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把22型导弹艇放在两栖舰上,到远海再放出来使用会如何?

香烟飘渺35


22型导弹艇是我国海军序列中比较神秘的一款,采用高速穿浪双船体设计,全艇隐身处理,横截面雷达反射面积非常小。而且,该艇采用从英国罗罗进口的泵喷推进器,最高时速可达50节。武器方面22型导弹艇可以携带8枚鹰击-83反舰导弹,采用可升降的发射装置,平时在船身内,发射时升起。除此之外,还装备有一座AK-630近防系统作为主炮,兼顾近距离的对海和对空防御。22型导弹艇的船电比较寒酸,主要有一座362搜索雷达,一座光电火控系统和一座卫星数据链。



22型导弹艇的排水量只有220吨左右,体量小带来出色机动性和航速的同时,也使其自持力非常差,仅仅能够作为近海防御使用。最初22型导弹艇的出现就是用于配合陆基雷达和岸防部队,对突破了我国海军防御体系的某国航母战斗群进行突袭式攻击。所以这款导弹艇整个设计下来,作战模式就只有一个。岸基雷达发现目标,通过数据链将信息传输至22型导弹艇,然后22型导弹艇向相关海域利用隐身性能高速机动,进入鹰击83导弹射程之后,迅速发射导弹攻击敌方航母。

如果用两栖攻击舰将其拉到海上进行远洋作战会有效果吗?以两栖攻击舰作为母舰进行远洋作战的方式相当于将基地搬到了远海,使22型导弹艇的作战半径中心从原来固定不动的陆地港口变为海上可移动的两栖攻击舰。虽然作战半径在两栖攻击舰的配合下可以有所增加,但是依然无法改变22型导弹艇腿短的现实,它的活动空间依然非常有限。然而,现代海战战场面积非常大,两栖攻击舰也不隶属一线航母打击群,22型导弹艇根本无法脱离两栖攻击舰编队去执行它突袭敌方航母打击群的任务。

不过我觉得,如果将两栖攻击舰改为22型导弹艇母舰,并编入航母打击群,组成一支混合舰队。在战争打响之前,将22型导弹艇放出,配合驱逐舰和护卫舰进行反舰作战还是有点效果的。22型除了自己可怜的一套搜索雷达和光电火控系统之外,还有一套关键的HN-900战术数据链系统。22型导弹艇可以通过这套数据链共享航母编队驱逐舰和护卫舰的雷达数据,然后再配合驱逐舰和护卫舰对敌方航母实施饱和式反舰导弹攻击。


不过,这种攻击模式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一艘原本可以作为舰队核心进行远洋登陆作战的两栖攻击舰改成了一艘用于携带22型导弹艇的导弹快艇母舰。原本两栖攻击舰可以执行指挥,运输,登陆……等等一系列作战任务,但如今却成了快艇母舰,实在是杀鸡用了牛刀,成本非常高昂。
所以说,用两栖攻击舰载着22型导弹艇不如直接在两栖攻击舰上加装一个8联装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但是这种做法又没有必要了,一艘指挥舰,运输舰,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一线反舰作战。所以还是不如把武器集中到原本就用于远洋作战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上。从目前来看,航母打击群由航母,补给舰,驱逐舰,护卫舰和核潜艇组成是作战成本最低,作战效率最高的一种模式。22型导弹艇用两栖攻击舰拉到远洋作战也算是一种新的作战构想,使用两栖舰可能成本过高,但我觉得或许利用战场预置舰携带22型导弹艇进行提前战场部署或许更合适。


赤焰哒哒哒


没什么意义。

首先,22型导弹艇的体积远比你想象的大。

很多人以为22型导弹艇看起来矮矮小小的,应该可以塞到071的坞舱里带着走。

但是,别忘了22型导弹艇采用的是穿浪结构,水线下还有两个独立艇体。

以22型艇12米的艇宽来看,它的高度估计也差不多这个数。看看上图的工人与022大小的对比,再看看071的坞舱,你觉得这个高度够吗?

即便通过折叠桅杆等手段勉强塞进去,别忘了22型艇和726气垫艇不一样,后者可以直接离船,但是22型艇必须要有足够的吃水才可以,除非你想弄个载重能力几百吨的传送带直接扔到海里去。

其次,即便你不计成本,专门弄了个巨大无比的两栖运输舰把22型导弹艇吭哧吭哧扛到大洋上,作用有多大?

