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大學時候,有哪些美食讓你難忘?

愛說情話的寶媽


說起大學,就想到當年寢室六個人,唯獨我一個人是來自以大米為主的地區--信陽,其他五個都是正宗的北方人,每次中午買了米飯拎回來,她們都會時不時地來一句,“天天吃米飯你也不膩。”雖然是無心的,但說久了也會有想法。因為學校在北方,賣麵食的窗口比較多,我又不喜歡吃麵,就在做粉絲的幾個窗口一一比較,最終選定了食堂二樓砂鍋土豆粉和酸辣粉,後來它們仨輪流著吃,毫不客氣地說,大學四年除了米飯,就數它們吃的最多。

砂鍋土豆粉

很慚愧地說在上大學以前,我吃的粉絲都是那種泡軟的粉絲簡單過下熱水,然後加入一勺西紅柿雞蛋湯就成了,那時高中學校根本就沒有賣砂鍋系列的飯,而家裡也不會做這種粉絲當飯,學校封閉管理也很難去餐館吃,況且那時砂鍋還不是火爆。

砂鍋放湯,湯里加各種調味品,然後加入鵪鶉蛋,海帶絲,豆腐絲。青菜葉等食材,等湯汁煮沸後放入土豆粉,再次沸騰就可以端到餐桌上吃了。第一次吃了後我就喜歡上了,而且每次吃砂鍋只要土豆粉,先把土豆粉一根根吃完,然後就是入味的各種食材,最後再喝幾口湯,

那味道至今難以忘懷,可惜後面我自己做卻做不出那種味道,不知道有什麼技巧。

酸辣粉(偽?)

我說的這種酸辣粉其實很難說清楚是不是四川的,因為它是在賣刀削麵的窗口生產的。大二下學期食堂搞承包制,各個窗口之間的競爭激烈,或許是因為單賣刀削麵太單一了,賣家就推出了酸辣粉。

說是酸辣粉,跟四川的那種刺鼻辣味和酸味不同,他家的是淡淡的,只有吃到嘴裡才能感受到辣味和酸味。先在碗裡放好調料,然後把煮熟的粉絲放入碗裡,再舀一勺湯澆上,最後挖一勺花生碎和小菜放上去就成了。

我記得臨近畢業的那段時間,我好似著魔一般,連續五天中午去買他家的酸辣粉,一點都不覺得膩。


大學畢業後去了武漢上班,經濟獨立了選擇多了,卻很難再找到大學裡的砂鍋土豆粉和酸辣粉,或許找時間回學校一趟才能重新吃到。


冷雨下簷


看到你的這個問題和下面的好多回答,讓我想起了很多大學時候的事情,畢業已經十年了好多事情彷彿就在昨天!

當時上學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每個學期家裡給1200元的生活費,手裡緊一點,還是夠用的,學校的飯菜很便宜,每頓飯2-3塊錢就能吃得很不錯!

記得學校對面的一條小巷子是一個美食街,各種小吃應有盡有,便宜實惠味道也不錯。有一次在那裡吃一碗山西刀削麵,有小碗的1.5元,中碗的2元,大碗的2.5元,我想我一個大男生大碗肯定吃得完,就叫了一個大碗,可是等一端上來,那碗可不是一般的大,我發現我根本吃不完,簡直是兩個人的量。味道也是很不錯的,從此隔三差五就過去吃,但是再也沒有叫過大碗的!

宿舍的室友有時候也會出去聚聚,五六個人叫一桌子菜,每個人喝兩瓶啤酒還花不到200元,想想那時候的消費真的是很低!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豆腐腦可以和胡辣湯一起喝,在此之前從沒有見過,但是喝起來味道真心不錯!最主要的是一碗這樣兩摻的湯才五毛錢!


元和落日


我去南寧上大學的時候最開始接觸是螺螄粉,當然覺得有點臭臭的,所以雖然始終沒有嘗試。後來是有一次去和同學出去吃了一份螺螄粉,那次因為不知道情況,所以叫的是中辣的螺螄粉,那一次吃螺螄粉的精力簡直是一種災難,那種感覺太辣了,在吃的過程中,一邊吃一邊擦汗一邊休息。後來在整個大學期間,我基本上很少碰這種東西,直到大學畢業以後,某次實在是太餓了才吃了一份螺螄粉,因為要的是微辣的,這個時候才知道它的鮮美。

