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江苏发展很好?

王海舰


江苏目前虽然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二,在广东之后,但是综合实力确是国内最强的省份,不管是教育还是文化江苏都走在国内前列。另外江苏之前包含有上海,上海作为直辖市以后,江苏的经济还能保持如此的强悍,与江苏本身的底蕴不无关系,自古江南富庶之地可不只是一句口号。

历史上江苏的行政划区不是当前的区划,历史上江南省差不多是指当前的安徽和江苏两省,后来江南省一分为二,安庆、徽州各取一字组成安徽,江宁府(南京)、苏州府各取一字组成江苏。但是当年江苏省的主要底蕴更多集中在江苏这一侧,所以江苏继承的资源基础相对好一些。
到了近代历史,江苏省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当年南京作为集权中心,以南京为中心的江苏经历了十年的黄金发展期,为江苏的发展奠定了一部分基础,或许当时遗留的技术设备并不能持续发挥这么长的效益,但是从思想上着实奠定了江苏发展现代化城市的根基。另外长江黄金水道,下游主要经过江苏大部分城市,也为城市的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力。
改革开放后,随着改革脚步深入,江苏依托优良的地理条件,大力招商引资,日资、韩资、台资企业纷纷入驻江苏,促使江苏的生产加工行业迅速发展,而围绕生产加工企业,也产生了大量周边配套企业,这使得江苏的工业逐渐形成了省内闭环,完全成为产业链模式的发展,目前也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实力强劲的江苏。至于很多人说江苏是因为上海的辐射带动,不否认有这一点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江苏自身的发展作用最大。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我个人以为是整个江苏省国民素质与文化水平都非常之高,普及高中,大学生比率高,家家户户,重视教育,其中祖国就有十九所重点大学,分布在江苏省,南京大学为最有名,是全国进入前十位的一流大学…我记得,儿子与儿媳定亲,我必须走一趟亲家,己成仪式,路上堵车,一打听,原来一所中学补习班刚刚结束,家长们纷纷开车接孩子们,还是一个周末,在张家港的农村中,令我感动。我选择对象,就是看中了她是南京大学本科生,果不出我所料,儿子也考上了南京大学,又看中了校友,如此一来,我家就有了三位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江苏省这块祖国的土地上,您的家中,如果出一位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将会受到当地人们的极大的尊重。如此重视教育、尊重文化,带来了江苏省整体经济的高度发达,全国前五十个一线城市,就有江苏省如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十二城市,包揽了1/4左右,这在全国也是仅见的…国民素质、特别是教育与文化水平高。水涨船高,全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市,就处于江苏省包围之中,上海、南京与杭州,是祖国的黄金三角洲,科技、文化与经济为全国最发达地区,上海市拥有全国著名的复旦大学,而杭州市拥有全国著名的浙江大学,加上南京大学,全国最好的前十位大学,又包揽了三座,这才是经济发达的关键所在,是全国任何其它省市都沒有的优势,教育实力的优势。



高友峰1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前些年全国各地掀起学昆山模式(昆山是苏南模式的代表),山东某个县派了个代表队来昆山做了非常深入的了解,回去写了篇文章,其中一部分我印象特别深刻:在昆山,只要政府没有明确禁止的,都敢干。在山东,只要政府没有明确说可以的,都不能干。

再举个例子,以这次抗疫来说,江苏各个市根据自身的外来人口籍贯、数量、活动轨迹等制定了符合本市的防疫方案,并根据人员流动情况及时调整。而不是层层报批,等省里给指示。

我在北方的国企工作过一段时间,整体氛围是:怎么做,做什么都要去总部问下是否合规,就算没有规章制度说不能干也要去问,怕担责任。而总部对生产基地的业务也不熟,也不会给出明确的Yes或者No,导致哪怕一点点小事都费九牛二虎之力各种解释,往往最后还推动不下去。

这只是我的经历和理解,不是说所有的北方企业都这样。


雨后听荷123


这个问题甚有意思。

江苏省,面积103229.17平方千米,2017年全省常住人口8029.3万人。作为东部沿海省份,江苏的发展一直名列前茅。2018年上半年全省GDP已经达到4.486万亿元,仅次于广东高居全国第二。

那么,为什么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如此举世瞩目?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历史辉煌

今日的江苏省,常年高居经济第二的位置。而历史上的的江苏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江苏省的前身是江南省,1661年清朝顺治皇帝将江南省拆分为“江南左”和“江南右”两部分;1667年,“江南右”取江宁府和苏州府首字,改为江苏省,江苏省由此得名。

