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喬致庸後人現狀!他定下這三條家規裡,藏著家族富過六代的原因

喬致庸後人現狀!他定下這三條家規裡,藏著家族富過六代的原因

晉商曾是我國曆史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明清時期,晉商的業務擴展到鹽、茶、錢莊、土地、百貨、進出口等眾多行業,躋身全國三大商派之列,堪稱富可敵國。晉商與官府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投資的多是依賴政治的產業,隨著清末局勢動盪,晉商日漸衰微,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近年來,有一戶晉商卻重放異彩,那就是祁縣喬家。電視劇《喬家大院》以史詩般的恢弘介紹了喬致庸的一生,郝汝春作《喬家六代人的命運》一書介紹喬家的興衰。時隔百年,喬家生意雖敗,但其家族六代人的風光裡藏著的大智慧仍值得細細品味。

首代當家人——慎待相與

喬家發跡於喬貴發時期。喬貴發出生於乾隆年間,本是農民出身,父母早亡,寄宿在舅舅家,一直受人白眼。為了出人頭地,他與家族兄弟外出打工,在內蒙古的一家當鋪跑堂,一干就是十幾年。隨後喬貴發和這位秦姓兄弟帶著積蓄回到了包頭,開了間食雜店,取名

“廣盛公”,兩人幾經波折將生意做大,更名“復盛公”,喬、秦兩個家族都入了股。

復盛公生意興隆,股東的分紅也跟著水漲船高。但秦家人不思進取,有點成績就開始享樂,分紅不夠揮霍,只能退股。喬家便陸續將秦家手裡的股份全都買了過來,獨掌復盛公。喬貴發在與秦家的合作和分割中總結出一條道理——慎待相與(相與:山西代指合作伙伴),囑咐後人在與人合作時一定要謹慎。

喬致庸後人現狀!他定下這三條家規裡,藏著家族富過六代的原因

二代當家人——不準吸毒,不準納妾,不準虐僕,不準賭博,不準冶遊,不準酗酒

喬貴發將產業分成三塊,分給了三個兒子。其中三兒子喬全美成立了復字號商號,打開了新的產業局面。喬家產業越做越大,產業涉及經營糧食、菸酒、綢緞、旅館、當鋪、票號等,資產豐厚,成了山西大商戶,時人稱“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喬全美給後人設下家訓:不準吸毒,不準納妾,不準虐僕,不準賭博,不準冶遊,不準酗酒。告誡後人不可腐朽怠惰。

三代(四代)當家人——誠信為人

喬全美和妻子去世得早,大兒子喬致廣接管了家中生意。喬致庸在哥哥的照顧下長大,本打算考科舉入仕。但喬致廣早亡,又沒有留下子嗣喬致庸不得不回家接手家業。但這場看似不得以的臨危受命卻開啟了喬家最輝煌的時期,喬致庸將家族精神發揮到了極致,也讓喬家的商業帝國大放異彩。

喬致庸為人持重、張弛有度、很有遠見,又頗通政治,與西北一線的封疆大吏往來頻繁。左宗棠在西北供職時與喬家交好,特意到訪過喬家,感謝喬致庸支持自己的西北活動。李鴻章提議艦北洋海軍,向當時最富裕的晉商徵款。

喬致庸毫不吝嗇,捐出白銀十萬兩,贏得李鴻章青睞,時人還傳言喬致庸為海軍捐過一艘軍艦。喬家人在朝廷捐了許多職位,清政府的銀兩都從復字號票號兌換。憑藉層層政治連帶關係,喬家的生意在全國不斷拓展,商鋪、錢莊多達200多家,家產達千萬,成了晉商中的翹楚

喬致庸後人現狀!他定下這三條家規裡,藏著家族富過六代的原因

喬家生意很大,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規定店鋪掌櫃都由外人擔任,不許本家人參與;聘用的都是既有才能又人品端正的人,一旦達成聘任關係便用人不疑,給與受聘者很大權限;店鋪推行股份制,員工都有紅利可享受年假、可領衣服……

在現在看來這些也都是很現代化、很科學的管理方法。喬致庸在商場上進退有據,秉承祖父留下的“慎待相與”的遺訓,在用人和合作方面十分慎重,善於選賢任能,培養了許多人才,其中就有中國首任銀行行長賈繼英。

