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都是乾隆重视的雍正宠臣,李卫、田文镜为何身后荣辱要两说?

向敬之

1

电视剧《雍正王朝》《李卫当官》称李卫是胤禛于康熙末年遇到的市井小混混,与史实是有出入的。

史上的李卫,是一个富家子弟,在康熙五十六年花钱买来的员外郎,成为了还是雍亲王的胤禛赏识的官员。

在清朝官员等级中,员外郎为从五品,郎中为正五品,都是京官的中的低级官员。即便他早早地抱上了胤禛的大腿,但只是为之效犬马之劳的办事官员,不可能进入核心层,也不可能窥知雍正夺位的机密。

雍正即位后,对自己倚重之人,主要处死了三人:潜邸高参戴铎、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以及死于幽所的隆科多。他们是真正知道秘密的人。此三人都是死于恃功骄纵,让雍正感到了真正的威胁。

都是乾隆重视的雍正宠臣,李卫、田文镜为何身后荣辱要两说?

雍正画像

李卫不然。他很老实,无论是出任直隶驿传道,还是远调云南盐驿道、升任布政使,都是唯雍正旨意为是,小心谨慎,清廉任官,政绩卓著。他忠于主子,不畏权贵,即便雍正宠信的步军统领鄂尔奇违法,他也敢直言举报,不怕于雍正最爱的鄂尔泰结怨。所以,雍正最为信任,愿意把富庶的浙江及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两淮盐道交给他管理。

由于雍正帝的赏识,文盲李卫在雍正朝青云直上,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云南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雍正七年加封兵部尚书、太子少傅,三年后署理刑部尚书、任直隶总督。虽然升官快,但品级最高不过从一品。他虽然勤政爱民,擅于缉私捕盗,敢于弹劾权贵,但没有足以封爵的大功劳。

他病逝于乾隆三年。也就是说,他不能死在雍正朝。当然,《雍正王朝》也确实安排了一个活到了乾隆十年的小人物张廷璐,被腰斩在剧中,以检测张廷玉对雍正的忠诚。

李卫是雍正朝的重臣。而且,他很听话,也很谨慎,与鄂尔泰、田文镜为雍正最为赞许者。

当然,李卫还善于对雍正拍马屁,于雍正五年十月进献瑞谷,让雍正狂喜之后,说:“此非朕凉德所能致,想浙省浇漓之习必然丕变,是以感召上苍如此之瑞应。朕深为浙省臣民庆幸!”(《清世宗实录》卷六十二日,雍正五年十月己丑)

2

李卫与鄂尔泰、田文镜,都是雍正喜欢的督抚重臣。这三人却关系不好,互相弹劾,如题中所云斗智,但将鄂尔泰、田文镜弄成大老粗李卫的手下败将,还是电视剧的艺术创作。

《清史稿·田文镜传》记载:“上谕曰:‘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皆皇考所最称许者,其实文镜不及卫,卫又不及鄂尔泰,而彼时三人素不相合。’”

一、李卫不是大老粗,而是粗中有细,在缉查私盐、修筑海塘、侦查案件方面是个高手,同时尊重文人,出钱修过省志、建过书院。浙江文字狱多发,雍正禁止士子参加科考,以示惩戒,李卫不畏皇威,为士子们争取了乡试和会试的机会。

二、李卫总督浙江,兼管两淮盐政,清正廉明,被加兵部尚书、太子太傅及刑部尚书,升直隶总督,颇有政声。他与鄂尔泰的较量,主要是弹劾鄂尔泰的弟弟鄂尔奇坏法营私、紊制扰民,得到了雍正的奖励。但是,鄂尔奇虽是鄂尔泰的弟弟,但主要是雍正身边的红人兼心腹——接替隆科多为步军统领。李卫扳倒鄂尔泰,不能算是赢了鄂尔泰。

都是乾隆重视的雍正宠臣,李卫、田文镜为何身后荣辱要两说?

