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三毛与他称兄,金庸曾赞他洒脱,他把一生活成了江湖

“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

这是古龙的好友倪匡,致以古龙的悼念词。

一生,撰书七十余本,捉刀之作更是不计其数。

古龙的江湖,快意恩仇,侠客遍行。

有人说:他凭借一己之力,将武侠小说托举至文化巅峰。

他的一生,不长。

也曾叹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却用一生,造就了刀剑抿血、侠客慢行的快意江湖。

三毛与他称兄,金庸曾赞他洒脱,他把一生活成了江湖


01


古龙,仿佛生而孤独。

这与他的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

什么是苦难?

在许多人看来,苦难是不如意的生活、是拮据的经济。

而对古龙而言:父亲的出轨,与情人私奔,是一把钢刀,插入了本就鲜血淋漓的生活。

于古龙而言:父将不父,这是悲哀。

父亲远走,年少的古龙生活没有着落。

他入了所谓的江湖,成了刀尖舔血的“古惑仔”。

他徘徊在社会底层的夹缝中,求生。

后来,古龙在台湾和林清玄入澡堂的时候,林清玄发现古龙身上有很多刀疤,即是如此。

三毛与他称兄,金庸曾赞他洒脱,他把一生活成了江湖

生活,太早在古龙的身上留下印记。

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俗世江湖,都给他带来了不可泯灭的影响。

正如后来,我们看到的古龙笔下的主人公,和家庭之间的联系,近乎于无,亲情缘浅。

从小被狼养大的萧十一郎

被当作复仇工具养大的小鱼儿花无缺

从未提及父母的陆小凤

他将自己生活的剪影,付诸于笔端,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江湖浪子”。

三毛与他称兄,金庸曾赞他洒脱,他把一生活成了江湖

《萧十一郎》(2002)

可能很多人都不曾知晓,古龙最开始写的并不是小说,而是诗歌。

1954年,古龙写诗,给当时的诗刊《蓝星诗刊》《成功青年》投稿。

后来,他不再写阳春白雪的散文和诗歌,而是投笔从“武侠”。

当时的武侠作品,在报纸连载传阅,并没有在文学市场上占据多大气候,甚至被视作“低俗刊物”。

其间滋味,我们难从中窥之。

1955年,古龙在晨光杂志上发表小说《从北国到南国》

这是他职业写作生涯的开端,也是“古龙”这一笔名第一次得以面世。

如果有人问:古龙为什么写武侠?

答案只有两个字:谋生

于古龙而言,没有家世,没有经济来源,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和笔。

古龙说:“为了等钱吃饭而写稿,虽然不是作家共有的悲哀,但却是我的悲哀。

三毛与他称兄,金庸曾赞他洒脱,他把一生活成了江湖

古龙的小说在刊物上的特点很明显,留白

这是他当时发表小说,与其他武侠小说作者并不相同的风格。

原因无他,一个是因为古龙之前写散文诗歌,习惯了留白的形式。

再个就是当时台湾的报刊,结算稿费的形式是:按行算稿费。

看似有些“鸡贼”的做法,却饱受追捧,哪怕留白很多。

古龙小说的意味却是分外深长。

当时,日渐低迷的武侠小说市场,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武侠江湖终是等来了古龙,古龙也成就了武侠的巅峰。

经常有人把古龙和金庸先生相比较。

其他人说:金庸有侠气,不仅仅是小说。

三毛与他称兄,金庸曾赞他洒脱,他把一生活成了江湖

古龙(左),金庸(右)

而在夹缝求生的古龙,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他的“俗”。

“俗”于谋生。

可,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身不由己的江湖。

02


金庸的小说常彰显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而古龙,只求:“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

古龙身处江湖,手写江湖。

笔下小人物颇多,浪子尤胜,颇有一些玩世不恭的仪态。

古龙的笔下,主角多是中年人。

有从少年意气到中年风发的楚留香

有风流探花,小李飞刀

李寻欢

古龙笔下的中年人,没有救国救民、家国天下的认知,也没有如今常讨论的“中年危机”。

他的笔下的李寻欢,喝酒喝到吐,潇洒也情深,会痴痴站在空地,直到身上落满雪花。也会刀剑无眼,为友拼命。

三毛与他称兄,金庸曾赞他洒脱,他把一生活成了江湖

《小李飞刀》(1999)