江南省的前身,是明朝时期的南直隶,在明朝时期,这里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是明朝的赋税重地。清朝入关后,1645年顺治将南直隶降级为江南省。虽然地位有所降低,但是江南省的经济地位仍然难以撼动。

正因为经济规模空前庞大,人口众多难以管理,怕生事端的清朝才将江南省东西拆分,起到了削弱江南省的目的。

不过从分省之后的历史发展来看,江苏省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获得了更为强大的经济动力。

依靠清朝时期发达的漕运,江苏省和浙江省形成苏浙一体格局,成为新的经济重心。1842年上海开埠后,列强势力纷至沓来,虽然对江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客观上使得江苏省更早地接触和融入了世界,这使江苏省成为近代发展的先行者。

历史的积淀是江苏省发展遥遥领先的坚实基础。

2、素质较高

江南地区是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

明清以来,江西省和江南省更是汇聚了天下英才。因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地区经济发展遥遥领先,发展出一系列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入,使得江南地区成为思想最开放、文化最繁荣的区域。

因为社会的长足发展,江南地区成为教育最发达、人才输出率最高的区域,尤其是江南省。

到清朝入关时,每期科考,江南省的上榜人数占到全国的近一半,时人有云:“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

也正因为如此,清朝才下定决心将江南省拆分。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不断汇聚使得江苏省始终有着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是江苏能够抓住机遇,取得辉煌成就的最大保证。

3、位置绝佳

如果说清朝之前,江苏省靠的是沟通南北的大运河,那么鸦片战争以来,江苏省靠的就是上海和长江。

上海,是我国最大最发达的城市;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和黄金水道。而这,成为江苏省发展的最大助力。

鸦片战争后,列强相继侵入上海,建立一系列租界,使得上海成为列强入侵的前沿。上海作为曾经江苏省的一部分,必定会影响江苏。

上海在近代的率先起步,奠定了它在长江流域老大的位置,在近现代的发展中,以上海为中心,逐步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工业区,这就是沪宁杭工业区。在这个工业区中,除了上海,剩下的部分由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割,而两个省大部分都是上海的经济腹地。

在上海的产业和资本向外转移时,江苏省和浙江省成为重要的承接地。

一直以来,作为沿海省份的江苏省都是重点发展沿江地区,这使得江苏省和上海的对接更为紧密。依托长江的黄金水道的作用,江苏省成为长江边上最发达的区域。

今日江苏省下辖的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百强,是我国唯一所有地级市都跻身百强的省份。

4、政策得力

江苏省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全力扶持。

在明清时期,由于漕运的繁荣,江苏省沿大运河崛起了一系列城市。

近代以来,随着列强的入侵,江苏省的镇江(《天津条约》)、苏州(《马关条约》)等地先后被迫开埠,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江苏社会的近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及时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从上海引进先进技术,大办乡镇企业,形成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

1984年,南通成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由此江苏对外开放加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经济发展再度迈上新的台阶。

政策给力的背后,是江苏人紧抓机遇的勇气和魄力,这是江苏能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石。

所以江苏省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绝非偶然!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网上一直有对各省市艺人的盘点,许多网友说江苏籍的明星好像很少,这种话题总能引起共鸣。为什么江苏人当明星的的相对而言比较少呢,大多数网友得出的结论是:江苏经济发达,注重教育,所以想让小孩子去当明星的就比较少了。

为什么江苏在大多数人眼里是这种印象呢?我们还是从娱乐一点出发来看。下面我们看一张图片。

这张图里是一个江苏籍的男艺人参加综艺节目时用毛笔字写《出师表》一幕,许多网友表示画风清奇,不愧是江苏人。从这一个小点可以知道,江苏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全国皆知。为啥江苏这么牛?小编认为重点还是:教育。

之前不少问题里小编回答了不少关于江苏的教育方面,下面再来简单的说说

一、基础教育

小编之前有讲过江苏的基础教育发展在全国来说算是很均衡的了,每个市都有非常好的重点中学。下面这份江苏的中学再来一览

二、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方面南京一家独大,不过其他市也有自己不错的大学,总体来说江苏的大学质量在全国排的上前几了。

江苏有两所985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江苏有11所211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当然江苏靠的不仅是教育才这么厉害的,还有各个方面的支撑走到了今天。教育是许多江苏人从小抓的重点,正因为有这样的重视,让江苏越来越好。


乐活盐城


江苏发展很好,有目共睹,GDP总量全国老二,人均收入全国前茅。不但经济发达,社会事业也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早就进入了中等发达经济的水平了。可贺可喜,为全国树立了榜样。原因恐怕有这几个:

一、历史沉淀。江苏自汉以来,一直是中国发达地区,历朝历代都是帝王重视之地,不仅是粮仓,苏湖熟,天下足,更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地,富甲一方,财富管理、知识技能积累等超过许多地区。