李卫画像

三、鄂尔泰靠在西南设置州县、改土归流,结束土司制度,以及大造祥瑞起家。雍正十年进京述职,被雍正留在京师,授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跃居至原来内阁首辅张廷玉的前面。世人都称雍正最爱张廷玉,却因排满情绪而不说雍正对鄂尔泰更是青睐。在这一点上,李卫和田文镜是望尘莫及的,即便是李卫弹劾鄂尔奇,雍正也说要看在鄂尔泰的面子上网开一面。

而田文镜,也是雍正新政的坚定执行者,在河南推行清查亏空、耗羡归公、养廉银、摊丁入亩等,酷吏模样,卓有成效,但在总督鲁豫兼北河总督时,隐匿水灾不报,导致晚节受损。

他们三人,各有优长,亦各有不足。如两江总督尹继善曾对雍正说:“李卫,臣学其勇,不学其粗;田文镜,臣学其勤,不学其刻;鄂尔泰,宜学处多,然臣亦不学其愎。”

3

李卫在江苏推行摊丁入亩新政,田文镜在河南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一南一北,封疆一方,但是不免新政先锋争宠,互相倾轧。

一、他们追随雍正起点不同。雍正即位时,李卫三十五岁,以户部郎中被新君任命为驿传道,掌控地方与重用的信息传递,有功于政局过渡而平步青云;而田文镜年已六十一岁,因以内阁侍读学士的身份,受命告祭华山,途径山西奉旨赈灾有功,而由署理转为实缺。

二、李卫为汉人,在康熙五十六年捐资为官;而田文镜则是旗人,原属汉军镶蓝旗,后在雍正五年被抬入皇帝亲率的汉军正黄旗,任命为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不免被还是浙江巡抚的李卫心生芥蒂。

三、李卫精明,看不起以监生入仕、日见衰老的田文镜。加之田文镜与李绂之间的一场公案,貌似循吏与清流的交锋,不免激化旗人与汉人的矛盾。少壮派李卫尊重文人,少不了对有辱斯文的田文镜“奉天正黄旗人,以苛刻绳诸员”(萧奭《永宪录续编》)颇有微词。

电视剧《雍正王朝》设计李卫将曾为雍正夺位师的绍兴师爷邬思道推荐给田文镜,或许是植的一颗钉子。况乾隆说雍正称许田文镜和李卫,但在其心里,田文镜不及李卫,足见雍正倚信失衡。

都是乾隆重视的雍正宠臣,李卫、田文镜为何身后荣辱要两说?

乾隆画像

李卫品秩不过从一品,然乾隆初登大宝,却给了他一件四团龙补褂,以示最高恩宠。他死后,,在直隶总督孙嘉淦的请求下,李卫入直隶名宦祠,后又入了京师贤良祠。

而田文镜病逝时所得的待遇丝毫不比李卫差。

田文镜死于雍正十年十二月,雍正帝说:田文镜“老成历练,才守兼优,自简任督抚以来,府库不亏,仓储充足,察吏安民,惩贪除弊,殚竭心智,不辞劳苦,不避嫌怨,庶务俱举,四境肃然”(雍正《河南通志》卷一《圣制》),赐葬泰陵附近,谥号端肃,并命河南省城为其设立专祠。

论及身后荣辱,李卫远远不及田文镜。

乾隆五年,新任河南巡抚雅尔图上奏:“文镜在豫,百姓至今怨恨,不应入豫省贤良祠。”(《清史列传·田文镜传》)乾隆帝看出了雅尔图看到他降旨将李卫入祀贤良祠,而拿李卫同内阁首辅兼首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鄂尔泰素来不和,来以拿掉田文镜,而谏阻李卫入祀京师贤良祠。乾隆帝没有批准将田文镜的牌位从河南贤良祠中拿掉。

而李卫则在死后四十二年,乾隆帝突然发飙,称:“李卫于督抚中并非公正纯臣,在浙江无功德于民,闻其仰借皇考恩眷,颇多任性骄纵之处。设使此时尚在,犹当究治其愆!”(《清史列传·李卫传》)因为乾隆巡幸江浙,见到杭州西湖庙里有李卫及其妻妾的塑像,“虽有大小,面貌相仿”,且书“湖山神位”,很不高兴,下令将所有的神像毁掉。

这是地方私自主张,没有呈请乾隆批准。私祀便是不得宽恕的政治问题,是绝对不允许的。若其能像河南那样先报,哪怕是有人反对,也是无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