另外就是第一次吃豬腳粉的時候,就覺得這東西很划算,因為也就六七塊錢,而且還能吃到這麼大的豬蹄,如果是專門去外面買一整個豬蹄的話,可能就需要十幾塊甚至二十塊錢了。在吃這種豬腳粉的時候,感覺整個過程都是十分享受的,不僅主題粉嫩有嚼勁,而且米粉也很好吃。

最後我是來自於北方的人(陝西省),最初來學校的時候對那邊的食物並不是特別的適應,而學校附近又沒有什麼麵條可以吃。當我第一次吃這種炒粉的時候,就感覺它的味道比較鮮美,而且整個米粉的寬度和北方吃的那種麵條很類似,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我是拿這個東西當炒麵來吃的。吃那些米粉的話很容易餓,比如說吃一碗桂林米粉,下午三四點的時候就很快就餓了,但是如果是吃一份炒河粉的話,中午吃完晚上的時候也不會餓,因為這個原因我喜歡吃炒河粉。

 



食玩迷你廚房


說起大學的美食,不得不說我們學校門口一條小吃街。


雖說學校不是什麼好學校,可是門口好吃的還不記憶猶新的。雖然宿舍的幾個人來自五湖四海 ,可是有些東西是我們公認的好吃,而且不厭其煩。


先說說我們學校的好吃的。

炒菜

不得不說我們學校這家炒菜是真的實惠,一份炒菜送饅頭或米飯。素的炒菜(土豆絲,地三鮮等)就是7元到9元,肉的(魚香肉絲,尖椒肉絲)就是10元到12元,一些大菜(麻辣香鍋,水煮肉等)大概15元到20元(分量也多)。我們經常幾個人藝人點一個菜坐在一起吃飯,這樣就可以吃到好幾個菜,在食堂吃的話,米飯還可以續,管飽主要是好吃。每次下了課去爆滿 。

炸餅

這個炸餅,不知道別的學校多不多。反正一般情況下很少見,外面也不多。吃過那麼多餅,這個炸餅還是第一次吃。就是那種薄薄的餅,在油鍋裡炸一下,然後加一些肉啊菜啊,是真的好吃。如果口說無憑,那每次去的時候都要排至少半個小時的隊,就可以證明了吧。晚上下了自習,覺得餓買個炸餅吃剛好。現在想想好想回去吃。


米線

這個米線怎麼說,我個人不喜歡吃米線,可是我舍友說,這是她吃過最好的米線了。每次出去回來她都會喊著吃這家米線,她把學校門口的米線吃了遍,只鍾愛這一家。後來因為 因為學校大門更換方向,吃一次就不是幾百米的事了,需要20分鐘的路程。不過那個舍友還是不厭其煩的吃,難過的時候讓她吃,就好了,我還在想還有治癒作用?

荷葉餅

這個餅肯定每個學校都有,可是好吃到每次去學習愛門口都想吃的卻不多。這家餅好吃實惠,一個餅除了本身加的,不加其他的,是5元。然而只要稍微加辣條還是肉排啥的,足夠一個男生的飯量了。一般的女生吃個那個荷葉餅就飽了,遺憾的是這家主人很任性,出去買飯十次有8次都不在。


烤冷麵

說起這個我們學校門口好幾家烤冷麵,可是日常爆滿的只有這一家,名字是東北烤冷麵。這家的主人很幽默,每次等的人多了,他都不忘調侃一下。然後一邊忙碌還能一邊聊天,手法嫻熟。後來實在太忙,就僱用了2個人幫忙,看來這烤冷麵的好吃程度也不是說說而已。一直有一個疑問:明明是熱的為什麼叫冷麵,還是烤??明明不是烤的,這個名字有點好玩。

說起吃的其實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不得不說在社會上你猜知道學校的飯多實惠還好吃。如果有機會要回去在吃一下那些好吃的。


若如初梘


我記得我上學那會兒學校門口有很多小攤。有一個小攤賣的是雞蛋灌餅。一直都覺得雞蛋灌餅很神奇,不明白雞蛋是怎麼灌進去的,後來才知道,原來餅本來就是雙層的。

餅加熱之後,便會越來越膨脹,時間一到,便在上面戳一個小孔,將打好的雞蛋倒進去。再塗上自己喜歡的甜醬辣醬,加上一些黃瓜絲之類的蔬菜,一份雞蛋灌餅就算完成了。上學時候這個吃的是最多的,也是我最喜歡的。到現在還想回學校再吃一口雞蛋灌餅。

