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关于有人说《安家》每段剧情虎头蛇尾你怎么看?小三,太表姑奶奶等?

凌晨6点的郑州


这是导演为了不偏离主线,保证详略得当而采用的处理方式。

因为这部剧的主线毕竟是卖房子,而房子里的家庭故事只是填充主线的副线。

如果每一个副线都详细展开势必会稀释掉主线,就会变成一个又一个的生活剧。

其实每段剧情的结局都交代清楚了,小三“知否”接受了房似锦的提议,要了那套价值不菲的房子封自己的口。

太表姑奶奶的小平房被合法拆了,她没有别墅的产权,所以一分钱都捞不到。报警是因为她儿子和工人打架,公家来人之后也改变不了什么,因为龚先生做的合理合法。

既然来龙去脉都交代清楚了,结局也都看明白了,为什么还觉得虎头蛇尾呢?

省略掉的剧情只不过是房似锦和小三的谈话细节。可是谈话细节真的重要吗?房似锦已经找过她一次,这次找她还是同样的建议。导演没必要再展开。小三心里也很明白,所以她才会接受房似锦的建议。

至于太表姑奶奶,她一家子一分钱没捞着,老洋房易主,从此以后她一家子再无半点关系。

大家之所以觉得虎头蛇尾,可能是觉得这结果对太表姑奶奶太轻了,不足以平民愤,不过瘾。但是到此他们一家人对整部剧来说任务已完成,以后的路怎么走这就是她们的事情了。

所以我感觉这样处理是合理的。

欢迎大家交流。




小荷一品


由罗晋、孙俪、杨浩宇、张晓谦、田雷、王自健、孙佳雨七人组成的中介队伍随着剧情的推进愈加成熟,除去孙佳雨饰演的朱闪闪没有开单外,其他的人都有了自己的成功案例,如款项最大的两位中介徐文昌和王子,徐店长的龚家老洋房业务以1.5亿完成成交,王子则卖出了价值近亿元的豪宅,算下来两个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业绩都是开单吃三年的水平,当然房似锦的交易数量算是较多的一位,小楼、小鱼等新手中介也都在万般辛苦后达到成交结局。

诚然《安家》七位主演的业务能力都上了一层楼,故事的精彩程度更是极具了生活最具争议的元素,如日夜颠倒炒股的高知与初学小提琴姑娘两家人作为邻居,就因为声音、环境的争议直接撕破脸皮,还有最典型的太表姑奶奶一家人以怨报德,想要分龚家1.5亿房款所作出的丑态等等,但在中介专业性的打造上则不尽如人意。

在《安家》已经先后出现了近十个买房案例的过程中,安家天下静宜店七人代表的房产中介行业却被明显洗白,在商业性和金字塔规则明显的房产行业,其实竞争一直是相对激烈的存在,像小楼所言的那样不要脸面为了成交确实大量存在,另外现实中大部分房产中介与客户的交易基本都在合同确定的那一刻结束,除非房产本身具有特别大的漏洞才会寻求售后。

但很明显的是,安家天下静宜店的七位开单过程却都显得过分善良,其实这样良心过头的个例确实是存在的,却更像是乌托邦中的世界,温暖你我的故事和生活元素确实让《安家》这部剧可看性增高,然而同时也削弱了作为房产题材剧的专业性,房产中介如此“洗白”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却更像是位于街道的一家居委会。

之所以说《安家》走上了居委会之路,其实道理很是浅显易懂,如戏份中拔高了生活、情感元素的比例,53集的长篇幅难道是房产剧情不够,小三、流氓等俗套故事来凑?另外罗晋的人设真的是自带光环的完美人设,带动的整个房产中介店员也都褪去了金钱的味道,多了更多的是人情味,总结下来,大可以用三点剧情来论证“安家居委会”的成立。

其一,阚先生出轨知否小姐背后的静宜门店,阚太太作为丈夫出轨的受害者确实可怜,但对于这位可怜的女人来说,男人出轨才是重中之重,而不是可怜兮兮的求房产中介们别卖房,这个逻辑和反应本身就缺乏依据。

其实很多人在《安家》描述阚家的剧情后,普遍的对房似锦的观感不太好,仿佛这个人冷血无情到极致,但她对于阚太太所说的“给小三买不买房子真的不是关键”,作为一个合格的房产中介,难道生意上门真的不做吗?本可以假装不知道的事情为何要陷入别人的生活?徐店长以及下属却因为房似锦的接单而颇有微词,但道德底线和善心要分清时候。

其二,可能幼小不俗的经历导致徐文昌颇有些与众不同,但静宜门店最大的居委会类似点就出现在他处理有矛盾的对门两家事情上,在《安家》最新的剧情中,赵小姐夫妻因清越学习小提琴而心生不满,清越妈妈则受不了高知夫妻的艾灸烟气,两人门店中差点上演大打出手的大戏。

其实邻居的选择对每位买房的人都十分重要,三观不合的邻居往往是最难处理的事情,然而两人房产合同一旦提交,其实除去房产问题已经与中介没有瓜葛,更何况邻里关系更多的该两家人和物业解决,按照正常逻辑与静宜门店已经没有牵连,但徐店长为何又要忙前忙后的介绍中医、提亲老师等,掺和情感纠纷的戏份比房产专业戏还多。

其三,老洋房业务一直是徐文昌人设的重中之重,但显然在这个戏份的布局上相当失败,1.5亿的成交额没有展现出任何高质量的行业干货,反而仍然集中于生活剧的元素堆砌上,看剧的观众只看到徐文昌与房似锦将龚家太表姑奶奶一家子赶走后便顺利成交,这说到底还更像是居委会大妈的工作内容,虎头蛇尾下连生活剧的严谨也不顾了,前期铺垫巨恶的老太一家直接被强拆,那么恶狠狠的一帮人直接下线,好笑不?

最后《安家》作为房产中介题材剧让我不由想到很多类似剧集,都是在套着行业的浅显内容讲着百家万家的糟心事,这与《翻译官》那些挂着行业讲偶像剧的作品没什么质上的不同,不一样的也只是这是挂靠房产中介讲出轨、邻里、亲戚恩怨等生活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