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贵州牂牁江


乌蒙山下

牂牁江边

早在2亿年前,这里就已是古生物的伊甸园

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泽国

▽贵州龙化石( 三叠纪中期海生动物,四肢尚未退化成鳍脚,可能两栖生活)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三叠纪中期海生动物


▽盘县大洞,旧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曾出土石制品700余件,化石标本500余件,包括人牙化石一枚和数十种哺乳动物及少量鸟类、鱼类等化石,其规模、文化堆积物年代,考古材料的品种数量方面,可与北京周口店媲美。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盘县大洞:旧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内部


千百万年的岩层积淀

地壳抬升

形成2000多米海拔的高原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这里有峡谷沟壑

▽六盘水乌蒙大草原,当地人称为“坡上草原”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坡上草原”风力发电


也有草场莽原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有溶洞、天生桥

▽天生桥,地下河的长期侵蚀作用,使得大部分地下河道(溶洞)上方的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塌陷坠落到河道底部,只有天生桥这一段地下河道上方的岩石没有发生塌陷和坠落,这样,一座天生桥就诞生了。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也有江河深渊

▽牂牁江,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西部。

司马迁史记:"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自然的神力,塑造了这方土地特殊的构造

古生物的身躯,沉淀了埋在地底难得的馈赠: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煤的形成



“江南煤海”

指的就是这个六盘水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贵州西部

一座因煤矿而崛起的工业城市:六盘水

为“三线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六盘水行政区划


当时,中国在贵州西部煤矿蕴藏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而得。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大烟囱

宣示着火电产业的发达

也让六盘水成为

至今人均GDP依然仅次于省会贵阳的省内第二富裕的

工业重镇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火力发电曾一度成为六盘水的重要工业部门


工业的兴起,催生了交通运输的发达

站在山的这面,遥望那面,不再是

"两山叫得应,相会要半天"

这里架起了铁路、桥梁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在那个整个贵州还堪称“贫瘠”的年代

这里的人们

率先坐上了绿皮火车

这是工矿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荣光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民间流传着

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口号

一波波建设者

前赴后继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国防、交通、电力、煤矿

让这座由三大矿区(后改特区)组合而成的城市

在中国的西南乃至整个中国西部

都让人如雷贯耳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机器的轰鸣

列车的驰骋

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滚滚财富

▽2018年,六盘水的盘州市,GDP总量排行全省第五,仅次于贵阳市辖区云岩、南明、花溪,和茅台酒的故乡仁怀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时至今日,都让人很难想象

贵州西部山区城市的一个县份

经济竟堪与省会贵阳市辖区媲美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数十年来

城市的变迁

往往蕴藏着机会

财富的重新分配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强大的工业筑底

为六盘水提供了足够的转型底气

▽全球最高桥梁,贵州北盘江第一桥,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镇。全长1341.4米;桥面至江面距离565.4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2013年动工建设,2016年12月29日竣工运营。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世界最高桥梁:北盘江第一桥


工业雄厚

交通便利

资源富饶

这座拥有占贵州全省8%常住人口的城市

人均GDP高出了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从这些过往的辉煌数字里

我们依然不难发现

未来另一个生机勃勃的六盘水

▽六盘水凉都宫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中国凉都

年平均气温15℃的凉爽气候

夏季平均气温19.7℃,冬季平均气温3℃

▽六盘水境内的县级市:盘州市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让这座城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空气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

有竹海:

▽大洞竹海景区位于盘州东南部,内有3万余亩成片竹林,核心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9.7%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大洞竹海


有风电

因风力资源丰富,盘县坡上草原被确定为贵州全省第一个风力发电试点地,作为能源大省的贵州,从依赖煤矿产地的火力发电,到风力发电的清洁能源,顺利转型,别誉为"水火互济"。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有村寨

银杏树是3000万年前地球遗留下来的古植物,人称植物“活化石”。

妥乐古银杏村位于盘州市,全村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胸径一般在50一150cm,最大220cm。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世界古银杏之乡:妥乐

有草原

▽西南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草场之一:乌蒙大草原。最高海拔为2857米,在当地人口中,又称其为“坡上草原”。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滇黔锁钥,云贵咽喉

▽沪昆高速上的坝陵河大桥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沪昆高速通道上

云贵交界,六盘水坐镇雄关胜境关

被认为是元代以来,中原内地入滇最重要的通道,被称作“入滇第一关”

▽沪昆高铁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这个关隘

同时也是自然气候的分界线

故有“山界滇域、岭划黔疆,风雨判云贵”之说

六盘水境内县级市盘州的交通要枢

一度令周边市州羡煞不已

乃有人建言:将盘州划入黔西南作为州府

然而,或许是工业老城的敏感

让这座城市在交通上的作为

并不止于“滇黔要冲”

▽安六铁路线路,建成通车后,将构建六盘水至贵阳的快速客运通道,加强与省会城市的向心力。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在贵州着力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打造“大贵阳”的今天,

随着安六城际铁路的修建

六盘水与贵阳—安顺都市圈的联系更为紧密

以“六盘水——安顺——贵阳”为横向的都市区连绵度,地缘优势明显

未来或可成为黔中城市群又一增长极

改写“毕水兴”的“次区域”格局

▽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六盘水被列为“毕水兴次区域”。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局部图


时光荏苒

岁月不居

一条条交通脉络

为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

勾勒出原生态旅游的路径

这里有亚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六枝唆嘎乡


神秘的长角苗

▽距六枝60公里处的梭嗄乡,是贵州长角苗的故乡

这里生活着12个寨子的长角苗族,作为苗族的一支,至今,这里的人们仍保留了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男耕女织,过着简单的自然经济生活。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有彝风浓郁的民俗山林

▽水城县玉舍乡,乌蒙山支脉的大山里,有一片开阔地,彝语把它叫作“海坪”,这里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就是海坪村彝寨,有“千户彝寨”之称,隐蔽又神秘。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和火一样的热情和魅力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火把节、祭祀舞

无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无论是世界古银杏之乡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还是藏有2000多年前贝叶经、被载入《徐霞客游记》的丹霞山护国寺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抑或是老树新芽的参天古树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基本都能维持原貌

呈现于千百年后的世人眼前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当历史的工业重镇

与新生的生态大城融合

就诞生了如今的六盘水

六盘水,还是那个六盘水吗?

六盘水盘州市

山水城市间

灯火辉煌处

无论是一座桥梁

还是一幢高楼

这座城

都重现了当年工业文明的强盛

却又超越了工业的单一

正所谓

现代和传统并存

文明与生态同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