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孩子不能出去玩,脾氣變差?三種方法教他發洩不良情緒

這個春節比較特殊,雖然大人孩子都放假,但是,大家都避免外出,多數時間都呆在家裡,不但大人覺得鬱悶,孩子們的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差。

例如,今天文文媽媽在微信群裡說,最近一個星期,她都不敢帶文文出去玩,實在太悶了,才帶文文到樓下走一走,散散步。四歲的文文估計悶壞了,這兩天不是吵著要去公園,就是要去超市,無論怎麼和她解釋,她都不理解,經常又哭又鬧。

文文媽媽因為整天悶在家裡,也很心煩,所以,文文一哭鬧,她便忍不住批評文文,說她不懂事。所以,她問大家,現在種情況,她應該怎樣正確地幫孩子疏導情緒呢?

孩子不能出去玩,脾氣變差?三種方法教他發洩不良情緒

孩子呆在家裡,悶悶不樂的

其實,每個人都有情緒波動的時候,連大人也會有難以自控的時候,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所以,面對孩子的不良情緒,父母不要大驚小怪,而是設法引導孩子把情緒宣洩出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與他想象中不一樣的事情、遇到一些突發事件,這種時候,孩子產生焦慮、傷心、厭倦、恐懼等情緒,都是很正常的。

孩子的生活經驗太少,他們不知道應該怎樣調節這些情緒,所以,經常會表現得很極端。這時,父母不要責罵和批評孩子,更不能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不然,孩子的情緒可能會因為找不到出口,而造成心理失常。


孩子不能出去玩,脾氣變差?三種方法教他發洩不良情緒

父母要引導孩子把不良情緒發洩出來

三種方法教孩子發洩不良情緒

那麼,在孩子產生了不良情緒的時候,父母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呢?家長們不妨參考以下幾種做法:

一、讓孩子通過哭泣把不良情緒帶走

有的父母看見到孩子哭泣就心煩;而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哭泣就心疼;所以,他們都會想辦法讓孩子儘快停止哭泣,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引導孩子通過淚水,來排解心中的鬱悶。

實際上,大部分孩子在遇到令他感到恐懼、委屈、憤怒的事情時,都會本能地選擇哭泣。這個時候,父母最好不要制止孩子,而是讓他通過眼淚把身體內的毒素排出來,緩解他那緊張的神經。


孩子不能出去玩,脾氣變差?三種方法教他發洩不良情緒

孩子哭泣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孩子的情緒產生巨大波動時,父母的正確做法,是由他哭一哭,讓他儘快地把不良情緒排解出去,千萬不要因為討厭孩子的哭聲而制止孩子,更不能採取強硬的措施嚴厲制止。

不過,讓孩子通過哭泣來排解不良情緒,會讓別的小朋友覺得孩子太愛哭,而認為他很懦弱,所以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孩子是男孩子,經常哭泣還可能會讓同伴瞧不起,因此,父母在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度”,不要過量。


孩子不能出去玩,脾氣變差?三種方法教他發洩不良情緒

父母不要採取強硬措施制止孩子

二、讓孩子轉移注意力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自己陷入了不良情緒或者某種困惑當中,如果一直耿耿於懷,不停地責備自己的過失,會令自己變得更加狼狽、失落,甚至陷入不良情緒中,久久不能出來。其實,孩子也同樣會有這樣的經歷。

所以,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或者其它不開心的事情時,要教他學會轉移注意力,讓他不要把眼光停留在自己跌倒的地方,而是想辦法把注意力轉移到其它地方。


孩子不能出去玩,脾氣變差?三種方法教他發洩不良情緒

父母要教孩子學會轉移注意力

例如,父母可以先和孩子好好地溝通一下,看看問題出在什麼地方,然後和孩子一起,探索這種問題應該怎樣預防,並且給孩子提一些建議。

接著,父母可以想辦法讓孩子把這件事情放下,把注意力轉移到其它事情上。例如,陪孩子去跑跑步,踢踢球,玩玩孩子喜歡的遊戲等等,這樣,孩子的不良情緒便會慢慢地消失了。

孩子不能出去玩,脾氣變差?三種方法教他發洩不良情緒

帶孩子踢踢球,玩玩遊戲

三、教孩子向他人傾訴心事

每個人都有獲得他人認同的需求,而向別人傾訴自己的心事,既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同,又可以緩解自身的壓力。

所以,父母要教孩子養成向別人傾訴的習慣,這樣,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可以很快地排解壓抑在心裡面的情緒,還能獲得別人的理解和幫助。


孩子不能出去玩,脾氣變差?三種方法教他發洩不良情緒

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向別人傾訴

因此,在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父母要鼓勵孩子要說出來,例如可以向身邊熟悉的、值得信任的人傾訴,這樣,別人才會瞭解他的想法和處境,才會同情和安慰他,他才能獲得別人的理解和支持。

在孩子向父母傾訴自己所遇到的麻煩和困惑時,父母一定要及時地安慰孩子,對孩子表示理解,這樣,孩子的不安感才會很快消失。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卡卡媽的說法有道理嗎?你們都是怎樣引導孩子排解不良情緒的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