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叶类蔬菜什么时候种可以避过春化期?

用户742140545346


我国栽培的叶类蔬菜种类多,资源丰富。主要有芹菜、生菜、菠菜、茼蒿、油麦菜、芫荽、蕹菜、苋菜、落葵、苦苣、紫背天葵、藜蒿、荠菜、马齿苋等。还有从国外引进的西洋芹菜、荷兰芹、鸭儿芹、叶用莴苣等,由野菜转为人工栽培的荠菜、蒌蒿、马齿苋、蒲公英等共计13科50多种作物。

根据其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叶类蔬菜又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要求冷凉气候,较耐寒,但不耐炎热,如莴苣、芹菜、菠菜、茼蒿、芫荽、荠菜等,生长适温为15到20℃,能耐短期的霜冻,其中以菠菜耐寒力最强,这些蔬菜在冷凉条件下栽培产量高、品质好,在高温条件下品质降低或难以正常生长。另一类是喜温暖而不耐寒,如苋菜、蕹菜、落葵等,生长适温为25到30℃或更高一些,10℃以下停止生长,不耐霜冻,遇霜即枯死。

华北地区喜冷凉的叶类蔬菜主要作秋冬栽培或越冬栽培,也可作早春栽培,而喜温暖的类叶蔬菜则以春夏栽培或越夏栽培为主,也可作夏秋栽培。冬春季(11月至翌年3月)气温低、气候寒冷,喜温不耐寒的类叶蔬菜无法在露地生产,夏季(6到8月)又炎热多雨,使大多数绿叶蔬菜,尤其是喜冷凉而不耐热的绿叶蔬菜不能正常生长。因此蔬菜生产基地必须配套一定比例的温室和大棚在冬春季可以进行喜温不耐寒的绿叶蔬菜的春季提前、秋季延后或越冬栽培,在炎热夏季可以进行喜冷凉而不耐热的绿叶蔬菜的遮阳、降温、避雨栽培,从而实现蔬菜基地大多数绿叶菜的周年生产,均衡供应。此外利用大棚覆盖防虫网也能较好地防治绿叶蔬菜的害虫为害1、苗期(3-5片叶)

在这个时期,叶菜除了需要大量的氮之外,还有些营养元素必不可少!

磷——磷是促根壮苗的重要元素,缺磷植株矮小,直接减产;

钙——增加叶片厚度和茎杆结实度 ,提高抗病力,减少烂叶现象。缺钙叶片容易皱缩畸形,甘蓝类干烧心严重;

镁和微量元素——促进叶片青绿,光合作用强,黄叶大大减少,商品菜比例高;

常见问题:根系差,苗弱,易死苗,成活率低。

防治措施:注重养根,定植后5-7天,冲施藻生根(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喷施叶面肥,促进缓苗、生根,培育壮苗,减少病害侵染,提高成活率。

2、生长中后期

叶菜类生长迅速,种植密度大,很多人通过施高氮肥料来促进长势,但偏施氮肥,导致枝叶旺长,根系发育差,难以持续供给叶菜所需的营养,导致容易早衰,采摘期短,产量低,并且叶片薄弱,抗病能力弱,病害发生多。

大多数叶菜属于浅根系,对土壤速效养分敏感,一旦养分供应不足,则生长缓慢,叶片发黄。因此在施肥时,除了氮肥还要着重补充磷钾肥、钙、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补磷,促进根系发达,新叶萌发,长势快;补钙,白根多,吸肥能力强,叶片肥厚,减少病害,增加产量;补钾,提高产量与品质;补锌硼,预防黄叶、畸形。

常见问题:植株矮小,长势差,黄叶、易早衰,产量低。

防治措施:蹲苗壮苗、适当控旺,促进根系下扎,可使用唑类药剂配上磷酸二氢钾;注重养根,防止早衰,可冲施金源钾(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提供中微量元素、有机质,最重要的是提供黄腐酸钾,促进叶菜养根、保叶、保茎,还能抗早衰,提高产量。





农民可乐乐


大部分叶类蔬菜要想结种子,就必须要经过春化。以大白菜为例,过去都是用秋天收获的保存下来,到开春栽上以获得种子。现在我们村里给种子公司订单育种,是年前在保温棚里育苗,开春移栽在大田里,这样也是经过春化的才能抽苔开花结籽。

种植蔬菜,要想避开春化期,就必须按节气稍微晚点再种,各地的气候条件不一样,在我们北方这边,一直有不过清明不种菜的习惯,都是过了清明节再种,大部分叶类蔬菜就不会抽苔了。