022是世纪之交的应急产品,其典型的作战形式是从近岸隐身处蜂拥而出,依靠地形和高速隐蔽接近敌编队,以最快速度发射玩导弹后回撤,其身后有岸基航空兵和其他水面舰艇的掩护,还有近海复杂地形带来的帮助。

而你要把它扔到大洋上,他的高速又有多大用处?50节的航速,我让你跑一个小时,你能跑出个花来?而且22型导弹艇本身不具备全程制导功能,更多的只是起到一个发射平台的作用。此外,还要考虑到发射后的回收、补给、编队掩护等等等等,费那么一大堆事情去扛两艘导弹艇,你还不如直接在两栖舰上装几个鹰击12来得实在。

更何况,你为了搭载022,专门弄一个巨大的两栖运输舰,隐蔽性呢?


深蓝防务


把导弹艇放在两栖舰很有想法的提议,首先科普一下:


022导弹艇(北约代号:红稗级)2004年服役于中国海军,全长42.6米,宽12.2米,吃水1.4米,满载排水量220吨,功率13730匹马力,满载最大航速42节(空载50节)。装备有两套导弹发射装置,每套装有4枚鹰击-83反舰导弹,前甲板装有一门俄制AK-630型30毫米近防炮,甲板正前方还配两具有4单元发射装置,用作发射诱饵弹。

以国内现有的071型船坞登陆舰搭载就显得没有意义了,毕节071型船坞登陆舰满载排水量也才18500吨。如果使用正在建造的075型两栖攻击舰搭载就会很厉害了,
075型两栖攻击舰是我国设计两栖攻击舰,该舰于2012年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展示了2.5万吨的出口型号,自用预计会对标美国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排水量将达到4万吨,拥有巨大的船坞。如果建成将可以搭载7-9艘022型导弹艇,形成海上狼群。想象一下如配合航母、052C、054A等大型驱护舰夺取海上制空权后放出9艘022导弹艇,每艘携带8枚鹰击-83反舰导弹就是72枚导弹,就可以如狼群般扑上去撕碎一切敌人。


军迷WYW


这个想法其实挺好,022目前地位确实很尴尬,放在哪里晒太阳确实浪费了,那么就脑洞大开想象还能干点啥?!

装船坞登陆舰有点浪费了!毕竟022还是不小的,船坞登陆舰也塞不下几艘,另外船坞登陆舰人家还要抢滩头呢!那能带你?


既然022要出海,要陪着两栖舰队玩,那就干脆用半潜船带上他!半潜船个头大,载的多,一个半潜船装4艘022那是靠谱的!

那就给两栖舰队配上2-4艘半潜船,带上8-16艘022!让022负责冲滩时的近岸防空,反火力点,滩头支援,释放掩护烟幕等用途!


022适当改装:

一:630最好换口径再大点的40mm-76mm防空炮,不一定射速多高,但要打的远,能支援滩头部队。




二:加装海红旗10防空导弹,能对滩头敌方武装直升机进行有效压制和自身防御。


三:把c802换成对陆攻击70km的cm501导弹或多功能引信,使022能对滩头,后方支援的装甲集群进行火力打击,按照这个体积,022至少能装18-36枚cm501,考虑混搭和无人机的位置还是18枚cm501+2枚c802+2~4架折叠无人机比较好。

并且多功能或混搭的巡航导弹有一定的区域拒止作用,防止突然出现的敌方海上,地上,固定,移动目标。


这样022就成了两期舰队的保镖和滩头保卫者,作用还是蛮大的!加上他隐身,航速高的特点能迅速到达指定地点,快进快出。

另外022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浅水区可用,利用这个特点,022可以开进敌方内河,对我方部队进行深入掩护,支援。甚至可以研发022专用的无人机,在内河区域对我方战斗人员进行情报支援和空中支援。


知识就是力量啊


这个想法技术上当然可行,不过,不是放在普通两栖舰上,而是放在基地船/半潜船上!而且,技术上能实现,并不表示就有意义!具体如何呢?




