權威的一種尷尬。

所以,與時俱進改變我們的教育視角和教育觀念,才有可能打開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一扇大門。

眾所周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叛逆期,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都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大致有三個發展階段:

  • 第一個叛逆期:2~3歲;
  • 第二個叛逆期:7~9歲(兒童叛逆期);
  • 第三個叛逆期:12~18歲(青春叛逆期)。
孩子變得愛和父母頂嘴?悄咪咪學會這5招,勝過父母吼叫10000句

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語言越來越豐富,也逐漸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令不少的父母感到欣慰,但同時,不少父母也陷入了困惑:為什麼從前一向乖巧聽話的寶貝突然變得喜歡頂嘴,越來越難管教了?

孩子頂嘴的問題接踵而來,讓很多父母感到棘手,如何妥善對待這一教育難題,這就需要父母先找出孩子頂嘴的根源所在。

學齡前的孩子是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萌芽的發展時期,隨著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的覺醒和增強,再加上一些內外誘因的共同影響,孩子迫切地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或者說是想要以自己的方式來面對周遭的世界。

孩子為了保護逐漸形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會去牴觸任何看似能夠威脅到自我的外部力量,因此常常會表現出一些無理取鬧的行為,在言語上就逐漸表現出了頂嘴。這是孩子頂嘴的根源之一,是孩子想要擺脫依賴、想要獨立的一個必然過程,也是孩子追求思想和行為獨立的一種表現。

02 孩子在哪些情況下容易和父母頂嘴

心理學家盧文格指出:孩子在自我發展過程中,會經歷一個衝動階段。而這個階段有助於孩子證明他們獨立的一面。

孩子經常說“不”、“讓我來做”等等恰恰是其處於衝動階段種的表現,他們迫切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強調自己的存在,贏得家長的格外尊重和關注。

孩子變得愛和父母頂嘴?悄咪咪學會這5招,勝過父母吼叫10000句

這個階段的孩子,所表現出的逆反行為各不相同。逆反心理越強的孩子,其自主能力越強,越不容易被外界干擾,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經常質疑別人,表現出一種什麼事都要和父母頂嘴。

孩子處在以下兩種情況下比較容易和父母頂嘴:

一是沒有合適的渠道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和大人一樣,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學齡前尤其是1~3歲的孩子正處於學說話的階段,語言能力不足,還不足以清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一旦孩子與父母的意見不同時,如果沒有合適的渠道去表達,就會產生頂嘴的情形。

二是發現了自我能力。

1~3歲的孩子處於心智高速發育的時期,也萌生了強烈的獨立意識,他們逐漸想要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嘗試做一些事情。例如想自己決定要吃什麼東西、玩什麼玩具、穿什麼衣服、看什麼繪本、做什麼遊戲等等。他們想要自己去掌控,有時掌控的慾望是如此的強烈,以致在願望沒有達成的時候,就會出現和父母頂嘴的現象。

此外,我們不能忽略的是,父母在日常的一些看似無足輕重的行為,也會誘發孩子出現頂嘴的情況,例如下列這些情況就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

  • 1、父母沒顧及到孩子的感受;
  • 2、親子之間缺乏溝通交流;
  • 3、家庭成員之間經常發生頂嘴,孩子在潛移默化下學會模仿;
  • 4、父母強行要求孩子去做他們不感興趣的事情;
  • 5、父母要求孩子馬上完成某項任務而孩子卻希望延後;
  • 6、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
  • 7、孩子沒做錯事,但卻遭到無端的責備;
  • 8、孩子雖做錯了事,但對的父母不斷說教感到厭煩;
  • 9、孩子想要引起父母的關注;
  • 10、孩子處於青春叛逆期,想要試探父母的底線。
孩子變得愛和父母頂嘴?悄咪咪學會這5招,勝過父母吼叫10000句

03 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是解決頂嘴問題的關鍵

孩子頂嘴固然讓人生厭,但如果孩子都是像小綿羊一樣對父母言聽計從,卻從來沒有和父母有過正常情況下的爭論,反而更讓我們隱隱生出一絲擔憂:這會不會是孩子心理能力發展不足,還是他一直在委曲求全?

至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對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產生質疑。

漢堡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說:爭執能幫助兒童變得自信和獨立。在對抗中他們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知道怎樣才能貫徹自己的意志。

有關調查研究也發現:在家跟父母經常爭論但能保持冷靜的孩子,更能夠輕鬆應對外界的意見分歧。

因為在爭辯時,孩子必須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願望,還要說服父母。這對孩子的思維、表達都是一次難得的磨練,而且對孩子的心智發展也很重要。

兒童的語言能力是智力發展的重要體現,其中語言表達能力是兒童思維的外在表現,語言理解能力是兒童思維的內在表現。

在很多時候,孩子頂嘴的情形其實只是在語言表達上不夠清晰,或是對父母的語言不能有效理解下而產生的。道理很簡單,一個語言理解能力不足的孩子,是難以清晰地理解父母所說的每一句話的真實含義的,再加上由於語言表達能力不夠,自身觀點很難表達清楚,而孩子又急於想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在得不到父母認同的情況下,都會誘發孩子對父母頂嘴情形的產生。