我从山中来570328


大多数叶类蔬菜都是绿体春化,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些蔬菜要想开花,必须在幼苗期经历一定时期的冷积温,促使植株完成花芽的分化。在生产上,如果不是制种,而是从事商品生产,春化是有害无益的,一般叶类蔬菜,抽苔后商品价值大幅度下降,或失去商品价值。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让植株无法获得完成春化的冷积温,具体做法是通过延迟或提前栽培,在相对高温期种植,二是采用耐春化的品种,现在科研单位和种业公司培育了一系列的品种,其中耐抽苔的叶类蔬菜品种有很多,农户可根据市场需求和自己的生产计划,有针对性去选择。


黑哥迟万胜


2018-03-30

叶菜类蔬菜是指以植物肥嫩的叶片和叶柄作为食用部位的蔬菜。常见的叶菜类蔬菜有:芹菜、卷心菜 、白菜、青菜、紫甘蓝等;具体介绍如下:

1.芹菜属伞形科植物。有水芹、旱芹、西芹三种。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钙、磷、铁、钠等。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有镇静安神、利尿消肿、平肝降压、清热解毒等功效;

2.卷心菜 (cabbage),学名结球甘蓝,结球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植物,为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的变种。又名卷心菜、洋白菜、疙瘩白、包菜、圆白菜、包心菜、莲花白等。有绿色、白色、红色等不同颜色,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叶酸和钾,烹制后的卷心菜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和叶酸。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防治高血压、增强骨质等作用。

3.白菜(Brassica rapa pekinensis,异名Brassica campestris pekinensis或Brassica pekinensis)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大叶,花淡黄色,原产于中国。又称“结球白菜”、“包心白菜”、“黄芽白”、“胶菜”等。其品种繁多,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营养丰富,含丰富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4.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var chinensis),又名小白菜、油菜、小油菜。是我国最普遍蔬菜之一。

5.紫甘蓝:又称红甘蓝、紫洋白菜或紫茴子白,俗称紫包菜,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结球甘蓝中的一个类型。由于外叶和叶球呈紫红色,故称为紫甘蓝,也叫紫圆白菜。营养丰富,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U和较多的维生素E和B族。


魏大磊生活录


题主是想问怎么延迟春化,错开播种或结果季节吧?目前主要是以下三种常用的方法,希望能帮到您。

一、温度处理

1.提高温度

促进开花。大多数花卉在冬季由于气温变低,生长缓慢,开花较迟。如果在温室内给这些花卉加温,就能加快形成花芽开花,对于这类植物,提高温度后,就能提前开花。如牡丹经加温后30-35天即可开花;垂丝海棠只需10-15天就可开花。

2.降低温度

延长休眠期,推迟开花。在早春气温上升之前,将耐寒性强的花木放入冷室,使其继续休眠而推迟开花,冷室应保持1℃-3℃,每天以弱光照射几个小时。按预定的开花期,提前取出,放于避风、避日、凉爽的地方,细心养护,使之萌发生长,然后进行正常管理,则可开花。

降低温度,以减缓生长、延迟开花。将含苞待放或初开的花卉,移入2℃-5℃的低温之室,则可延缓开花和延长开花时间。如菊花、天竺葵、八仙花、瓜叶菊、唐菖蒲、月季、水仙等。

降温避暑,使不耐高温的花卉开花。仙客来、倒挂金钟等在高温季节有开花不良或休眠现象,如能在7—9月前降低温度,则可使它们不停的开花。

用低温处理种子或幼苗,使之通过春化阶段,改秋播为春播,改变花期,某些两年生花卉适用于此法,处理温度为0-5℃。

二、光照处理

有些花卉有明显的长日照或短日照习性,我们可以在某些植物的非开花季节,按照花卉开花所需要的光照长度,人为地给予处理,就能使之在原来不开花的季节开出花来。

1.短日照处理。在长日照季节,用黑布、黑纸等把短日照植物罩上,每天遮暗一定时数,即能促进开花。

2. 长日照处理。在短日照季节,用电灯补充照明,创造出长日照的环境,可以催进长日照植物的开花。此外,长日照条件还可用于阻止短日照植物开花。

3.光暗颠倒,改变夜间开花习性。县花一般均于夜间开花,不便欣赏。如果在花蕾长出2厘米-3厘米时,白天遮去阳光,晚上用灯光照明,则可使其在白天开花,并可延长开花时间。

三、化学药剂处理

利用对植物生长与休眠有刺激作用的药剂处理花卉,可以提前或抑制开花,改变花期。常用的药剂有乙醚、一氯乙醇、赤霉素、萘乙酸、2-4D、秋水仙素等,在这些药剂中,以激素类用得较多。


贰零贰零样样好


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中以温度最敏感,各种蔬菜都有其生长发育的温度三基点:即最低温、最适温和最高温。生产上应将各种蔬菜产品器官形成安排在当地气候最适宜的月份内,以达高产优质的目的。

