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再读,千古流传下来的道统《心法》,读一次身心蜕变一次!

再读,千古流传下来的道统《心法》,读一次身心蜕变一次!
再读,千古流传下来的道统《心法》,读一次身心蜕变一次!

导读:文化皆有其一脉相承之处,中华文化也不例外。儒家文化常有道统的观念,其中核心部分当属“心传”,即以心悟道、一脉相承之心法。

再读,千古流传下来的道统《心法》,读一次身心蜕变一次!

中国流传的道统文化,就是这十六字心传……这个道统路线,与世界其他各国民族文化,是不同的。

中国道统,是人道与形而上的天道合一,叫做天人合一,是入世与出世的合一,政教的合一,不能分开。

出世是内圣之道,入世是外用,能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具体的事功贡献于社会人类,这就是圣人之用。

现在我们讨论《孟子》最后一章《尽心》,这是孟子整个学术思想的中心,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孔孟心传,是构成中国文化中心思想之一。

这一贯的中心思想,绝对是中国的,是远从五千年前,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没有丝毫外来的学说思想成份。

再读,千古流传下来的道统《心法》,读一次身心蜕变一次!

所以后世特别提出,中国圣人之道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心传。

历史上有根据的记载,是在《尚书·大禹谟》上,其中有舜传给大禹的十六个字: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在一两千年之后,到了唐宋的阶段,就有所谓的“传心法要”;

这是佛学进入中国之前的一千多年,儒道两家还没有分开时的思想。

当时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是因为得道;那时所谓道的中心,就是“心法”。……

“人心惟危”的“惟”字,在这里是一个介词,它的作用,只是把“人心”与“危”上下两个词连接起来,而本身这个惟字,并不含其他意义。

例如我们平时说话:“青的嗯……山脉”,这个拖长的“嗯……”并不具意义。

至于下面的“危”字,是“危险”的意思,也有“正”的意思,如常说的“正襟危坐”的“危”,意思就是端正。

而危险与端正,看起来好像相反,其实是一样的,端端正正地站在高处,是相当危险的。……

《尚书》里说“人心惟危”,就是说人的心思变化多端,往往恶念多于善念,非常可怕。

那么如何把恶念变成善念,把邪念转成正念,把坏的念头转成好的念头呢?怎么样使“人心”变成“道心”呢?

再读,千古流传下来的道统《心法》,读一次身心蜕变一次!

这一步学问的功夫是很微妙的,一般人很难自我反省观察清楚。

如果能够观察清楚,就是圣贤学问之道,也就是真正够得上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所以道家称这种人为真人。

《庄子》里经常用到真人这个名词;换言之,未得道的人,只是一个人的空架子而已。

人心转过来就是“道心”。“道心”又是什么样子呢?“道心惟微”,微妙得很,看不见,摸不着,无形象,在在处处都是。

舜传给大禹修养道心的方法,就是“惟精惟一”,只有专精。

尧舜所说的这个心法,一直流传下来,但并不像现在人说的要打坐;或佛家说修戒、定、慧,以及道家说炼气、炼丹修道那个样子。

什么叫做“惟精惟一”?发挥起来就够多了。

古人为了解释这几个字,就有十几万字的一本著作。

简单说来,就是专一,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或“一心不乱”,乃至所说的戒、定、慧。这些都是专一来的,也都是修养的基本功夫。

再读,千古流传下来的道统《心法》,读一次身心蜕变一次!

后来道家常用“精一”两个字,不带宗教的色彩。

“精”、“一”就是修道的境界,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这种“人心”,转化为“道心”;达到了精一的极点时,就可以体会到“道心”是什么,也就是天人合一之道。

而这个“天”,是指形而上的本体与形而下的万有本能。

得了道以后,不能没有“用”。倘使得了道,只是两腿一盘,坐在那里打坐,纹风不动,那就是“惟坐惟腿”了。

所以得道以后,还要起用,能够作人做事,而在作人做事上,就要“允执厥中”,取其中道。

怎么样才算是“中道”呢?就是不着空不着有。

这是一个大问题,在这里无法详细说明,只能做一个初步的简略介绍。

中国流传的道统文化,就是这十六字心传,尧传给舜,舜传给禹。

后世所说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直到孔子的学生曾子、孔子的孙子子思,再到孟子,都是走这个道统的路线。

以后讲思想学说,也都是这一方面。但不要忘记,这个道统路线,与世界其他各国民族文化,是不同的。

再读,千古流传下来的道统《心法》,读一次身心蜕变一次!

中国道统,是人道与形而上的天道合一,叫做天人合一,是入世与出世的合一,政教的合一,不能分开。

出世是内圣之道,入世是外用,能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具体的事功贡献于社会人类,这就是圣人之用。

所以上古的圣人伏羲、神农、黄帝,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祖,他们一路下来,都是走的“内圣外王”之道。

——本章源自:南怀瑾先生《孟子与尽心篇》

再读,千古流传下来的道统《心法》,读一次身心蜕变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