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南宁西乡塘区上百个教师岗位无人报考说明什么?

最近,南宁市各地区都在花大力气招聘大量教师。这除了说明广西对教育的重视之外,还可以看出当前广西各地区都很紧缺教师。

不仅仅是广西,目前全国各地区都缺老师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有一种现象却很反常,这个反常的现象就是,每个地区的教师编制数量充足,但是却找不到上课的老师。

所以,这些缺老师的学校只能招聘一些合同工教师来顶替,这些合同工因为不在编制内,他们的工资待遇也得不到保障,甚至随时有被解聘的可能。

南宁西乡塘区上百个教师岗位无人报考说明什么?

那么,编制满却缺老师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现在的学校任命学校领导的太多。特别是乡镇中心学校,学校领导机构组成竟然有十几到二十个之多,而且这些领导平时在评职称、占用编制等有很大的优势。他们要么都不上课,要么就是兼任一些可有可无的课程。

他们上的课程有时候一有什么事情就让其他的一线教师顶上,他们真正能来上课的一个学期不过几节,跟一线教师一周十几节二十几节相比简直是不值得一提。除了学校领导过多之外,还有一些借调、有编不补、没资金请临时教师的也有相当一部分

2019年全国各地区都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招聘大量教师,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比如南宁西乡塘区招聘的各科任教师岗位有上千个,最后还是有上百个岗位或达不到开考比例,或者无人报考,这说明了什么?

南宁西乡塘区上百个教师岗位无人报考说明什么?

教师职业已经不是“金饭碗”,而是高危职业之一。在教师没有职称之前,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很好,教师职业成为人人都羡慕的职业。1998年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我们村有一位教过我的民办教师,他也是我们村的人,还不是在编的,每天去学校都骑着28 寸凤凰牌教师去学校,很是受村里人尊敬,也算是村里说得上话的人。同样是村里学校,现在的教师却不一样了,很难有存在感。

南宁西乡塘区上百个教师岗位无人报考说明什么?

职称制度的存在,让教师的地位一落千丈。职称的存在把教师分为“三六九等”,职称就这样硬生生的把教书育人的教师当成了有不同等级的社会普通从业者。“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同工同酬”等分配制度在职称面前都成了一纸空文

因此,由于职称和工资挂钩,很多教师常年得不到评高级职称的名额,慢慢的就失去了耐心,对教育也就没了积极性,职业倦怠很严重,最终让他们感到评高级职称无望后选择了得过且过。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也开始脱离教学一线,上课也不怎么上心,如同高考生上大学后就松懈一样,导致教育质量越来越差。

学生越来越难管,家长越来越无理。现在不但学生难教、难管,就连家长也难伺候。现在的家长眼里充满了挑剔,他们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吃苦,多写点作业就会埋怨老师布置作业多,但是又想自己孩子考得好成绩,如果学生考不好,就会怪教师教不好。所以,很多教师都摇头叹道:“家长比学生还难沟通,难伺候”。这样的教育环境背景下,有谁还敢来当老师呢?

综上所述,如果不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不取消职称和工资挂钩的制度,不给教师一定的教育惩戒权,那么今后将会越来越难招到教师。此外,等再过十年左右,那些中师生教师退休的时候,很多地区就会更加的缺教师,再加上二胎已经差不多到上小学的年龄,可以预见在未来五年内,很多地方都会缺很多老师,而且招也招不到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