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古蔺发现一群“新网红”,一天要吃45斤玉米

隐没在大山深处的古蔺县白泥乡菜板村,风光秀美、山林茂密、民风淳朴。这里有一群“土著”居民——猕猴,它们常常出没于山林田间,多年来,得益于周遭村民的保护,猕猴的族群数量一直稳定增长。

古蔺发现一群“新网红”,一天要吃45斤玉米

古蔺发现一群“新网红”,一天要吃45斤玉米

猕猴,也称猢狲,黄猴,是亚洲地区最常见的一种猴,群居。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被列为易危种。

古蔺发现一群“新网红”,一天要吃45斤玉米

古蔺发现一群“新网红”,一天要吃45斤玉米


白泥乡的猕猴于上世纪50年代被村民发现,当时猕猴族群数量约30多只。随着菜板村面貌的日益变化,扶贫公路已经通到了家家户户,加之村民们和善友爱,这些“土著”居民也搭上了“便车”,活动区域从山林拓展到了农田、公路,开始大胆和人类朋友频频互动。

古蔺发现一群“新网红”,一天要吃45斤玉米

每到寒冬时节,山上食物不够,它们就成群结队下山觅食。善良的村民们有了收成,也会特意给它们留点。“南瓜、小菜全都吃啊,如果没有人在家,还要去煮猪草的锅里捞红薯、猪草吃。”菜板村七组村民刘怀英笑着说,“只要有多的,都拿给它们吃。”

古蔺发现一群“新网红”,一天要吃45斤玉米


种啥吃啥,吃嘛嘛香。近年来猕猴数量逐年增长,现已有上百只,但“抢食”现象也开始凸显。“我们这里住的每天都有猴子来,吃饭的时候我们也要看着,不要它们进来。”面对这种情形,菜板村七组村民兰同芬很是无奈,“不想伤害它们,是国家保护动物,而且跟我们多少还是有感情的,在粮食紧张的时候,只希望赶走它们,不破坏庄稼就是。”

古蔺发现一群“新网红”,一天要吃45斤玉米


猕猴的生存危机如何解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如何保障?白泥乡镇府经过研究讨论,决定聘请专人给猕猴喂食。菜板村七组组长闫朝堂担起了喂养人的角色,“现在有105只猴子,每天喂它们三餐,一天要吃45斤玉米。”

古蔺发现一群“新网红”,一天要吃45斤玉米

菜板村第一书记李志农告诉笔者,喂养猕猴,一方面是解决“人猴矛盾”,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菜板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我们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 使农户明白要保护野生动物。下一步,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菜板村将打造一条生态旅游路线,从关门石景区到三台野生猕猴区域,重点打造三台野生猕猴的观赏区域。”

古蔺发现一群“新网红”,一天要吃45斤玉米


白泥乡政府将把猕猴生活区域纳入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开发菜板村秀美山水,带动当地百姓一起致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古蔺发现一群“新网红”,一天要吃45斤玉米


文图:武诗洁 陈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