每一個學校旁邊都有一家蘭州拉麵,我們食堂也有一家。那真的是一絕呀!每次都是食慾大開,飯量大增。

還有一家炸雞飯,我真的是從大一吃到了大三,首先說菜吧,雖然說三年了一成不變,但是抵不住有我最愛吃的咖喱土豆。還有就是炸雞飯的醬料才是我的最愛,我最愛吃千島口味的醬了。

還有砂鍋土豆粉,裡面的料很多,上面幾顆鵪鶉蛋,然後是香腸片、海帶絲、金針菇、豆腐絲,還有一些青菜,主食是圓潤透亮的土豆粉,煮的湯汁味道都鮮香濃郁,第一次和室友吃就誇讚真的太好吃了,每次幾乎連湯汁都喝完了

還有土豆餅,實在是一絕,土豆絲是用番茄炒過的,鮮香中還帶有酸味,裡面居然搭配了炒熟的青辣椒,煎的軟爛入味,麵餅是虛發麵餅,吃一口香、辣、酸、甜,各種滋味完美糅合在一起,真的妙不可言,至今都記憶猶新。

大學時令人難忘的美食還有很多,像雞排米飯、路邊的牛肉炒粿條、牛肉丸子湯,螺螄粉,還有早餐的煎餅果子,夜市的烤串炸雞,至今都是念念不忘。


小櫻桃泡牛奶


你大學時候有哪些美食讓你難忘?

在美食領域的創作者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以前上大學很懷念食堂的美食,現在上大學的人估計都喜歡點外賣,所以在大學食堂打起了這種廣告,外賣也可以吃一輩子,食堂一切只能吃這幾年,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時候,最喜歡吃的美食。

第一,記得我剛上大學的時候,是08 09年的時候,因為我們老家是吃炒菜,米飯的,突然來到鄭州,這個吃包子饅頭的地方非常的不習慣,我似乎是餓了一個星期都沒有吃過米飯,快餓暈了,當時有一個叫蓋澆飯的但拯救了我那些粉面都吃不了,但是食堂的蓋澆飯卻尤其的好吃。

第二,除了食堂的蓋澆飯,令我很難忘,因為它拯救了我當時,因為地域差異,而不習慣的飲食。後來慢慢習慣之後,就開始挑選自己喜歡的美食,記得食堂有一個4號窗口賣米線,當時是發撲克牌,出個牌友,紅桃黑桃方塊兒梅花是個不一樣的品花色。所以每個人手上的牌都不一樣,反正都是輪著來,這老闆挺有意思,那個時候我也想吃到4號米線的米線,得早早的去領一張撲克牌,現在想起來,也是一件很難忘的事情。

第三,提起食堂其實最難忘的還數食堂的早餐,食堂的早餐是最美味最豐盛的,我從來沒有見過面可以做成多種多樣的餅,可以做成多種多樣的好吃的,最難忘的是一種類似於鞋墊兒一樣的香酥餅,5毛錢一個,一塊錢兩個可以吃的飽飽的。

這是今天給大家分享,我在大學上學期間最喜歡吃的幾道美食,希望大家,也可以相互分享一下自己在大學期間最喜歡的這道美食。





艾米姐姐就愛吃


首先感謝提問的朋友,看到這個問題思緒瞬間回到了青蔥的大學時代😭

相信大學時光也是很多朋友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歲月,那時的我們收穫了太多太多,友情,愛情,還有那四年裡陪伴我們的美食記憶...

我的大學宿舍是四人間,那個年代正是剛剛興起扮酷的年代,剛入學的時候哥兒幾個多多少少都有點放不開,彼此之間只是客氣的寒暄,看起來都很酷😁誰也沒有想到,局面竟然是被兩包泡麵打開的😂

開學大概兩個星期的一個晚上,老三突然從櫃子裡拿出一個電磁爐和一口小鍋,還有兩包康師傅麻辣牛肉麵。在那個年代,宿舍樓是嚴令禁止使用大功率電器的,高年級的學長們可能有時候會偷著用,但對於我們剛入學的新人來講,絕對沒人敢輕易嘗試。奈何老三這傢伙著實是個吃貨,可能那天下午上體育課也有點消耗過大,到了晚上實在扛不住了,就準備拼一把,其實我們仨也已經餓的不行了,便很默契的給他把起了風,因為剛入學那會兒晚上查房期間是不允許關門的,現在想想,可能男人之間的友誼就是這麼一瞬間的事情😂當那兩包泡麵泡好了,揭開鍋蓋的那一瞬間,在場的四個人相互對望了幾秒鐘,風捲雲殘的在兩分鐘內把它解決掉了,然後迅速收拾戰場,哈哈了好一陣子😂