現實生活中,普通的爭辯和頂嘴似是而非,很相近,爭辯過了頭,或許就變成了頂嘴。我們在這裡姑且把孩子的頂嘴當作是一個不冷靜的爭辯。

孩子變得愛和父母頂嘴?悄咪咪學會這5招,勝過父母吼叫10000句

面對孩子頂嘴這種情況,家長再憤怒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把話說完。因為說不定,這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某種見解。當孩子能夠勇於表達自己見解的時候,很可能不是一件壞事。

弗吉尼亞大學研究發現:那些在家跟爸媽經常爭論的小孩,更能夠輕鬆應對外界的意見分歧。

如果父母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孩子,更加有耐心地去傾聽孩子,再慢慢引導孩子把內心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而不是用更加過激的語言去壓迫孩子,就會大大減少孩子的頂嘴行為。

此外,我們也要看到,學齡前是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最佳時期,父母要利用好這一發展時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這對孩子的智力發展、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有益。

如果我們能在孩子頂嘴的基礎上,加以正確的引導,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語言理解能力等等,將會使孩子形成有主見、會思考、敢於表達的優秀個人品質。

因此,解決孩子和父母頂嘴問題的關鍵之處,在於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等等。

04 解決孩子頂嘴的5大妙招

不平等的溝通是導致孩子和父母頂嘴的主要原因之一,渴望被大人尊重,渴望與大人平等溝通,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有的心理訴求。

孩子變得愛和父母頂嘴?悄咪咪學會這5招,勝過父母吼叫10000句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頂嘴是源自無助和困惑,當爸媽告訴孩子不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的權利被剝奪了卻又無力反抗,惱怒之中就會不自覺地用頂嘴來尋找一種心理平衡。

從長遠來看,頻繁的頂嘴並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甚至會影響他長大成人後的人際關係的和睦。因此,我們也不能忽視了孩子頂嘴問題的解決。

我們可通過以下五招來幫助解決孩子的頂嘴問題。

1、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孩子,讓TA把話說完

頂嘴其實隱藏著孩子的小情緒,如果每個父母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認真地聽完孩子想要說的話,就能走進孩子的內心,體會到孩子的真實感受,才不會誤解孩子,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孩子頂嘴情況的發生。

在孩子頂嘴的時候,父母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再怎麼憤怒也要讓孩子把話說完,起碼作為一個成年人,不要輕易被孩子的不良情緒給帶了節奏。

父母在聽孩子說話的時候,不要輕易地打斷孩子,要學會傾聽孩子說話,無論孩子是對還是錯,都應堅持讓孩子把話說完。

孩子變得愛和父母頂嘴?悄咪咪學會這5招,勝過父母吼叫10000句

我們只有耐心的傾聽,才有可能知道孩子的內心真實想法。父母的這一耐心傾聽的行為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一種良好行為示範,也讓孩子在以後的成長路上學會在頂嘴之前,要養成先聽完別人說話的習慣。

2、保持有效的親子溝通,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暢所欲言才是親子間最有效的溝通,而有效的溝通才能減少孩子頂嘴情況的產生,甚至可以把原先的頂嘴行為變成一次無傷大雅的爭辯,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在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

  • 一方面需要父母在和孩子講話時不嘮叨,不拖泥帶水,要乾淨利落,孩子對過於嘮叨的話沒有聽的興趣;
  • 另一方面不要總是提及孩子的錯誤,孩子有錯改了就好,反覆提起會讓孩子充滿恐懼和厭煩,對溝通交流沒有任何的好處。

我們要允許說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話,不僅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同時,也建立起了一種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者,而孩子也不再是父母的附庸者。

3、適度賦予孩子做事決定權

我們還可以適度賦予孩子做事決定權,比如推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自己做決定,使孩子體驗到掌控和被尊重的感覺,有助於幫助消除孩子的牴觸情緒,當然就有利於減少頂嘴情況的發生。

孩子變得愛和父母頂嘴?悄咪咪學會這5招,勝過父母吼叫10000句

4、與孩子建立平等交流

孩子與父母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父母在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時,要注意說話的方式,避免用指責和命令的語氣,同時,要接納孩子不同的意見,甚至是來自於孩子的批評。

5、多關注孩子的成長

有的孩子之所以頻頻和父母頂嘴,是因為感覺到自己被父母忽略了,他們採取頂嘴這種方式,目的不過是為了來引起父母對自己的關注。

總而言之,當發現孩子頂嘴,冷靜是第一選擇,父母首先要控制和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擺正心態,這樣才能避免在盛怒之下因懲罰孩子而導致親子關係受到傷害。

為人父母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幫助孩子邁入一個“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成長境界。

一個孩子,若能做到敢於表達自己,又懂得尊重父母,這才是最讓父母感到欣慰的,也是孩子一生中不可或缺的寶貴成長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