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大年初一,给老人压岁钱

大年初一,古时候也称“开正”。“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荆楚岁时记》中,描述了南北朝时大年初一,人们开门

放爆仗,一家老小穿戴整齐、依次祭祀祖神等祝贺新春的习俗。


唐朝时,人们会在大年初一骑马乘车,去郊野食探春之宴。即使是普通家庭,也要摆上长案,摆设供品,向神灵祖先的画像叩拜,祈求新一年大吉大利。子孙们依着辈分向家人磕头拜年,大人也会给未成年的孩子们分压岁钱,压岁钱用红纸包好,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度过一年


现如今,人们又喜欢在这一天做什么呢?

古时的“拜年”“穿新衣”“给压岁钱”这些习俗保留了下来。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提议,孙辈子辈可以反向

给老人压岁钱,表达孝老爱亲的情感。


大年初一,给老人压岁钱

图/摄图网


许多人也会在大年初一这天,走出家门,逛庙会、逛花市,而这些民俗至今依然盛行。京城庙会起源于辽代,当时“庙会”在寺庙内或附近举办。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各路艺人纷纷在庙会上争献“拿手绝活”,高跷、秧歌、耍龙舞狮、跑旱船这些项目每年都能吸引大量观众,特色项目、新奇游乐项目也使游客们流连忘返。


庚子鼠年,大年初一,京蜜祝大家新春吉祥,阖家欢乐。


撰文丨罗帆

校对丨何燕

排版丨罗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