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雅克薩,位於黑龍江上游,漠河縣對面(今俄羅斯稱之為阿爾巴金諾),歷史上是中國東北邊疆古城,滿族的祖先肅慎族就生活在這裡。

從唐到明的歷代朝廷,都在這裡設置行政機構,行使管轄權。清朝建立之後,繼續對這一地區行使管轄權,加強統治。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可惜,19世紀後期,沙俄野心萌發,不斷入侵中國東北,於1858年5月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把黑龍江以北包括雅克薩在內的中國大片領土劃入了俄國版圖。

其實早在1685年,就在雅克薩這個不大的小鎮上發生了影響後世的雅克薩之戰。清政府為收復領土雅克薩,對入侵的沙俄軍隊進行了兩次圍殲戰,最終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一.羅剎來了。

1644年,神州大地變天了,闖王進京,明朝滅亡,清兵入關,席捲中原,而在清兵傾巢而出時,滿洲人的“龍興之地”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滿清入關之後,東北一帶由此防守空虛,就在康熙忙著平三藩收臺灣的時候,一群不速之客闖入了滿洲人的龍興之地。。

這些人很野蠻,身著獸皮,扛著槍,衝進達斡爾黑龍江流域。當地人非常害怕這些野蠻人,因為他們太兇殘了,他們燒殺搶掠,將當地人像獵物一樣捉住,然後戴上枷鎖,強迫他們做奴隸。

羅剎是佛經裡的詞語,原意是食人惡鬼,由於哥薩克人在東北一帶表現得跟食人惡鬼沒什麼兩樣,所以當地人就稱他們為羅剎。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沙俄的歷史跟中國相差很大,中國從秦始皇時候就開始了建立了大一統王朝。而沙俄在早期是四分五裂的,有一段漫長的被入侵的歷史,後來,成吉思汗的後裔佔領了沙俄,創建了金帳汗國。

到十五世紀末,沙俄才獨立,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首都在莫斯科。俄國人擺脫蒙古人控制,比明滅元晚了將近兩個世紀,“戰鬥民族”並非天生善戰。

十六世紀下半葉,沙俄積極對外擴張。

崇禎五年(1632年),沙俄在勒拿河畔創建雅庫茨克城,逐漸將魔爪伸向我國黑龍江地區。

崇禎十六年(1643年),雅庫茨克的首領戈洛文派遣波雅科夫闖入黑龍江的達斡爾,騷擾女真人,做出了種種令人髮指的事情,以至於後來一提到哥薩克,黑龍江人就想起吃人野獸的樣子。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順治六年(1649年),雅庫茨克來了一個新的統領——弗蘭茨別科,他任命哈巴羅夫為頭領,率領七十名哥薩克人組成遠征隊,向黑龍江進軍。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順治十三年(1656年),一支沙俄軍從葉尼塞斯克出發,闖進石勒格河流域,在順治十五年佔據蒙古族居住地尼布楚,並將尼布楚據為己有,在這裡建築堡壘。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順治十三年(1656年)沙皇又任命斯捷潘諾夫為達斡爾地區長官。斯捷潘諾夫在松花江一帶橫行無忌,終於遭到清軍的阻擊,寧古塔昂邦章京(官名)在松花江畔和俄軍展開激戰,擊斃了頭領斯捷潘諾夫。

康熙四年(1665年),沙皇任命切爾尼科夫斯基為雅克薩長官,並將雅克薩劃入本國領土。侵略者們以雅克薩為據點,開始向黑龍江中下游滲透。同時,極力拉攏少數民族的首領,進行分裂和顛覆活動。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康熙十二年(1673年),陸續有一些將領叛逃。對沙俄的侵略行為,康熙試圖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而沙俄虛與委蛇,一面和清廷周旋,一面繼續進行武裝侵略活動。

在平定三藩之亂,收復臺灣之後,年輕的康熙皇帝終於意識到,對於頻頻進犯的俄寇,“非創以兵威,則罔知懲畏”。在征討之前,康熙先大量蒐集情報,瞭解敵我形勢。

二.戰爭經過。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軍在黑龍江東岸古城的廢墟上創建起黑龍江城,也就是璦琿。在這裡架上大炮,預備軍艦,佈置一千五百名官兵,由寧古塔的副統領薩布素率領。第二年冬天,康熙又增派一千寧古塔和達斡爾官兵到黑龍江城。為了對付俄軍大炮,康熙又從全國各地將大炮運往黑龍江城。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1.第一次雅克薩之戰。

康熙二十四年,康熙命令都統公彭春、前都統郎坦、班達爾沙和薩布素為將領,率領滿漢蒙達斡爾等眾多民族的軍隊前去攻打雅克薩。聽到這麼多民族的軍隊,很多人一定以為是十幾萬大軍吧,事實上只有三千人。

