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儿子当大官,母亲马上给他准备墓地,说:你会有报应,后句句应验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酷吏,然而他们都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刑罚需求,是因为统治者有对酷吏的需求,才导致酷吏的产生。

西汉的严阎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以冷血出名的官员,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里,从小受尽冷眼,这造成他性格异常残忍冷漠。

长大后他担任律法方面的工作,受到上司赏识,这个人不讲情面只讲法理,性格刚正不阿得罪了很多人,比如权臣霍光。

霍光当时掌握朝廷大权,强行废了刘贺的地位改立刘询,新帝登基不久,严阎年就弹劾霍光,说他擅自废立皇帝违反了律法。

儿子当大官,母亲马上给他准备墓地,说:你会有报应,后句句应验

汉宣帝看他这么刚烈,就将这件事交给他,他也因为弹劾霍光而声名大振。

严阎年这人同情穷人,痛恨高官权贵、尤其痛恨皇亲国戚,他在地方当官的时候,对手下家境不好的官吏加以提拔,如果贫穷人触犯法律,他会动用一切资源为他开脱罪名,不过如果富豪触犯法律,他会不惜一切代价为他定罪。

所以你要说这人刚正不阿也不对,他有时候不是秉公办案,而是有偏袒的,因为他出身穷苦,所以偏袒穷人。

严阎年熟悉律法,如果他想给一个人脱罪,可以做到不露痕迹,加上文书上的修饰,外行人根本看不出办案有什么猫腻。

儿子当大官,母亲马上给他准备墓地,说:你会有报应,后句句应验

而严阎年对黑道势力又颇为打压,搞得恶势力在当地无法生存下去。

后来严阎年被调到河南成了河南郡的太守,因为他办案过于严苛,经常成批的杀人,搞得当地居民人心惶惶,尤其是家里有点小钱的,十分害怕严阎年找茬惩办他们。

不过严阎年对豪强的杀戮、对百姓的扶持,倒是让河南郡成了当时首屈一指的民间经济繁荣的地区。

儿子当大官,母亲马上给他准备墓地,说:你会有报应,后句句应验

严阎年的好友张敞担任京兆,平时跟严阎年很好,他的治理也非常严苛,但他不像严阎年一样滥杀无辜,还释放一些囚徒。他对严阎年说让他减少杀戮,放松刑罚。严阎年说:“河南郡是天下咽喉之地,是东周故地…杂草众多怎么能不铲除?”

这话里还带着自夸的意思,难怪他被人称为“严屠夫”。

儿子当大官,母亲马上给他准备墓地,说:你会有报应,后句句应验

严阎年是个孝子,他做了大官后总想好好赡养母亲,而他的母亲也因为想念儿子赶赴到河南府看他,他的母亲是一个非常贤惠、教育儿子非常严格的母亲,被街坊邻居赞叹,说她教子有方,说她是“严母”。

她的五个儿子都做了大官,每年俸禄有好几万石,她唯一不放心的就是严阎年,听说他杀伐过重。

严母赶到河南城外,刚好看见严阎年正在大批斩杀囚犯,这种血腥场面她第一次看到,十分震惊,她跑到城外一家驿站居住,不愿再进城。

严阎年听到母亲到访,急得赶紧去找她,到旅店门口严母却闭门不见,严阎年急得在外面磕头磕了数个时辰,母亲才开门。

儿子当大官,母亲马上给他准备墓地,说:你会有报应,后句句应验

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回家乡给你准备墓地,好减轻你的罪过,你杀戮太重。”说完仰天叹息。

严阎年再三解释自己是秉公办案,绝无徇私,严母这才说:“让你在河南郡这么重要的地方看守,足以见皇上对你的信任,你没有实施仁爱教化百姓,却整日滥杀无辜,你对得起谁?”

严阎年痛哭流涕,不断说自己一定要悔改,不会让母亲失望。

母亲流着泪说:“你这样的人,早晚会有报应,我去给你准备墓地,恳求上天原谅你的罪行。”

儿子当大官,母亲马上给他准备墓地,说:你会有报应,后句句应验

严母走后,严阎年并没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一年之后严阎年果然因为得罪人被皇帝处死,他母亲的话应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