基地船是近年来,由美国海军创造的新概念,术语叫做“移动登陆平台”(MLP)。和平时期,美军就把陆战队大量作战装备,甚至登陆舰艇,提前装到一艘大船上,战前直接拉走,多快好省!所以,美军找了些大型"半潜船"干这事。"半潜船"吃水变化可以特别大,可以保存和运输其他船只,甚至可以运输核潜艇,和万吨级驱逐舰,能力特别强大!所以美军将大量机械登陆艇,气垫登陆艇,和其他两栖船只,以半潜船运输,这就形成了"基地船",也就是可以移动的海上基地。



所以,像"基地船"一类的大型半潜船,理论上,当然也可以作为"导弹艇移动基地"。大型半潜船,连核潜艇都能运,运一个大队导弹艇出去,一点都不困难。但这样做意义在哪里?首先得看看这样做的目的。比如我军22型导弹艇,是高度专业化的水面装备。它的唯一用途,就是导弹火力突击,打完就走!至于前沿存在、巡逻警戒等任务,22型导弹艇根本不适合。基地船将导弹艇带到远海,22型导弹艇只能继续担负突击任务。



但是在远海,火力突击任务,有航空母舰就够了,根本不需要22型导弹艇!在近海,我军的导弹艇立足作战体系,战前就能依托大量渔港和小型商港展开,比飞机依托少数几个机场,要方便多了!战时,有岸基雷达体系指示目标,一堆导弹艇可以利用复杂地形,隐蔽接敌,再齐射导弹,火力特别恐怖!但是到了远海,导弹艇以上这些优势都没了,而艇小适航差、速度比飞机慢、自身雷达差等劣势,会暴露的非常充分!这个时候,用航母和舰载机才合适!

所以,半潜基地船带着导弹艇出去,当然没问题,问题在于导弹艇没有用武之地!


军事作家陈曦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的是,这个想法的确很有创意,颇有当年中国海军在初创时期使用小艇在海上打游击“以小博大”的精神。022型导弹艇的速度快、火力强、隐蔽性好,无疑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海上刺客,中国海军一口气建造装备了超过80艘,就是对其综合性能的最佳肯定。不过022型导弹艇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吨位小、航程近、自持力差,只能在近海海域活动,属于典型的防御性舰艇。

于是有人的大脑灵光一闪:把022型导弹艇塞进大船的肚子里面,拉到远海再放出来使用,等作战完毕以后又回收到大船上进行补给保障,岂不是优势互补、两全其美的妙计?更何况这样的运作模式也是有现成案例可循的,比如吨位跟022型导弹艇(满载排水量200多吨)相差无几的726型气垫登陆艇(满载排水量150多吨),就可以配备在两万吨级的071型船坞登陆舰的坞舱里面,而且同时能够塞进四艘。

如果换成吨位更大的两栖攻击舰(我国正在建造的四万吨级的075型两栖攻击舰就是理想的平台),空间就更加富余了,装载数量也会更多,看上去似乎很好很强大。然而很遗憾的是,好的创意并不等于就有好的实用性,反而有可能沦为邯郸学步的败笔,所谓的“022型导弹艇海上母舰方案”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其一,船坞登陆舰、两栖攻击舰配套的气垫登陆艇尽管吨位不小,但是艇体低矮扁平,一方面方便搭载各种车辆物资,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适应坞舱的限高。

022型导弹艇采用的是双体穿浪船型设计,再加上桅杆、雷达等上层建筑和附属设施,整体高度远远超过吨位相当的气垫登陆艇。因此要想把022型导弹艇塞进肚子里面,两万吨级的船坞登陆舰办不到,四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同样很难办到到;如果专门建造十万吨级的大船来适应它,投入这样的精力和成本还不如直接建造正规航母,作战效能和任务弹性还要高得多。

其二,022型导弹艇之所以备受推崇,主要是因为它的隐蔽性好,雷达反射面积小不容易被对手发现,依靠自身感知设备或者数据链获取目标信息,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让对手防不胜防。如果给它配上一艘吨位巨大的母舰,那么所有的隐身努力都会被直接归零。试想一艘十万吨级的庞然大物前出远海,必然成为最醒目的目标,对手只需要盯住并且直接攻击母舰本身,就可以让022型导弹艇无处遁形、束手就擒。