六月初,清軍來到雅克薩城下,在交戰之前,清軍將康熙的書信交給俄軍。在書信中,康熙再次表示只要俄軍撤出雅克薩和尼布楚,兵戈之事就可以避免。不過,俄軍並不買賬,他們仗著城堡堅固,對清軍出言不遜,更別說遷回沙俄內地了。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清軍於是包圍了雅克薩,二十五日清晨,俄軍的一支部隊坐船來支持雅克薩城,清軍將領林興珠帶著士兵跳進水中,拿到大刀衝向敵船。由於在水中,俄軍的炮火完全不管用。看著清軍勇勐的樣子,俄軍驚呼:“大帽韃子。”清軍靠近船隻後,大砍敵軍的腳,俄軍死傷大半,紛紛墜入江中。

趕走了俄軍援軍後,清軍開始集中火力攻城。俄軍有大炮,清軍也有大炮,雙方打得難解難分,最終俄軍不敵。看到俄軍嚇破膽後,清軍開始在城牆周圍堆積柴火,準備焚燒城堡。雅克薩長官托爾布津嚇得滿頭是汗,再這麼抵抗下去,可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無奈之下,托爾布津向清軍投降,並且表示再也不來雅克薩了。

戰場上的勝利並不能彌補決策的失敗,清軍在攻陷雅克薩之後,沒有在雅克薩駐軍,甚至沒有割取雅克薩附近的田禾,就將全部將士撤回到璦琿。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令人氣憤的是,清軍放走托爾布津後,托爾布津回到尼布楚,碰上了拜頓的援軍。拜頓是德國的一個軍事工程師,得知清軍撤離雅克薩後,他建議托爾布津再次佔領雅克薩。這次,托爾布津帶了五百人,再次佔領雅克薩,並將附近的田禾收割,用作糧草。

2.第二次雅克薩之戰。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薩布素偵查到俄軍又回到雅克薩,薩布素把這個消息第一時間報告康熙,請求率艦隊親自去征剿。

康熙下令:“羅剎又在雅克薩城盤踞,如果不快速撲滅,他們勢必會積糧固守,時間長了,要拿下來就比較困難了。”

薩布素和郎坦等人率領兩千多官兵由璦琿出發,分水陸兩路,在七月十八日抵達雅克薩城下。到了以後,還是老一套,先警告俄軍“速回本土”,俄軍當然不買賬。這次,托爾布津有軍事專家拜頓的支持,加上火器充足,城防堅固;對比之下,清軍由於緊急調動,炮火明顯不足,主要武器還是弓箭大刀。儘管如此,清軍還是主動出擊,在當地居民的幫助下,屢次擊敗俄軍。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當然,這次要攻下城池確實沒上次那麼容易。雅克薩一帶冬天來得特別早,八月份就特別寒冷,康熙讓薩布素做好結冰時期的打算。在這種冰天雪地的地方打仗,天氣是影響勝負的至關重要因素。一旦結冰,肯定對攻城一方不利,守城者在城堡內至少不會挨凍。

薩布素針對此種情況,迅速制定了圍城計劃:

一是,因為敵方城池堅固,薩布素暫停攻城計劃,而選擇長期圍困敵人,他在城牆三面挖了壕溝,設置了木樁鹿角這些障礙物,同時在城對面的島上築起指揮所,當作士兵們的過冬營寨。

二是,薩布素將炮口對準雅克薩,封鎖江面;大江兩岸駐紮有水師,防止敵人從江上逃走,此外,還在城上游的港灣內,埋伏好戰船,堵截從尼布楚那邊過來的援軍。

薩布素負責圍城,索倫在從後方運來糧草。

就這樣,面對清兵的重重包圍,俄軍被困在城中無計可施。俄軍幾次企圖突圍,都失敗了。托爾布津在一次突圍中激戰身亡,隨後,拜頓接過指揮權。城內俄軍缺乏糧食和柴火,飢寒交迫,不少士兵病死餓死。八百多俄軍最後只剩下一百多個人,眼看這些俄軍除了投降再也沒有活路。

鑑於上次的經驗,投降了清軍會放過他們嗎?這是他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康熙再一次伸出了橄欖枝,希望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邊境問題,並將這種意向用國書的形式交給沙皇。

沙皇本來也是個很強硬的人,但是考慮到雅克薩的俄軍已經陷入絕境,如果不談判的話,城內俄軍就會全軍覆沒,雅克薩城一樣是丟。萬般無奈之下,沙皇接受了和談的建議。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九月,沙皇派遣使者到北京,通知清廷,俄國政府願意接受和談,已經指派戈洛文為大使舉行邊界談判,希望北京方面能夠撤回雅克薩的軍隊。

