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宗圣源祠,南宁一座许多人还不十分了解的古建筑

宗圣源祠,南宁一座许多人还不十分了解的古建筑

南宁七星路一巷25号有一座宗圣源祠,它的历史渊源大概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大家绝对不会想到这座隐藏在七弯八拐小巷里的普通祠堂会有什么超然历史。但你来到它面前,揣摩着“宗圣源祠”的名称时,刷新认知的事情就开始了!

宗圣源祠,南宁一座许多人还不十分了解的古建筑

宗圣源祠,原是古城村曾氏族人为祭祀祖先而建的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曾于清雍正、乾隆、咸丰年间数次修葺。该祠坐北朝南,按明朝中级官员品级礼数的家庙三进三开间、三阶台阶格式规定建造。主体建筑为砖混结构,柁墩、斗拱等木雕构件遍布房内,精妙绝伦,美轮美奂。也是曾氏后人聚集商议事情的重要场所。

宗圣源祠,南宁一座许多人还不十分了解的古建筑

曾姓,为夏禹的后裔。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位著名的弟子叫曾子,曾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传世典籍。曾子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南宁曾姓人家祭祀祖先的祠堂自然也就使用“宗圣”为名了。另外,曾氏族谱记载南宁古时还出现过多家祠堂,但“宗圣源祠”建筑最雄伟,规模也最大,如同“总舵”般存在,成为了曾姓人家寻根归属的“源祠”。

宗圣源祠,南宁一座许多人还不十分了解的古建筑

宗圣源祠被认为是南宁市保存年代较早的古建筑之一,名列南宁十大古建筑榜中。2010年被批准为“南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圣源祠,南宁一座许多人还不十分了解的古建筑

宗圣源祠其实也有过圣灵与苍凉的往事。1953年后,宗圣源祠归属于古城大队,作为集体使用,所以没有办理土地证。为了创收,大队曾经将祠堂租给私人老板开办印刷厂。由于缺乏维护古建筑的意识,对房屋整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直到2010年祠堂因年久失修,主屋上的瓦都掉了,屋顶也漏水了,私人老板才退租。

宗圣源祠,南宁一座许多人还不十分了解的古建筑

2016年10月,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南宁市相关部门的重视,由青秀区文化部门落实修缮事宜。从此这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古祠,所有雕花、雕梁等工艺结构将按照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原貌修复。

宗圣源祠,南宁一座许多人还不十分了解的古建筑

同时,政府部门还与曾氏族人代表一起商量修缮事宜,对修复完善后宗圣源祠签订保护共同条约。

宗圣源祠,南宁一座许多人还不十分了解的古建筑

从此,让我们再次感受宗圣源祠建筑的美丽和神奇魅力。

宗圣源祠,南宁一座许多人还不十分了解的古建筑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与您的作品有雷同之处,请留言以便修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