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史书背后的秘密!史官从不表达自己的不满,为何后人却一眼看穿?

历史是指过去发生了的事情,而史书便是专门记载历史的书籍。在古代,有一类专门为统治阶级记载历史的官职,便是“史官”。史官这一职位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担任的,为了当好史官,丢掉小命的人大有人在!

史书背后的秘密!史官从不表达自己的不满,为何后人却一眼看穿?

史官对历史的记载一定是本着真实可靠的态度,不管所涉及的人物有多大权力,绝不能篡改半个字!在春秋时期,由于礼崩乐坏,不符合道义的事情时有发生,如臣子杀死国君坐上王位。这时篡位者为了自己后世有个好名声,便会胁迫史官篡改历史的纪录。

史书背后的秘密!史官从不表达自己的不满,为何后人却一眼看穿?

这一点对史官来说是万万不能的,当时许多的史官本着“头可断,史书不能改”的态度从容赴死。正是因为一代代有如此骨气的史官,我们今天才能真实的了解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才能对历史人物有个客观真实的评价,而不会以个人喜好来判定历史人物的好坏!

史书背后的秘密!史官从不表达自己的不满,为何后人却一眼看穿?

可史官也是人呀!人对事物的感知和评价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个人主观的情感偏见,这一点可以从许多的史书中看出。孔子曾修著过《春秋》,却引起过当时各国诸侯的恐惧。各诸侯要恐惧什么?因为孔子在记录的过程中运用了“春秋笔法”,这是孔夫子高明的地方。

史书背后的秘密!史官从不表达自己的不满,为何后人却一眼看穿?

“春秋笔法”的运用使得史书中含有了孔子个人的主观情感和看法。虽然表面上来看并没有偏离历史的真实性,但史书中史官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表达的一清二楚!孔子的《春秋》中记录了240年里,弑君者36位,亡国者52,但唯独忘了对自己老家鲁国的记录。在鲁国共有4个大王在国内被杀,1个被赶跑,1个在国外被杀,这些鲁国的历史真相孔子却从未记录下来,难道不是孔夫子故意这样做的吗?

史书背后的秘密!史官从不表达自己的不满,为何后人却一眼看穿?

而另一位著名的史官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史记》具有极高的真实性,但也藏有司马迁个人的看法。《孝景本纪》作为所有本纪中文字数最少的一篇,其中大部分记载的还都是一些天灾人祸,关于汉景帝的政令和功绩很少记录。这难道不值得怀疑吗?

史书背后的秘密!史官从不表达自己的不满,为何后人却一眼看穿?

汉景帝在位16年,曾下过直径一尺八寸的冰雹、天火烧着了东宫大殿、风暴摧毁了十二丈的城墙等。而且关于时间的记载也格外的详细,如后元三年,太阳和月亮连续五天呈现红色;十二月最后一天,打雷;太阳出现紫色;天空五大行星倒转等。反正奇怪的天象非常多,史官司马迁虽从未评价一字,但其中的不满和看法早已清楚明了。

史书背后的秘密!史官从不表达自己的不满,为何后人却一眼看穿?

史书永远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看穿背后的秘密!坚持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和客观评价,毕竟千人千面,历史本就没有对错。

如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关注:广闻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