雖然之前也吃過不少泡麵,但那天晚上的兩包香辣牛肉麵,卻覺得特別的香,也正是這兩包泡麵,一下子拉近了哥兒幾個的距離,從此以後,在宿舍裡煮一大碗泡麵哥兒幾個一起分著吃便成了一種傳統。我們也會輪流買配菜放在裡面一起煮,火腿腸,榨菜,麵包,中午食堂吃剩的菜,總之一鍋亂煮之後就是一頓狼吞虎嚥😂。那時候男孩子的生活費也有限,有的時候又要去網吧,因此到了月底,基本上有一個禮拜的時間都是哥兒幾個在宿舍煮泡麵。那個味道時至今日還會經常想起,哥兒幾個在一起小聚的時候也都會聊起這件事情。回頭想想,可能在飢腸轆轆的夜晚,泡麵味雖美,但更美味的應該是爺們兒們最青蔥最真摯的那份友情吧。

現在大家奔四了,也都成家立業了,偶爾聚聚也都會習慣性的選擇火鍋,只因為吃到最後可以一起涮上幾包泡麵,再回味一下青春時候的感覺。

美食就是有這樣的魔力,記憶也會更加美化青春時代吃到的美味,一段美食經歷也是一段心情故事,存在於每個人記憶裡最美好的部分。

沒想到突然心血來潮,竟然說了這麼多,可能是有點想念他們哥兒幾個了😁那這個週末就約一個火鍋吧😝

最後,也祝頭條的各位看官朋友們生活工作事事順心順意,都能找到記憶裡專屬的美味!






青島老傲


我是一個湖南人,從小到大就愛吃辣,讀大學時去到了河南,剛去對河南還有一點偏見,並且吃什麼都覺得不對自己的口味,我一不愛吃麵食饅頭,二又愛吃辣,剛去的時候真是沒一個喜歡吃的東西,但呆了四年後,開始在這座找到很多好吃的,也讓我的大學吃的很開心,哈哈~

荷葉饃

有一天我室友拉著我出去逛街,吃了一個荷葉饃,剛開始給我介紹這家荷葉饃開了十幾年了,我還沒抱期望,畢竟那會兒我去了一個月也沒吃到喜歡的東西。

但吃完我真覺得很可以!很符合年輕人的口味,首先有不同的蔬菜、肉類,放進油鍋裡炸一遍,然後把選好的菜放在一起拌一拌,拌的過程中放入秘製的醬、芝麻醬,花生碎、辣椒,最後可以選荷葉饃或是薄餅,把這些菜包起來,一口咬下去,有醬的味道,也有蔬菜的味道,真的好吃~

現在畢業了回到了南方,回到了熟悉的地方,也有了很多熟悉的美食,但這座城市裡,真的沒見過開荷葉饃的店,為了那一口味道,也許會專門回去一趟吧!

肉夾饃

肉夾饃在我讀大學前夜沒有吃過,但來北方後也愛上了,肉夾饃有很多種,每個地方的特色也不一樣,西安肉夾饃、新疆肉夾饃、河南肉夾饃都有區別,但對來說,肉夾饃都不錯,肉不膩,饃也不厚重,一口咬下去一半肉一半餅,剛好。


胡辣湯

在河南,有早餐店的地方就會有胡辣湯,而且大多數店還會將胡辣湯分為葷素兩種,老闆娘一手持碗,一手從桶裡盛湯,遞給客戶之前還會用勺子或自制的工具從面前的香油碗和醋碗裡點上一點香油和醋,將新炸出來的油饃頭泡在胡辣湯裡,等油饃頭吸飽了胡辣湯後再放在嘴裡,湯味鮮香、醇厚,油饃頭外嫩裡糯,讓人回味無窮。


開封灌湯包

去開封的人都會去“第一樓”或者“黃家老店”一品這道開封名吃。先開窗、後喝湯,吃一口滿嘴香,這就是吃灌湯包的規矩。所謂“開窗”即咬開包子皮,再吸一口湯汁,滿滿的營養流入口中,湯汁鮮香夾雜著薑絲香氣,在口腔中氤氳,那滋味美妙極了。

