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唐山传说」还乡河的传说

还乡河,又名环香河,浭水,她是唐山市的母亲河,发源于唐山市迁西县新集镇泉庄村,流经迁西、丰润、玉田,自天津芦台入渤海,全长160公里,流域面积460多平方公里。

还乡河名字由来:

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俘,被金人押解五国城,著名画家赵佶(宋徽宗)过浭水,凄然曰“过此渐进大漠,吾安得似此水还乡乎?”从此,《水经注》中独有的浭水,改名还乡河,“西流浭水自还乡”似乎多了些悲愤和忧伤。

还乡河传说一:

在开天辟地的时候,东海龙王为扩充自己的地盘,想联合滦河等百条河神,企图吞没燕山脚下的土地,并发下号令:各河首领要同力合作,不得自行其事,违令者斩。

龙王还向滦河河神许愿,事成之后封其为江。

令下之后,各路河神无不响应,只有还乡河神小龙女表示反对。

到了预定的日子,各路河神破浪而来,汇集一处。

小龙女却我行我素,悄悄地引水西行。龙女的孤行,打破了龙王百河造海的计划,如今少了她一条河流,滦河自然不能封为江了。

龙王得知此事,又气又恨,便含泪把自己的女儿斩首示众。

龙女面对父亲的淫威,誓死如归,临行前赋诗一首:“世间皆浑我独清,涓涓细流朝西行。甘愿此身遭千剐,不在人间留骂名。”

「唐山传说」还乡河的传说

龙女死后,还乡河两岸的人们非常怀念她,于是将这条河取名为还乡河,把龙女称为还乡河女神,加以供奉。

每逢大旱之年,泉庄的人们便举行祭祀河神的仪式,唱影唱戏,扒泉挖河,烧纸烧香,发疏表,戴柳条帽子,请求河神普降甘霖。

据老人们讲,河神总是有求必应的,人们都夸赞还乡河河神最灵的神,最理解百姓的疾苦。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一旧俗仍然存在。

听这里的老人们讲,泉庄的地下,住着千年的粘鱼精,过去,有人在方塘经常看到石窟中有一条硕大的“鲇鱼佬”,传说,是它掌管着还乡河的水脉,也许,这“鲇鱼佬”就是那昔日的龙女的化身吧。

「唐山传说」还乡河的传说

传说归传说,今日的还乡河已是一条益河。解放后经过几次的治理和改道,特别是引滦入唐输水工程,将滦河水自新庄子官桥引入还乡河,再引入邱庄水库,现已成为供应唐山市人们日常用水的主要来源。如今的还乡河,也和我们一样,不断地再为社会主义建设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