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远离艾滋病,其实很简单


远离艾滋病,其实很简单

又到了世界艾滋病日了,虽然艾滋病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也算深入人心了,但对于如何与艾滋病共存则还存在很大的误区。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经血液等体液传播的艾滋病毒(HIV)在传播能力上不如流感病毒等呼吸道传播的病毒,在急性发病上也不如呼吸道传播病毒。艾滋病的危害在于这是一种慢性病,HIV对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长期性的损害,免疫功能一旦出现永久性损伤,人体的防病抗病和自我恢复能力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危险生命。

艾滋病之所以成为慢性病,一方面是因为艾滋病毒疫苗的难题无法解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艾滋病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能够将大部分HIV感染者的病毒滴度很好地控制住,使他们的病情不再进展,使他们的寿命没有收到显著的影响。

HIV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已经和正常人相同了,感染了HIV之后,会继续生存几十年,这样一来社会上的HIV感染者会越来越多,就像越来越多的糖尿病和心脏病患者一样,尽管抗病毒药物已经可能使得很多HIV感染者不具备传染性,但是还有不少HIV感染者具备传染性,艾滋病虽然是慢性病,但它和心脏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因此懂得如何与艾滋病共存非常关键。

现在一提到艾滋病,总有不少人对越来越多的来自非洲人生活在中国的现象表示不满,似乎没有了他们,中国的艾滋病问题就不存在了。从艾滋病刚刚出现起,这种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言论就出现了,并且有了相应的政策,比如入境HIV检测,实践证明这是不切实际的,在全球化的今天,是不可能靠国境检测与隔离来预防传染病的,更何况中国已经存在了以百万计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早就不是外来病,早就本土化了。

HIV能传染,但并不等于握个手吃个饭就传染上了,HIV的传播途径很局限,母婴途径对于生下来的人就不考虑了,血液途径一方面医疗机构要严控,一方面不要共用针头和注射器,这种共用只限于吸毒者,不吸毒就不会有任何风险了。

因此,性途径是最大的传播途径。这其中又以男同性恋之间最容易传播,原因是肛交。如果不是男性同性恋者,就避免被意外捅菊,少出入同性恋场所,在交友上多加小心,不要追求时髦。如果是男同性恋者,在性生活的时候要注意保护,也就是要戴套。如果对方或者自己是HIV感染者的话,在戴套之外还有服用抗HIV药物,这样才有可能避免HIV感染和传播。

对于异性恋者,如果禁欲的话,是预防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性病的最有效的办法,但这是不人道的。固定性伴侣是另外一个有效的办法,仅仅固定性伴侣,甚至单一性关系依然不保险,还是应该戴套。如果做不到固定性伴侣的话,就更要戴套,如果对方可能有暴露于HIV风险的话,在戴套之外可以吃抗HIV药物。

做到这些,是能够预防HIV感染的。HIV/AIDS并不难预防,关键是不能疏忽,不能马虎,不能不在乎,不能太轻信。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好人和正常人,也有很多不负责任的人和人渣,是不能从和外表和言语上区分的,也不能靠熟悉和了解程度,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坚持你的原则,坚持说不,这样才能掌控你自己的健康,包括不被HIV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