为了保护022型导弹艇的母舰,我方不得不组织数量众多的航空兵、水面舰艇、潜艇来提供全方位的掩护,更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另外022型导弹艇的船型结构也不适合在风大浪高的远海活动,到时候连正常航行都困难,更不要说作战了,简直就是“想要解决一个麻烦,结果制造出了十个更大的麻烦”。总而言之,022型导弹艇是在“飞潜快”的指导思想下近海防御作战的产物,随着中国海军不断走向深海大洋,退居二线是必然归宿,大家就不要再折腾这位它啦。


晨曦谈兵


这个设想貌似可行,实则不仅实战意义不大,而且工程难题难以解决!

目前,军事领域采用母舰、母机搭载机动装备遂行作战的方式,主要有这样几种:

第一,航空母舰搭载作战飞机。这种形式属于“海上作战平台+空中攻防装备”的组合形式,航母主要用作支持保障的海上平台,战斗机是主要的作战力量。

第二,两栖舰船搭载气垫船、装甲车和直升飞机。这种形式属于“海上作战平台+水平登陆装备+垂直登陆装备”的形式,两栖舰船只提供装载平台作用,气垫船、装甲车、直升机主要负责向海岸输送兵力。

第三,大型飞机搭载小飞机。大型飞机挂载小飞机的模式,在德国TB-3、美国B-36等轰炸机上都曾进行过测试,但效果并不如意,因此没有获得进一步发展。不过,现代飞机挂载导弹的模式,实际上与此非常类似,都属于“空中作战平台+空中进攻装备”的形式,飞机属于提供空中作战平台,导弹则是主要的进攻作战力量。

当然,推而广之的话,实际很多装备都是载体+武器的组合,包括潜艇+导弹,装甲车+火炮,多轴轮式车+远程导弹,等等诸如此类的方式,都是借助载体平台“腿长、肚大”的优势,加上搭载武器“灵活、高效”的优势,从而实现了作战效能更强、作战适应性更广的效果。

言至于此,我们再来看看题目说到的“两栖舰+022导弹艇”的组合会有什么效果。

022型导弹艇采用高速穿浪式艇型,排水量约220吨,最高时速50节,航程约200海里。该艇采用隐身化设计,装有HN-900数据链系统,携带8枚鹰击82反舰导弹,通常用于近海对敌舰发起集群式突袭。

假设两栖舰携载022艇进入大洋后发现敌情,立即释放022准备作战,022下水后组成小规模编组,采取通信静默的方式快速接近敌方,在并在距敌260公里处通过数据链装订敌舰数据,并发射数十枚导弹,随后立即返航。

这种作战方式好像利用了022艇体积小、隐身好、突防快、火力强的优势,但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

首先,022只有大约200海里的航程,前出两栖舰最多只有100海里,也就是180公里,延长出来的这点距离,对于海上强国的远洋编队,尤其是航母编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一方面,航母编队的海上防御圈至少600公里以上,两栖舰根本没有释放022的机会;另一方面,即便022有较好的隐身能力,但其母舰编队仍然是非常显眼的海上大型目标,在敌方太空、海上、空中预警侦查体系之下,仍将无法遁形。

其次,022进出船舱较为困难。两栖舰虽然体量不小,但用于搭载船艇的坞仓容积有限,通常搭载气垫船和小型登陆艇,特别是气垫船可通过垫升离开水面,能够方便的进出坞仓。相比726气垫船,022的外形尺寸大了很多。726艇长宽分别为30米、16米,估计艇高5米;022艇长宽分别为42米、12米,艇高估计会达到10~12米。当前世界各国的两栖舰坞仓,都无法装载022导弹艇,除非进行改造以降低022船高,或者加大坞仓高度,这两种方式都无异于重新设计建造,不仅工程代价很大,而且很难保证最终效果。

最后,022艇采用双体穿浪艇型,尽管获得了高航速,但其艇型和吨位难以适应大洋上的浪涌,这一点就大大降低了其远海实战价值。

综上,两栖舰搭载022艇(或者缩小的022艇)执行突袭作战的价值不大,不如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幅增加反舰导弹射程。中国鹰击18A双速制导弹射程560公里,相比鹰击82多出来300公里,这就好比延长的手臂,比022艇的180公里更长,当然突袭效果就会更好。