一、蔬菜对温度要求的分类

根据各种蔬菜对温度条件的不同要求及能耐受的温度,可将蔬菜植物分为五类,这是安排蔬菜栽培季节的重要依据。

1、耐寒的多年生宿根蔬菜:包括韭菜、黄花菜、石刁柏等。在生长季节,地上部能耐高温、冬季地上部枯死,以地下宿根(茎)越冬,能耐-10℃的低温。

2、耐寒的蔬菜:包括菠菜、芫荽、大葱、洋葱、大蒜等,在15~20℃生长最好,能耐-1~-2℃低温。

3、半耐寒的蔬菜:包括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胡萝卜、包菜、豌豆、蚕豆等,在17~20℃生长最好,能耐短期的-1~-3℃的低温。

4、喜温的蔬菜:包括黄瓜、番茄、辣椒、菜豆、茄子等,生长适温20~30℃,不耐霜冻,15℃以下易引起落花,35℃以上生长和结实不良。

5、耐热的蔬菜:包括冬瓜、南瓜、西瓜、豇豆、刀豆、苋菜、空心菜等,30℃左右生长较好,35~40℃仍能正常生长、结实。

喜温与耐热蔬菜欲在冬季栽培,必须采用大棚等保护地栽培,耐寒或半耐寒蔬菜要求在夏季及早秋栽培,要采用遮阳覆盖措施或高山反季节栽培。

二、温周期与蔬菜生产

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对日夜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称为蔬菜温周期。蔬菜作物在白天要求较高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而较低的夜温可减少贮藏物质的消耗,并有利于同化产物的运输与贮藏。

日夜温差有一定的范围,夜温不能过低,因蔬菜作物在夜间仍进行生长,不断地吸收水分和营养。因此要注意保护地栽培的日夜温度管理,在光照充足的睛天,日夜温差要大些,而阴天日夜温差应小些。

温周期对于指导蔬菜栽培有重要意义,如在确定播种季节时把产品器官的形成时间安排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时期,以利于养分的积累,促进产品器官膨大。又如育苗时通过不同时期日温和夜温管理,采取促进和控制幼苗生长,培育壮苗。在保护地栽培时,常根据天气阴晴,把昼温和夜温分几段进行调控,如晴天的昼温比阴天的高2~5℃,晴天的夜温比阴天的高1~4℃,午后的温度比午前温度低2~5℃,日落后3~4小时温度较高,以利养分运转,其后温度继续下降,使养分消耗维持最低限度。

三、土温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在一定的范围内,土壤温度增高,生长加快。各类蔬菜根系吸收的最适温度不同,喜温性蔬菜根系生长要求较高的土壤温度,根系伸长与穿透土壤的适宜温度为18~20℃,黄瓜和甜椒的根系对低温很敏感。

蔬菜生产上冬春宜控制浇水,以防降低地温,影响根系生长和吸收。通过中耕松土或覆盖地膜等措施提高地温和保墒。冬春无土栽培喜温蔬菜往往由于水温过低而生长不良,因此提高营养液的温度不容忽视。土温太高也影响生长,土温超过25℃时根系吸收能力也减弱,土温30~35℃以上时根系生长受抑,容易感病,引起植株早衰。夏季采用小水勤浇,培土和畦面覆盖办法降低地温,保护根系。此外在生长旺盛的夏季中午不可突然浇水,使根际温度骤然下降而使植株萎蔫,甚至死亡。

四、高温、低温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危害

(一)高温危害

1、高温伴随强光,引起植株失水萎蔫,影响生长,若水分跟不上可能造成植株死亡。

2、高温影响花粉活力,导致茄果类、豆类蔬菜落花、降低座果率,畸形果增多。

3、高温强光易使番茄、西瓜、冬瓜、辣椒果实灼烧。

4、高温强光引起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造成内部养分亏缺,生长不良。

5、影响花芽分化与性别分化:高温长日照往往使黄瓜雄花增多,雌花分化晚。番茄与辣椒花芽分化时,在高温条件下花少,发育不良。

6、影响正常色素形成,番茄在高温下(超过35℃),茄红素难以正常形成,因而果实经常出现黄、红、白几种颜色相间的杂色,大大降低了商品价值。

抗高温栽培首先要选抗热品种,此外高温期间的早晚可采用浇水降温、水坑栽培降温、遮阳网覆盖或地面覆盖起降温作用,冬春小拱棚、大棚栽培在晴天应注意通风降温避免高温伤害。