中年式深情,少年式情真,这仿佛成了古龙笔下人物的底色。

古龙的小说,人物都如同他自己那般活:恣意,永远热泪,永远年轻。

古龙很独。

对亲情如是,对女人亦如是。

于他的原生家庭而言,他重蹈其父亲覆辙,没有给自己儿子一个所谓圆满的家。

三毛与他称兄,金庸曾赞他洒脱,他把一生活成了江湖

但有一种情谊,是生死之交,侠肝义胆见真章。

他曾挺三毛:“有啥事别怕,哥罩着你。”

倪匡是他的莫逆之交,金庸是他的神交之友。

古龙常和倪匡一起喝酒,喝醉了满口胡话,甚至醉到不省人事,被送到医院打点滴。

在古龙看来,他和倪匡是真兄弟,可以挡刀的那种。

他有俗气,也有侠气,正如他小说中的江湖义气,豪情万丈:

《绝代双骄》里的小鱼儿与花无缺;

《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李寻欢和阿飞;

《楚留香传奇》里的楚留香和胡铁花……

三毛与他称兄,金庸曾赞他洒脱,他把一生活成了江湖

《绝代双骄》(1999)

古龙,最初在社会江湖滚打,借笔谋生,却不失侠义。

“朋友,要与有热血的人交;酒,要与有热血的人喝;恋爱,要与有热血的人谈;死,要为有热血的人死。”

他笔下有大气的小人物,也有世俗人情的不安。

他的心仿佛从来漂泊,无枝可依。

三两壶酒,醉倒沙发,他常念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古龙爱酒,最初并没有耽于酒中。

后来的倪匡,也曾叹息,悔叫古龙喝酒。

古龙喝酒,是倪匡教的,却比倪匡更爱喝,也更会喝。

都说借酒浇愁,当古龙遇到了酒,仿佛遇到了救赎。

正如古龙自己而言:“一个人如果沉溺于酒,必定有他伤心的事,而伤心的人必定是多情的人。

三毛与他称兄,金庸曾赞他洒脱,他把一生活成了江湖

《楚留香新传》(2012)

他说:你若以为酒是一种可以令人快乐的液体,那你就错了。

“酒是种壳子,就像是蜗牛背上的壳子,可以让你逃避进去。那么,就算有别人要一脚踩下来,你也看不见了。”

七分孤独,三分豪放”,他的孤独,都在酒里。

03


古龙笔下有诸多浪子,每一个都曾是他自己。

三毛与他称兄,金庸曾赞他洒脱,他把一生活成了江湖

他浪于女色,婚姻困不住他。

他浪于江湖,美酒带他入梦。

他浪于笔端,预支稿酬后常常拖稿,很少守时交稿。

几经创作,武侠小说七十余本,这是他的荣耀,是人生的高光时刻。

“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是古龙独有的洒脱。

可终究,酒和生活,还是掏空了他的身体。

三毛与他称兄,金庸曾赞他洒脱,他把一生活成了江湖

1979年,古龙创作《英雄无泪》后,因身体缘故,几经停笔,创作进入衰退期。

1980年,古龙在松吟阁喝酒时,江湖义气,跟黑社会动了手。

这次的“松吟阁事件”导致古龙的大动脉被割伤,大出血,被送到医院抢救。

最终,只能从流浪汉身上取血救古龙,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流浪汉的血液中有肝炎病菌。

就这样,古龙的身体日渐垮退。

对患有肝炎的人来说,酒是催命毒药,可古龙却酒不释手。

他宁可在酒醉中热烈地死,也不愿意在忌口中百无聊赖地活。

三毛与他称兄,金庸曾赞他洒脱,他把一生活成了江湖

《小李飞刀》(1999)

正如他自己对活着的定义:

“要活得勇敢、浪漫、自由、豪迈,活成闪逝于边城凛冽的刀,活成吟咏于天涯寂寥的诗,活成瘦马关山道的西风,活成晚来天欲雪的烈酒。如果生命无味,毋宁死。”

他对生死,看得淡然且悲观,古龙曾说自己最喜欢《楚留香》主题曲里的一句词:“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他看淡俗世,仿佛并不畏惧孤独。

1985年9月21日,古龙因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生命的终止键停在了48岁。

他的一生,有着悲剧的色彩,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侠肝义胆的真章,唯独没有透露出对孤独的恐慌。

却在临终的前夜,古龙忽然问向榻前的朋友:“你猜我死了,有没有人会为我落泪?”

还是古龙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与俗世抗衡,活得潇洒肆意。

最终发现,生而孤独,也不由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