當然,包子餡料選擇多樣,有素有葷,冬天來一籠羊肉灌湯包,更有“補虛勞,益氣力,壯陽道,開胃健力”的作用。


美食真的是很多人關於一座城市的記憶和味道。關於河南,好吃的真的也挺多的,放下偏見,讓美食治癒你~


小眾文化


懷念大學生活哈!我是在廣州讀的大學,我們宿舍一共4個人,就我一個廣州人,其它三個都是潮汕人。大學挺多美食讓人難忘的。

1.學校飯堂的雞扒飯

12塊錢,雞排比飯多,裝的滿滿的,都快溢出來,性價比超高。每次去吃都是吃不完的,最後會吃到非常油膩。雖然每次吃完都說下次不來了,但是還是回來哈!因為性價比太高了。



2.學校對面雞公煲

味道超級好吃,每次吃都會點許多配菜,人均25,也是性價比好。每個星期都會去吃一次哈。

現在自己出來工作了,感覺別的地方的雞公煲味道沒那麼好吃,一般般。



3.學校宿舍打邊爐

自己在宿舍四個人打邊爐,自己出去買菜,肉丸,豬肉,玉米,麵筋,湯底等等,性價比好,味道好。人均30左右。大冬天,四個圍著一起吃著火鍋,配上飲料,爽哈。



4.學校對面的牛肉炒粿條

最火的一家店,無時無刻都滿人,因為我們學校潮汕人比較多。牛肉炒粿條,再加上沙茶醬,非常好吃,價格也便宜才15元。也是在這裡讓我認識了潮汕牛肉丸,真的比包心的丸子好吃多了,吃下去會爆汁,有嚼勁。2塊錢一個牛肉丸。



真的很懷念大學生活哈,懷念那些食物,懷念一起生活的舍友。


吃貨小昌


不請自來,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很激動了,老師,這題我會!

先來報個座標,本人包郵區,大學在南北方交界處,在大學前從來沒出過遠門的我,出了省,上了大學,新世界的大門似乎都為我打開了。

當然幻想很美好啊,現實很骨感。。。剛到大學那一天,我和我爸品嚐了食堂的飯,果然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麼,這個飯怎麼都吃不慣啊,米線怎麼可以手工打啊,這麼筋道真的還是我熟悉的米線麼。。。

但是,熟悉的轉折來了,真香預警,習慣了大學生活的我,覺得什麼都好好吃啊,真香,食堂好吃,小吃街好吃,真是啥都好吃。

我心中的大學美食No.1非 烤冷麵 莫屬,

真的,對天發誓,在大學之前,我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小吃(也可能是從來沒吃過有加成,捂臉),五塊錢就能吃飽,還帶一個香腸,一個蛋,再加一點醬,每次到下課的點,去冷麵小哥攤上都要等上至少十分鐘。我第一次吃了之後,驚為天人,然後,連著吃了五天的烤冷麵。。。被室友極度吐槽,23333,由此可見,烤冷麵真的是美食,尤其是小吃街排隊排的最長的那家,絕對是,盲著買都可以。

No.2就要想一想了,因為其他幾位美味程度都差不多,難分伯仲。唔,好難選,就算並列吧。鴨脖絕對算得上其中之一,簡直是看綜藝、刷劇、打牌、聊人生必備小吃,幹一段鴨脖,我們就是最親的姐妹。至今仍記得,寒假為了省點錢坐紅眼航班,在機場買了一盒鴨脖,一個寢室一起打牌的故事,哈哈哈哈哈。

接下來登場的是炒河粉、飯、米線,這些其實哪都能吃到,也不稀奇,但是我們大學小吃街外面的大叔炒的真的超好吃,炒一整個番茄、加上雞蛋、裡脊、香腸,滿滿的河粉或者米線,真心超滿足的!自從大學畢業了,我就再沒吃過這麼好吃的炒河粉了,委屈,嚶嚶嚶。。。

並列第三位,我決定給燒餅夾裡脊,這是一道地道的蚌埠小吃,獨有哦,烤的香脆的燒餅裡面裹著剛剛油炸過的裡脊,一口酥脆,不過這個有時候做的比較油,曾經,兼職的時候,我和室友差不多吃了一個月的燒餅夾裡脊,對了,裡面夾土豆片、生菜超好吃。(網上的圖看起來都不太正宗,我就不放了,大家想象一下就好,2333)

不得不說,大學城的小吃街是最藏龍臥虎之地,小吃商販直接battle,在激烈的競爭之下,只有美食才能殺出重圍。還是大學生的學弟學妹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啊,說不定以後就再也吃不到這麼適合自己口味的美食啦。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