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庙号、谥号和年号,这些对皇帝的称谓,你能分清楚吗

我们在阅读书籍或者观看古装剧时经常会看到对古代皇帝的各种不同的称谓,例如:汉高祖、唐太宗、汉武帝、康熙帝等等。他们的称谓有的称某某宗或祖、有的称某某帝,而有的则已年号代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对君主的称谓一般分为三种,即庙号、谥号和年号。

庙号

庙号制度始于商代,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庙号。商代见于典籍的有太祖成汤、太宗太甲、中宗太戊和高宗武丁。也就是说,不是每一位君主都都可以有庙号的。

到了周代,废除了庙号制度,只称谥号。

汉朝恢复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尤其是西汉,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拥有庙号。

刘邦的庙号为太祖、汉文帝刘恒为太宗、汉武帝刘彻为世宗、汉宣帝刘询为中宗。以上四位,皆经过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重新确认。其余如刘弗陵,刘奭(shì)、刘骜等西汉诸帝的庙号后皆被废除。

庙号、谥号和年号,这些对皇帝的称谓,你能分清楚吗

汉武帝刘彻

东汉光武帝刘秀为世祖、汉明帝刘庄为显宗、汉章帝刘炟为肃宗。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汉和帝刘肇为穆宗、汉安帝刘祜为恭宗、汉顺帝刘保为敬宗、汉桓帝刘志为威宗。不过,这些庙号在汉献帝时被废除。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泛滥。而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或被废的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故而,唐代以前,因为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一般都称呼他们的谥号,如汉武帝刘彻、隋文帝杨坚等。

谥号

谥号制度形成,一般认为是西周早期。到了秦代,秦始皇认为谥法是“子议父、臣议君”,因此废除谥号。而秦始皇和秦二世的称谓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独特风景。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美谥如文、武、明、宣等;平谥如惠、献、思、怀等;恶谥如厉、灵、幽、炀等。

汉朝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

庙号、谥号和年号,这些对皇帝的称谓,你能分清楚吗

唐太宗李世民

但是从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字数逐渐增加,例如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李隆基决定将先帝的谥号都改为七个字,如李渊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以后各代皇帝的谥号,越来越长,其中称冠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谥号竟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故而,自唐朝开始,一般不再称呼皇帝的谥号,改称庙号,如唐太宗李世民、元世祖忽必烈等。

年号

年号产生于西汉,为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的年号一般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年号。

庙号、谥号和年号,这些对皇帝的称谓,你能分清楚吗

明太祖朱元璋

到了明朝以后,明清两朝皇帝大多一人只用一个年号,即一世一元制。故而后世多了一个以年号对皇帝的称呼,如明太祖洪武帝、清高宗乾隆帝等。这在前代是没有的,即便例如唐太宗只用了一个年号,也没有人称他为贞观帝。

日本自从有年号以来,也都是遇到大事情就改元,所以多数天皇有数个年号。到了明治天皇登基之后,规定以后实施一世一元制。

庙号、谥号和年号,这些对皇帝的称谓,你能分清楚吗

影视剧截图

庙号只有皇帝才有,而谥号则是除了皇帝之外,诸侯、后妃、大臣都可以有的。不管是庙号还是谥号,一般都是人死之后才由后人追加,人活着的时候是不可能称其为“圣祖爷”或自称“我孝庄”的,有些影视剧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十分可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