喬致庸雖是謀利商人,但他並不吝嗇、狡詐,始終恪守誠信之道,堅持“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偽”的經商理念,凡事都以“”為先,並且教育子孫都要遵守此道。喬致庸時常行善,災荒期間賑災放糧,時稱為“亮財主”。清末政治動盪,許多晉商大戶都外遷資產,但喬致庸反其道行之,置了了很多土地,斥巨資擴建喬家大院。

喬致庸治家有道,常常以家訓“不準吸毒,不準納妾,不準虐僕,不準賭博,不準冶遊,不準酗酒”勉勵子孫,自己也以身作則,一生娶過6個妻子都是續絃,從不納妾。

喬致庸後人現狀!他定下這三條家規裡,藏著家族富過六代的原因

喬致庸給後輩的另一個重要訓誡是勤儉。吃飯時一定要吃乾淨,不許丟一粒米,如果哪個女孩嬌氣不肯吃完,家長就會嚇唬她長大會找個麻臉丈夫。他在門前的對聯上寫道:“

求名求利莫求人,須求己;惜農惜食非惜財,緣惜福”,告誡孩子們名利錢財不可逾越人和福壽,要有底線和堅守。

喬致庸晚年想在家族中找一個人繼承家業,當時他有6個兒子,但大兒子驕縱,二兒子火爆,三兒子溫吞,四兒子寡言遲鈍,五兒子只知道唸書,六兒子身體不好,沒有一個讓他滿意。於是他在10個孫子中間挑選了二房的長孫喬映霞。

喬映霞能謀善斷,很有進步青年的血氣。喬致庸將家族生意交給他,教育他無論做生意還是做人,誠信是根本。喬映霞謹遵祖父教誨,繼承家業後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但戰亂年代的到來將商業推向了邊緣。

走向衰落

辛亥革命後,清政府逐漸衰落,喬家的生意也不如從前了。1930年中原大戰後,閻錫山敗北,沒了軍事維護地區穩定,山西流通的晉鈔也一夜貶值。晉鈔與新幣的兌換比例達25萬比1,喬家的票號本可以以晉鈔給客戶兌換,乘機賺一大筆錢,但喬映霞不忘祖父

“誠信營商”的教誨,堅持以新幣兌換。

這就意味著晉鈔貶值的部分全都要由喬家買單,為此富碩的喬家一夕之間負債累累,欠了上萬兩白銀,從此衰敗,但山西人感念喬映霞的義舉,贊其為“成義財主”。1921年,喬映霞因感情受挫精神失常。其後喬家先後被軍閥、日軍洗劫,日漸不支。1937年,喬家的復字號所有生意被日軍佔領,晉商也凋敝零落。1952年,喬家最後一家錢莊關閉,從此徹底退出了商業舞臺。

喬致庸後人現狀!他定下這三條家規裡,藏著家族富過六代的原因

後輩現狀

清末戰亂肆起,山河動盪數十年,喬家人為了避難出走,沒能再回到祖宅。喬家的後人約有70多人,部分移居海外,定居北京的有20人,其中兩人讀過博士,三人讀過碩士,十二人讀過大學,多任公職或稱為了普通工薪階級。歷時幾代人修禪的喬家大院劃歸為文化保護單位,成了輝煌晉商的見證,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

喬家的後人沒有再從商,但家族凝聚力猶在,幾年在北京舉行一次聚會,他們始終秉承家族遺訓,誠實守信,正直為人,秉承大義。在拍攝《喬家大院》時,喬家第七代傳人、崑曲藝術家喬燕和參與了創作。這也園了喬家後人多年的心願,將喬家當年的風采展現在了世人面前。

喬致庸以熒幕中商船開拔前站在船頭高呼的那句“走嘞”的形象銘刻在人們心中,喬家的輝煌化作一顆星辰懸於浩瀚的歷史長河間,晉商的榮衰碾碎於滾滾而逝的光陰之下,所有與他們相關的都成了史書上一段段不長不短的文字、一間間沉寂的深宅大院,只剩被人追溯的餘味。但喬家的從商之道、為人之道卻融入了後輩的血脈,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人事脆弱,終將被時光磨滅,但精神和文化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