二是为726型气垫船装备远程导弹。726型艇的航程大约320公里,与022基本相当,但航速高达80节,比022要快得多;而且726的外形更加小巧,可以搭载更多数量。因此,可以设计模块化导弹系统,每个模块4枚鹰击18A导弹,一艘726艇装载两个模块,在执行对舰任务时,一艘两栖舰就能投放4艘726艇,三艘两栖舰就能部署12艘726气垫船,在距离目标500公里处,可同时发射96枚导弹进行饱和攻击。这个火力,就算美国福特级航母编队,也绝对难以应付!


军备解码


不行腿短自卫能力差的弱点更加暴露

虽然两栖攻击舰本身具备可以搭载022的能力,但是实际上两栖攻击舰+022的组合还不如直接使用护航编队的反舰导弹来的更简单更快捷。

022是一种利用自身隐身能力接近敌方军舰,然后突然发起进行进行“狼群”战术的一种军舰,它本身具备雷达反射面积小吨位小的优点,但是缺点是一贯的明显非常弱鸡的防空能力非常弱鸡的续航力,也就是说022持续作战能力太差用不了多久就要补一次油,而且在没有防空系统的掩护下022面对具备海上巡逻能力的对手生存力太差,只有一门AK630近防武器系统在中国近海有航空兵和防空导弹掩护,在远海那就没有这种程度的掩护了。

远海作战的情况下022由于只能执行反舰任务用途太单一,所以携带在两栖攻击舰上基本上没有什么用,依靠护航舰队的反舰导弹已经足够实施反舰作战,带022导弹艇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战力增加反而增加后勤的工作量。



李晓伟


用两栖攻击舰把022运输到远海战时区域,然后把022放出来进行快速机动布防,或者向我军登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阻止敌人其它支援登陆舰艇靠近岛屿,配合其它大型舰支进行立体式作战(两栖登陆战),而不是让022出去和敌人单挑进行的大型海战。这玩意只在我国且只在特定时期有作用。配合海上民兵的渔船,在南海一次出动几百上千艘500~1000吨级,借助密布的岛礁为跳板,可以将敌舰队逼出海上国境线,毕竟一枚空对舰导弹的价格比渔船要贵好多,不可能把几百上千条渔船都击沉。

022 不能放上两木西舰。 首先是自身的改进没完成,喷水出入口。其次是没必要! 若要达成南海应用,则其必备的是中大型补充后勤平台。就是战时补充基地的全功能,包括检修,补油弹,补给食物水。所以理想的是浮岛平台,平时吊起架空式的备用维护。战时放下即战!可强力控制二百海里方园的海域!经剂合理!022再快也没飞机快,现在反舰手段更多更强应该用不上了。022现在最佳用途,要么看家护院巡查,或者消耗霉菌自由航行,要么改造成频海战斗型的海上战车,具备支援登陆作战的火力支援、防空、快速运输的功能。

我觉得目前海军缺乏一种“捣蛋 添堵 摩擦舰”。056小动物在我们这打杂,在周边国家很多都是主力舰。022很适合“捣蛋”“添堵”“摩擦”的角色。试想一下,4艘022海警船出现在钓鱼岛是啥感觉,海自也好海保也好得累死。特没谱派来的伯克100米范围就跟几艘022并且雷达都打开,伯克得跑费掉。22型导弹艇服役时间不算长,这么年轻就封存实在可惜。可否专门建造几艘导弹艇母舰加强一下舰上的远程放空和雷达探测能力。一艘母舰带上四艘导弹艇。这样就可以去远海作战了,前提是导弹艇的高度还要适当降低。导弹艇可以在母舰的一百公里出活动,舰上的远程放空导弹可以提供对空防护。