康熙接受了沙俄的談判請求,立即下旨撤回雅克薩的清軍,允許城內羅剎自由出入。

三.《尼布楚條約》。

1.中俄第一次談判。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二十二日,第一次談判大會正式開始,中方代表除了索額圖、佟國綱、馬喇、薩布素、郎坦等人外,還有兩個西方傳教士張誠和徐日升,他們負責翻譯;俄方代表是戈洛文、弗拉索夫和科爾尼斯基。

戈洛文首先發言,他把中俄戰爭的責任全都推到清朝身上,誣陷清朝沒有宣戰就派兵侵犯沙皇的國界,所以沙皇才派遣大量精兵,攜帶無數的彈藥來討伐敵人,直到收到清朝皇帝的和談信,熱衷於和平的沙皇陛下才放下兵器,派我們這些人過來談判,所以清朝應該對受害者俄國進行賠償。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當翻譯把戈洛文的話翻譯過來後,索額圖火冒三丈,痛斥戈洛文一派胡言,指出沙俄是侵略者,在黑龍江地區犯下了滔天罪行,清朝皇帝是忍無可忍才出兵討伐,即便如此,也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剋制,沒有殺害任何投降的羅剎,索額圖一番義正詞嚴的控訴讓戈洛文啞口無言。

沙俄企圖通過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勢,取得黑龍江以北的大片領土。索額圖明確表示不可能,他說道:“敖嫩河、尼布楚向來是我女真部落居住的地方。我們皇帝幾次出兵都沒有攻打尼布楚,並不是不想奪回這塊地方,只是不忍心讓你的人民死於屠刀之下。皇帝如此仁義,就是希望你們能幡然悔悟,及時回頭。如果你們想強佔這塊地方,我們皇帝是絕對不會允許的。”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索額圖要求沙俄交出尼布楚和雅克薩,退到色楞河以西,不過,第一次談判沒有得到結果。

2.中俄第二次談判。

第二天,進行了第二次談判。戈洛文仍然堅持以黑龍江為界,索額圖明確表示拒絕。戈洛文看這個方案不可能被中方接受,便拋出第二個方案,以牛滿河和精奇里江為界,想把精奇里江東面和西面的大片領土包括雅克薩據為己有。

索額圖拒不接受,但此時索額圖犯了一個錯誤,他亮出了底牌。他以為沙俄做出了讓步,康熙又喜歡儘快達成協議,便把康熙最後的底線,也就是以尼布楚和音果達河為界攤了出來。這樣一來,等於是把貝加爾湖以東至尼布楚的大片清朝領土讓給沙俄。

儘管中方代表已經做出了重大讓步,但是戈洛文仍然耍盡手段,想多佔有一些領土。看著戈洛文卑劣的表演,中方代表非常憤慨,索額圖直接說道:“除了尼布楚外,我們不會接受任何其他邊界。”

談判仍然在繼續,中方翻譯張誠和徐日升告訴戈洛文:“如果不將雅克薩及其附近的地區讓給清朝,和談不會有任何結果,到最後可能還是要通過武力解決。”

沙俄雖然固執己見,但清政府已經做出了讓步,而且軍隊也已經準備好,再加上尼布楚一帶的少數民族早已忍受不了沙皇的壓榨,準備和清朝軍隊聯合,共同反抗沙俄。沙俄在尼布楚的軍力本來就不多,西伯利亞那邊也沒有兵力可以支持,如果逼清軍走極端的話,很可能引起整個貝加爾湖以東的殖民區產生動盪,戈洛文可不想冒這個險。

康熙兩次打下的雅克薩在哪?龍與熊的較量,孰勝孰負

九月七日,中俄雙方經過反覆磋商,終於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根據條約的規定,中俄兩國東段邊界以外興安嶺至海、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為界,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土地屬於清朝。清朝同意讓出貝加爾湖以東尼布楚一帶原屬於清朝的土地,並允許沙俄在邊境通商,沙皇同意將黑龍江內的軍隊撤回國。

至此傲視歐亞的沙俄帝國臣服於大清腳下,雅克薩之戰以清軍完勝而宣告終結。

結語:

雅克薩之戰是清王朝對壘西方軍事強國沙俄的關鍵一戰,是中俄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雙方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

此戰的勝利,有力地制止了沙俄向黑龍江流域進行侵略的計劃,維護了中國的國家主權,為康乾盛世奠定了穩定的外部環境,提升了大清國的國際地位。

1.《清史稿》 清朝。

2.《大清聖祖仁皇實錄》 清朝。

3.《平定羅剎方略》 清朝。

4.《清朝全史》,鄭永安 著。

5.《清朝三百年史》,張傑 著。

-End-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都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