(二)低温危害

低温危害可分为寒害和冻害两种情况。寒害又称冷害,是指蔬菜在0℃以上低温下受到的伤害;冻害是指蔬菜在0℃以下的低温,体内结冰而受害的现象。

1、茄果类蔬菜、瓜类、豆类蔬菜遇到低温,常造成落花,影响花粉活力,甚至无粉,影响着果率,产生畸形果。

2、低温常引起二年生蔬菜(如白菜类、甘蓝类、根菜类)在产品器官未形成或在形成过程中抽薹,即先期抽薹。

3、在0℃以下的冻害,常引起组织破坏、脱水干枯,导致植株死亡。

4、低温阻碍了蔬菜正常生长,影响根系吸水,导致水分供应失衡,植株可能萎蔫,抑制叶绿素形成,致使叶片呈现黄色或黄白色,此为喜温蔬菜寒害的典型症状。

5、喜温蔬菜早春播种,常造成烂种,幼苗期遇低温阴雨天,叶片逐渐变黄,根锈褐色,侧根、根毛死亡,地上部萎蔫,俗称“沤根倒苗”。

栽培上可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秧苗进行低温炼苗,增施磷、钾肥,防止徒长,提高秧苗或植株的素质都可增强抗寒力,也可以采用灌水或叶面喷水,提高近地面空气湿度的办法减轻冻害。最有效办法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措施或熏烟、地热加温等措施防止低温伤害。

五、低温春化与蔬菜生产

二年生蔬菜(如大白菜、包菜、芹菜、菠菜、萝卜等)在抽薹开花前都要求一定的低温条件,这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期才能抽薹开花的生理过程称为“春化现象”或“春化阶段”。通过春化阶段后在长日照和较高的温度下抽薹开花。二年生蔬菜通过春化阶段时所要求的条件因蔬菜种类不同而异,基本上可分为2类。

1、种子春化型蔬菜:如白菜、萝卜、芥菜和菠菜、莴苣等,它们在自种子萌动起的任何一个时期内,只要有一定时期的适宜低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尔后经过长日照和较高温度就抽薹开花。大多数蔬菜的春化所需温度0~10℃,以2~5℃为宜,一些蔬菜种类或品种的春化温度可稳定到15℃左右或更高,所需连续低温时间10~30天。这类蔬菜通过春化阶段要求的温度范围较宽,所需的时间较短,生产中容易遇到这样条件,所以品种选择不当,播种期安排不当,比较容易在产品器官形成以前或形成过程中就抽薹开花,这种现象称为“先期抽薹”或“未熟抽薹”。比如春大白菜应选用“阳春”和“春大将”品种,该品种春化阶段所需温度较低,并且持续的时间要长,因此不容易先期抽吉。大白菜是种子春化型,应采用地热线育苗,避免苗期受到低温影响,引起抽薹,此外播种期不可过早且要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对大白菜高山反季节栽培,播种期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比如“夏阳”白菜在高山(海拔800米左右)于4月上旬播种易导致不结球而抽薹开花。

2、绿体(幼苗)春化型蔬菜:如包菜、洋葱、芹菜等,它们须在幼苗长到一定大后,才能感受低温的影响而通过春化阶段,低温对这些蔬菜的萌动种子和过小的幼苗基本上不起作用。

一定大小的植株通常以叶数、茎粗等指标来表示。比如早熟包菜冬性较弱,幼苗直径在0.6厘米以上,在10~15℃下30天以上便可通过春化,作春包菜栽培时过早播种易先期抽薹,播种期应适当推迟。中熟品种冬性介于早熟与晚熟之间,一般茎粗超过1厘米,40~60天的低温才能完成春化,作春包菜栽培时,播期介于早熟和晚熟类型之间,属于这一类型的品种有“京丰1号”。晚熟品种冬性较强,一般植株茎粗1.3厘米以上,经70天以上低温才能完成春化,作春包菜栽培时,播期可适当提早。所以作春包菜栽培应选不易先期抽薹品种。

不同的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时要求苗龄大小,低温程度和低温持续时间不完全相同。对低温条件要求不太严格,比较容易通过春化阶段的品种称冬性弱的品种,春化时要求条件比较严格,不太容易抽薹开花的品种称冬性强的品种。春季作为商品蔬菜栽培时,宜选用冬性强品种,安排好适宜的播种期,避免幼苗长到符合春化大小要求时,遭受长期的低温而发生先期抽薹。


lcg农村大哥


这个问题有点笼统。叶类蔬菜有很多,同种蔬菜种植的方法也不同,有大棚室温种植的,有自然季节气候种植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喜欢自然季节种植的,所谓“应时而作”。它符合生态规律,这类种植的“时蔬”更有利于人们食用。


陆地上的老海


蔬菜春化作用是指低温对幼苗影响,只要掌握好温度就可以成功的避开春化作用,像白菜萝卜以萌发状态的种子通过低温春化,温度在3-5℃最好


杨子的农村事


据说是春分期种植好点


宝树瓷艺


立春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