两栖攻击舰是立体抢滩登陆作战,必要时兼顾舰队反潜和航空兵对陆打击的任务,跟导弹艇分工不一样,隐形导弹艇是黄水海军的近岸防卫,兼顾反中大型舰艇的任务,搞大型两栖舰搭载导弹艇还不如多造056和054a的驱护舰,搞中远洋制海防空,分工不一样浪费金钱,而且075,071设计的时候就没安排要求搭载022艇,估计是放不下的。在驱逐舰带直升机面前,022无疑就像靶子一样。这只是我国当年海军实力不强的时候,拿出来过渡的无奈之举。主要对付的不是美军,而是弯弯。现在和以前不能同日而语了,海军实力大增。022也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封存022是因为有更好的替代装备可用了,新型的隐身无人艇不但航程远,而且高航速隐身,各项性能指标有的比022还好,而且还无人驾驶,只是蛋蛋少点而已,效费比高多了,还没有后顾之忧,封存是它最好的归宿,当然能出口给最需要的盟友国家就再好不过了,我们不要了可朋友会当宝贝看的,既处理了鸡肋装备又赚了外快,还帮助了好朋友一举三得是我肯定会做的。当然022上有些先进技术和理念还是可以再移植拓展的,比如老美就有一型高速隐身的运输舰,我国海岸线很长,岛屿众多,利用储备的技术打造一款同类型的运输舰或者其他某种船舰还是可行的。


历史深度揭秘


理论上可行,但是没有意义,海军的作战体系中各种舰机都是有明确任务和活动范围的。不管是两栖船坞登陆舰还是22艇进入远海作为攻击单位都已经离开了他的本职任务,注定不适合。所以虽然这个办法从理论上可行,但是理论和实际效果是有区别的。

很多朋友把22的问题仅仅局限在航程上,认为用两栖船坞登陆舰将22艇送到远海就等于大大提高22艇的作战范围。抛开071的坞舱是不是真的能容纳22艇,这个办法确实是让22艇有机会出现在远海。但是22艇的问题仅仅是航程短吗?所以我们要从整个作战体系去分析22艇远海作战的可能性

1.22艇的作战严重依赖情报和数据支持。

虽然22艇以250吨的小排水量搭载8枚YJ-83反舰导弹,但是导弹需要目标数据,也需要对导弹进行制导。但是从22艇本身的配置上看,他所搭载的除了基本的航海雷达和对空/平面搜索雷达之外只有光电火控仪以及被动雷达接收器,并没有配备专业的火控雷达。所以22艇在实际作战中还是比较被动的……主要通过HN-900战术数据链接收其他舰艇、地面以及其他飞机传输的目标信息。这样的话就等于22艇本身实际不怎么具备独立作战能力,几乎完全依托接收到情报和信息作为攻击支持,所以离开了海空作战体系的22艇在作战能力方面要大幅度削弱。

2.22艇的活动范围还是太近

虽然071可以把022送的远一些,但22艇本身的航程有只有不到400公里,所以从根本上22艇航程近的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下图是一张美国航空母舰打击群的典型编队和打击方式,可以看到舰载机的辐射范围是超过400公里的。以美国F/A-18E“超级大黄蜂”为例,他在常规对地打击(2-3个1817公升副油箱、4枚 1000 lb mk-83 低阻炸弹、2枚响尾蛇导弹、1个 AAR-55 前视红外导航吊舱、个 AAS-46 目标指示吊舱)作战半径可以达到900公里。这样其实航空母舰的活动和打击范围远远高于22艇导弹艇的400公里。

3.船坞登陆舰有本身的局限性

船坞登陆舰是两栖作战编队的核心,虽然他的承载量很大但是普遍航速不高(071为20节),如果作为攻击编队核心来使用那么融入不到航空母舰战斗群当中。况且使用船坞登陆舰+22艇的方式还需要额外的护航编队进行护航,与其这样不如直接使用航空母舰打击群实施攻击。没有护航编队,071和22艇的防空火力都只是射程只有几公里的近防炮,没有中远程防空火力的支持就是“活靶子”

船坞登陆舰运载22艇的这种攻击模式没有足够的数据链支持、打击范围没有航空母舰远、生存能力较低。况且22艇作为只有250吨的艇进入远海在恶劣海况下航行能力也无法跟千吨级作战平台相比,在恶劣气象能不能顺利进入发射阵位都成问题。这种理论上可行的问题不代表实施起来就真的是最合适选择。所以不管是船坞登陆舰也好还是22艇也好都还是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船坞登陆舰就用来登陆作战、22艇就守卫好近海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