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社區見聞心語-在下沉中學習 在“戰疫”中歷練

臺辦之聲系列之十 | 社區見聞心語-在下沉中學習 在“戰疫”中歷練

臺辦之聲系列之十 | 社區見聞心語-在下沉中學習 在“戰疫”中歷練

退役不褪色 守崗擔使命

臺辦之聲系列之十 | 社區見聞心語-在下沉中學習 在“戰疫”中歷練

張繼敏,市委臺辦黨員幹部。自正月初三返崗後,便全身心投入到各項工作中,起草編印文件、下發通知要求、彙總統計臺企臺胞捐贈物資、單位駐地社區值守等等……每一項任務都確保了高質量地完成。在接到下沉社區的通知後,按照組織要求和社區安排,繼敏同志來到河北區秋星裡小區當起了“守門人”。作為一名軍轉幹部,雖脫下戎裝,但仍不改為民情懷和軍人本色,在值守工作中既堅持原則、嚴守規定,又用心用情、靈活處置,同社區一道牢牢守住居民“家門口”這一道防線,築牢社區防疫的安全屏障。

短短十餘天的值守,張繼敏同志與社區工作者、與小區居民很快打成了一片,既體會到基層工作的瑣細與艱辛,也積累了做好新時代群眾工作的方法和經驗。在值守的同時,他也記錄著這些思考和感受,寫下了自己的體會——《在下沉中學習 在“戰疫”中歷練》。‍

在下沉中學習 在“戰疫”中歷練

張繼敏

2月18日,根據組織要求和北岸社區的安排,我開始與社區工作人員共同值守秋星裡小區。這是一個20多年的老舊小區,住戶不多,一共123戶310人。其中既有常住居民,也有超市員工、鐵路員工等租住戶,中老年人居多。

臺辦之聲系列之十 | 社區見聞心語-在下沉中學習 在“戰疫”中歷練

短短几日的值守,我很快就感到疫情防控最大的風險就是設在小區裡的中通快遞點,“快遞小哥”出入頻率高,接觸人員雜,車輛速度快,稍不注意,其專用電車就會飛馳而過。為了最大限度降低風險,我和社區工作者堅持換位思考,充分理解“快遞小哥”們工作的辛苦,耐心細緻地說明做好防控工作的必要,並主動幫助他們整理快件、維護秩序,得到了他們的充分理解和支持。透過這件事,我也從中總結出了快速反應、快速攔阻、細心講解、細心勸導的“兩快兩細”工作方法,現在“快遞小哥”進出小區都能夠做到減慢車速、主動掃碼、配合測溫,大大降低了小區的防控風險。

臺辦之聲系列之十 | 社區見聞心語-在下沉中學習 在“戰疫”中歷練

連日的值守,小區居民與我們也熟了起來,大家都能夠積極配合工作,主動出示出入證並測量體溫。然而隨著疫情發展的趨穩,外地返津人員逐漸增多,他們需要登記掃碼才能進入,這又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人嫌進出掃碼太麻煩,就會以未帶手機、沒有手機、手機為老年機、手機無網絡等各種理由不配合掃碼,怎麼辦?只能靠我們的“鬥智鬥勇”來一一應對,既要講清意義、講清規定,又要態度真誠、耐心說服,而這也讓我切身感受到做好群眾工作的不容易,感受到群眾工作確實是需要方式方法的。特別是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做群眾工作必須做到“三要”,即:要堅守政策和原則,要掌握方法和技巧,要保持耐心和毅力。

臺辦之聲系列之十 | 社區見聞心語-在下沉中學習 在“戰疫”中歷練

這次參加社區一線的疫情防控工作,我經歷了過去沒有經歷的,體會到了過去沒有體會到的,確實感到很有收穫。在下沉社區之前,自己偶爾也會吐槽防控措施不夠細密、防控手段不夠“硬核”,親身參與到這項工作中才發現,疫情防控事無鉅細,群眾工作事無小事,“嚴防死守、聯防聯控”真的是說易做難。基層治理需要更多策略、更多智慧、更多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需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團結群眾,真正做到共建共治共享。

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暴露出基層治理的一些短板,但是我更多地看到了國家的力量、黨員的力量、民眾的力量,我也更加堅信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好,我們的人民會越來越好,相信春暖花開就在不遠的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