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四岁的宝宝经常看着妈妈因为作业训姐姐,心里会怎么想?

红石榴ar


第一,孩子是你越吼,她越还怕 越不去思考,到最后适得其反。尽量用其他方式去引导孩子学习。

第二,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尽量和小的分开,四岁的孩子应该也会看书了 画画这些,可以分开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你家的川妹妹


肯定是有影响的。四岁宝宝已经能够独立的察言观色,在你教育姐姐,吼姐姐的时候,她的内心肯定和姐姐一样是恐惧不安的。也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阴影。

所以能分开教育尽量回避一下。

记得一邻居家六岁宝宝写的作文,当时他看到另外一家爸爸在教育孩子的现场,回家就写了这样非常有感触的作文。

所以作为我们大人,千万忍字当头,理性,理性,理性……



龙凤妈育儿


这种问题我家里也常出现,我在想小朋友会不会有心理阴影哈?有时我训完大的发现小的特别乖,我觉得这种不是什么好的现象她看到我们暴跳如雷加有时的棍棒伺候她会怕心理有一种惧怕的顺从反而不好,所以做为家长还是得理智一点耐心引导大家都好。


S萱麻麻


家有一儿,近6岁,作为娃爸,亲身来谈谈你说的这个问题。

我认为,4岁的孩子是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对外界的,特别是来源于父母的训斥和教育是有一定的感知力,或多或少都会有排斥。

因此,如果经常当着四岁的宝宝训斥姐姐,那对宝宝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因为孩子还小,他更多的是直接接受外界的语言指令,无法去分辨这一指令的真实目的,他只会通过对语速快慢,表情上是面露狰狞还是和颜悦色有所区分,所以他对训姐姐的过程只会感觉到压力和恐惧,久而久之,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在会形成一种潜意识,姐姐坐在台灯前伏案而坐,就有可能会受到父母激烈的言辞训斥!就会害怕,焦虑,甚至会随着姐姐哭而哭!因此,他可能就会排斥这种场景出现在自己身上,从潜意识里不愿意坐在那。

孩子的教育让所有的家长为之焦虑,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次训斥就能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在面对孩子犯的错,出的问题时,作为家长,要控制好情绪,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训斥了事。特别是家里还有更小的孩子时,更要注意言语。因为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先具备的,你在训斥老大的时候势必会对老二的情绪和身心造成影响。

最好的办法我认为是在老二心里建立老大的形象,作为孩子追赶的目标,对老大方面,要让他做好老二的表率,确立巩固自己的形象,以此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扛麻袋的青蛙


会的,妈妈经常吵姐姐,悦悦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可以引导一下,让悦悦的变得更聪明一些。

如:妈妈为什么吵姐姐?姐姐错在哪里?悦悦怎么做才能不被妈妈吵?

我小时候,爸爸老吵姐姐,说姐姐笨。我是这样想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姐姐不会?我如何才能不让爸爸像训姐姐那样训我?我也试着自己去解答那些题,不犯姐姐犯的错。有趣的是:因为姐姐比我大,在姐姐学习某些知识点的时候,为了将来不被爸爸吵,我也在学习那些内容。所以,等到了我该学习这些知识点的时候,比同学多了一些积累,我就成了学习好的那个人。

就比如姐姐小时候背一首七言绝句,声音洪亮,心不在焉,我记下了姐姐背的诗句,当姐姐接不下去的时候,我接下去了。并且完整的背出了那首诗。


心理咨询师胡晓燕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样的场景在我身边经常发生,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4岁的孩子正处于大脑发育和认知初步形成阶段,父母和周边人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的刻在他们的脑海里,成为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模板。对儿童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会伴随他们一生而难以改变。

人们常说看孩子的行为,知其父母。虽有偏颇,但八九不离十。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父母才是孩子一生不可替代的老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每个父母的心愿。但每个父母都必须明白,要想让子女成龙成凤,首先你自己必须是条龙,是只凤。即便自己没那个能耐,在孩子面前,你装也得装出龙凤的样子来。

不要只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多聪明多能耐。去看看那些孩子的父母所作所为,就会明白教育孩子该怎样做。


宁远智慧


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大姑姐训骂上大班的儿子,她两岁的女儿在旁边看完一哆嗦转脸就吓跑出去了。


CatsayerZ


首先,因作业训姐姐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教育方式。现在的训斥,将来只会引发孩子的叛逆,你越是让孩子怎么样,孩子偏不这样。

原本如果通过正确的引导,孩子能把学习搞好,一训斥反而迷糊,不知所措了。

会对小宝宝造成的影响是,他会把学习和妈妈的训斥划等号,他还分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但是就知道是为学习这个事,他也就会开始不喜欢学习这个事了。


玖瑾教育咨询


杀鸡儆猴,但也未必就能吓得住猴。

训姐姐做作业,可能与此相类。

宝宝以后可能会好好学习,认真做作业;也可能视学习为畏途,恐怖做作业,激起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


楠杉槲


儿时记忆都会形成自己的潜意识,或者快乐或者痛苦。所谓性格遗传,就是父母把自己的痛苦、恐惧通过抚养孩子的行为和习惯,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下一代。每一代人的客观生存环境会不同,但是主观意识却通过潜意识代代相传!小宝宝最终会活成父母害怕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