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水滴籌原來不是慈善公益組織!我們都搞錯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7日電(彭婧如)水滴籌正讓網絡互助行業遭遇信任危機。

近期,水滴籌因被曝光業務員“掃樓籌款”,被公眾質疑“公益變生意”。5日晚,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發公開信承認管理漏洞並致歉,表示堅持向善的初心以及免費救助大病患者的初衷未變。同時也表達了個人困惑,認為網友將水滴籌理解成慈善公益組織是一種誤解。

水滴筹原来不是慈善公益组织!我们都搞错了?

水滴籌創始人、CEO沈鵬微博截圖

不僅水滴籌,互聯網籌款還有輕鬆籌、無憂籌等,通過了解,籌款發起人通過這些平臺籌集的資金可以全額提取,平臺還提供免費的1對1服務。按沈鵬說法,他們不屬於慈善公益組織,為何他要這樣說?

0服務費,公益怎麼做成生意?

水滴籌回應線下人員服務環節問題時澄清,水滴籌一直堅持對籌款用戶免費服務,相當長時間裡還以救助金方式幫用戶承擔支付渠道手續費。報道中提及的“提成”實為公司自有資金支付給線下服務團隊的酬勞,並非來自用戶籌款。

天眼查顯示,水滴籌為北京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產品,該公司於今年6月份完成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資本、高榕資本、中金資本等。騰訊資本在天使輪時就已入場,如今已是第4次追加投資。

水滴筹原来不是慈善公益组织!我们都搞错了?

北京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即水滴籌產品隸屬公司)融資歷程截圖 資料來源:天眼查

如果水滴籌是個賠本買賣,如何能支撐到C輪融資呢?

不是賠本生意,可賣保險賺錢

水滴籌官方客服回應說,水滴公司有其他盈利部門,水滴籌-大病籌款不收取服務費用。

“用互聯網科技助推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醫”,“我們聚焦互聯網大健康保險保障領域”。沈鵬博文中表示,水滴籌是一個非常好的網民健康保險意識的教育場景,藉助水滴籌能夠正確普及及進行保險保障的價值和必要性,將適合的產品推薦匹配給不同的消費者。

曾在水滴籌平臺為病患捐贈過一定款項的謝女士表示,捐款後會跳出一個保險頁面。

水滴筹原来不是慈善公益组织!我们都搞错了?

水滴籌平臺已完成籌款的一頁面截圖。

“看到了悲慘的事例,感同身受趕緊給自己買個保險。”有網民說,會員有優惠,首月當時0元購,可獲得百萬意外保障,後期也不貴,買了以後按月繳費。

商業模式的一盤棋局,不僅僅只有保險

天眼查顯示,北京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除了水滴籌之外,還有水滴互助和水滴保等產品。

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均使用過的網民表示,在水滴互助投一點小錢幫助別人,萬一生病,又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哪不用這麼點錢啊? “既然在關注互助,肯定還是看重身體健康,於是又買保險。”

“互助平臺有幾千萬人,一人只充十塊錢,一年也是好幾億的資金流了。再加上水滴保,幾個流程操作下來,你想想已經有多少資金進了水滴公司。”有網友算了算。

某互聯網籌款平臺戰略投資人士分析,“水滴系列”中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三塊形成循環,前兩者給後者導流,主要收入依靠水滴保。

有分析指出,參照目前國內類似互聯網籌款平臺的運營模式,水滴籌的盈利和變現能力,或體現在利用捐款沉澱資金進行資本運作,將平臺註冊用戶轉化為商業服務對象,例如向他們推銷保險,此外還有來自對用戶數據的深入挖掘轉化,等等。

“但無論是哪種方式,水滴籌都需要獲得越來越多的用戶,才能在這基礎上實現商業轉化。”

群雄逐鹿,水滴下一步棋怎麼走?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濤曾表示,現有的網絡互助計劃經營主體並沒有獲得牌照並納入保險監管或民政管理範疇,部分經營主體的業務模式也存在不可持續性、相關承諾履行和資金安全難以有效保障等一系列的問題。

輿論風口浪尖上的水滴公司,其水滴互助擁有會員8062.5萬人。另百度、360、美團等多家公司先後宣佈進軍網絡互助,螞蟻金服旗下的相互寶成員數已達1億。網絡互助計劃由前些年的創業公司試水階段,邁入互聯網巨頭競爭的時代。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水滴公司怎麼辦?

沈鵬在微博放話,“再管不好,我願把水滴籌交給相關公益組織!”

那沈鵬的“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的商業佈局就會變成“水滴集市+水滴互助+水滴保。”有網友調侃:這個兵法,要看懂太難了。

沈鵬真能放得下,把一個網絡互助公司變成公益組織嗎?沈鵬在文中同時稱,“我本身是一個很堅韌的創業者,相信全體水滴小夥伴只要以更高的標準去自我約束、嚴肅整頓和持續努力改進,一定能攻破難關!”

在一些網友看來,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現今社會人們的愛心再也經不起折騰。必須推動完善網絡個人求助模式的行業自律機制,才能重新贏得更多用戶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