二、自然条件。江苏是鱼米之乡,又有黄金水道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等,高铁、高速、民航等交通发达,得天独厚,临近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浙江等地。长江流域经济溢出效应明显,相互促进。


三、文化科技。江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院士专家众多,高校学生位居全国前列。科技人才来源充足,科技创新不断涌现。


四、战略得当。江苏人才多,苏南、苏北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战略布局合理,规划实施较好,整个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均衡,没有明显的不足。

五、人民勤奋。江苏人虽然很富,但仍然不断追求卓越,创新多,非常辛勤,永不满足。值得全国人民学习。


始宁郡主


这个问题很复杂,一个地区发达的原因很难从几个方面就概括了。是一个经年累月的过程,是千百万人努力的过程,甚至是大自然恩惠的过程。



江苏自古就是一个人文荟萃,充满魅力的地方。“烟花三月下扬州”,“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苏湖熟,天下足”……这些古诗,古语都反应出了一个富足,美好的江苏。古代大运河穿省而过,依靠这条南北大动脉苏州,扬州,淮安繁华一片。六朝古都南京,更是人们向往的“帝王州”。徐州说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应该没有疑问,毕竟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团队是从这里出发……


江苏并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
除了水资源其他没什么丰富的资源。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6亩,条件如此紧张,人们不得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即使如此努力种地并不一定能养活所有人,一部分人就不得不去做生意,商业逐渐繁荣。

如今的江苏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来重,旅游业越来越发达,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对环境的治理已经足够长远,不在只盯着眼前的利益了。江苏的政商环境,政府与百姓的关系也相对和谐。并没有政府高高在上的感觉,更多的感受到了一个服务者的姿态。

由于长江天堑的阻隔,江苏江南江北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不同的文化圈会出现摩擦,但我们都同踩在江苏这片土地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应该将建设美好江苏放在第一位。即使有的地区率先发达富裕,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富裕的地区总在无形之中帮助相对落后的地区,我们不能忽视这些。

最后江苏的繁荣和富强还有很多路要走,在这条路上,我们不光自己要走好还要挽着其他伙伴的手一起走好


嘉哥在行动


明代二次科举中榜的全是浙江学子,这才导致朱元璋把苏州,常州,无锡,上海从浙江划出。成立南直隶(江南省),这是制约浙江,也是对南京,淮河,江北地区的经济文化扶贫。

江南的核心就是杭州,嘉兴之间,世界公认的世界二大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嘉兴“马家浜文化"有七千多年历史,“良渚文明"是世界惟一公认的“中华文明发源地“,也是江南吴文化的发源地,这些资料网上就能查得到。

没有浙江划出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会有今天江苏经济文化的繁荣吗?这么简单的历史常识也不知道就整天瞎吹江南省!断章取义抬高自己,倭化兄弟省市,误导青少年对历史,社会责任的认知与担当!


鹤林雨露3


领先一步到步步领先。江苏与全国一样七十年前获得解放,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但江苏人民爱学习,听党话,肯动脑,能吃苦,敢创新,不折腾!例如六十年前搞社队工业,用集体化工业化发展商品经济。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支持,毛主席说,这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希望。至文革结束,社队工业产值占全省工农业产值百分之五十以上。这一步领先,步步先。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在江苏说,二十世纪未全国奔小康,就是要达到江苏苏州地区当时的经济水平。又四十年过去了,江苏省克服各种困难,改革开放创新,与其他地区比,末获国家任何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江苏还在继续攀高峰。我以为社队工业大发展太重要,这是毛主席领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汪澄3


江苏发展的是不错,准确地说整个长三角发展的都是不错的。

都说江南富饶,但是也不是从古至今都富饶。所以江苏的繁华离不开历史演变和地理位置。



历史演变

江苏繁华是因为地处江南,江南的繁华是源于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移。

从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到靖康之变、泥马渡江,北方人口大量的往南方迁移。

所以南宋以后,南方无论人口经济文化都远远的超越了北方。

再加上东南有江淮防线、长江天险,所以南迁政权都定都于此。长期以来的经济建设,也萦绕于此!

故此,江南富饶、流传千载!



地理位置

但是近代以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江南在历史变迁过程中此起彼伏。

中国从长期以来的封闭自守型经济形态,发展成为了开放自由的经济形态。

以上海接受来自海外经济的辐射!上海的繁华富饶一跃成为全国第一!

而以上海为首发展起来的长三角经济带,也是中国经济最强、幅员最广的城市群。

所以地处长三角的江苏省发展的也很好,在全国也算是名列前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