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常言道“狗肉不上正席”,不是因为狗肉不好吃,而是另有用意

原文标题:《常言道“狗肉不上正席”,不是因为狗肉不好吃,而是另有用意》

自从狗被驯化以来,一直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和好伙伴。后来,狗肉也逐渐成为一道菜肴,我们现在经常能在外面的餐馆看到“松江狗肉”的招牌。但是呢,我们在正式宴席上从来没有看到狗肉被端上桌,也有“狗肉不上正席”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常言道“狗肉不上正席”,不是因为狗肉不好吃,而是另有用意

在正史记载中,狗和猪一样曾经是被人们拿来赏赐赠送礼物的。在史记中,越王勾践就下发过这样的命令,生男子的奖励两坛酒一只狗,但是生女子的就是奖励两坛酒和一只猪。大家都知道猪的分量比狗大多了,但是生男的发的居然是狗,可见狗要比猪值钱的多。其实越王勾践下这个命令,是在被吴国打败之后,为了雪耻越王勾践在吴国忍辱负重多年,回到越国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加快经济实力恢复,并鼓励大家生育进行人口复苏,他认为只要国内子民足够多,不需要十年就组成一只大军复仇,后来越王勾践真的做到了。

常言道“狗肉不上正席”,不是因为狗肉不好吃,而是另有用意

其实关于狗肉不上宴席的说法,最早的记录要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基本都是各个游牧民族。那个时候狗是作为辅助猎人的生产工具,经常帮助主人驱赶猎物和保护牛、羊群,所以这些游牧民族就不吃狗肉。

常言道“狗肉不上正席”,不是因为狗肉不好吃,而是另有用意

到了北宋年间,当时的皇帝宋徽宗生肖属狗,所以臣子们为讨的欢心,就有好事之人说,陛下您贵为就全天下的皇帝,您又是生肖属狗,这个狗就是全天下的吉祥物,大家不仅不能吃它,更好爱关爱它,就好比我们臣子对您的爱一样去爱护它。按照这个意思,这些大臣就是说我们爱护狗狗,就好比是在敬爱您陛下,我们对狗狗好,就好像是对您好一样。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小编听出来的意味却不是在恭维皇帝,而是损他。不过管他的呢,只要皇帝自己本人喜欢就好。所以,宋徽宗就下了一道圣旨不让吃狗肉,也不让抓狗了。

常言道“狗肉不上正席”,不是因为狗肉不好吃,而是另有用意

还有一种说法要从东北女真的努尔哈赤聊起。努尔哈赤所在东北黑水女真当时在众多部落中实力偏弱,有一次吃了败仗,受伤在树林里迷了路,躺在雪地里眼看就不行了,这时候有一只狗出现了,煨在努尔哈赤身边,一直等到努尔哈赤缓过来。后来努尔哈赤就下令把狗奉为圣物。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满汉全席,就是没有狗肉。

常言道“狗肉不上正席”,不是因为狗肉不好吃,而是另有用意

以上都是历史传说,在我们身边很多信仰佛教的朋友,狗在佛教中被尊为财神,所以很多人也不吃。再加上,还有一种打狗散伙场的说法,意思是说把狗给吃了,大家就正式散伙,因此在喜庆宴席上没有人会用狗肉。

常言道“狗肉不上正席”,不是因为狗肉不好吃,而是另有用意

在韩国世界杯期间,韩城为欢迎全世界的友人过去旅游,也禁止吃狗肉好一段时间。在中国的桂林,曾经有一帮子的爱狗人士前去抗议,现在国内大街上都没有公开说有卖狗肉的,就是要照顾这些爱狗人士的情绪。

常言道“狗肉不上正席”,不是因为狗肉不好吃,而是另有用意

你是怎么看待“狗肉不上正席”这种说法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