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股骨头坏死病症和它很相似,误诊率高,不少患者被骗过多年

真实故事分享:

病例介绍:李某,男,33岁,髋关节发育异常伴有骨性关节炎。

事件回顾:李某小时候很调皮,颠颠撞撞无数回,11岁那年,他还是个很天真无邪的男孩子,爱跳爱玩,虽然玩耍时似乎总是站不稳会摔跤,但也没有感觉到疼痛,功能良好,父母一直认为他可能是平衡性不好。

股骨头坏死病症和它很相似,误诊率高,不少患者被骗过多年

15岁那年,李某走路逐渐出现跛行,可能稍稍走长路还会觉得不适感,当地县城医生检查后,只判断他不能盘腿、下肢外展受限,当时也没给出明确的诊断结果,因而那些年,他也没有接受治疗,也没法治疗。当时李某自己也没觉得有啥不妥,还是跟其他同学正常上下课,上体育课,髋部不适时也只会觉得可能太累了。

在进入高中,李某关节功能受限情况更加严重了些,不能翘二郎腿、不能盘腿,但意志坚定的他,还是照常跟班级同学参加体育活动。这种似有似无,时好时坏的身体状况一晃就7年。24岁那年,李某大学毕业,踏入社会的他更没有精力顾虑自己的身体。直到有一天夜里,晚上睡觉很不舒服,半夜都痛醒了,这时他才开始正视自己的腿部问题。

后来,他在武汉某一家医院拍片检查,影像学诊断结果是:左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盆腔里存在多个钙化灶,医生建议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病症和它很相似,误诊率高,不少患者被骗过多年

当时李某的心情非常复杂,股骨头坏死这5个字一直萦绕他心头,他第一次感到害怕,担心了,会不会变残疾呢?能治好吗?

由于他畏惧手术,也不想因为做手术而失去工作,所以当时他选择保守治疗,他通过一些网络渠道自行购买了一些中药以及贴膏进行医治,虽然很贵,但他还是坚持服用了2年多,可是疼痛有增无减,下肢活动还是受限,并不能像个正常人生活。

但可喜的是,李某意志力一直很坚定,他不信自己的病治不好。在亲人朋友的鼓励下,他前晚上海的一家中医医院接受诊治。

在通过一系列的影像学检查,结合他自己对于十几年来的病史介绍,最后医生给出一个惊人的结果。医生告诉他,他的病并不是股骨头坏死,而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由于他前期没有接受正确治疗,现伴有骨性关节炎。医生还告知他,幸好当年他没有接受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要不然误诊误治的代价是巨大的。同时,如若得了股骨头坏死,在早中期如果接受规范治疗,完全可以先通过药物保髋治疗保住自己的股骨头,只有在股骨头坏死晚期,关节功能丧失时才会考虑置换手术。

股骨头坏死病症和它很相似,误诊率高,不少患者被骗过多年

李某在经历这次大乌龙事件后,也重新审视自己的疾病。他开始全力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上面的故事听起来虽简单,但实际给我们的启示并不少。

启示1:首先,我们要警惕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在临床上被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几率很高,两者的症状和体征相似,影像学上检查又难以辨别,故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诊治,从病因及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三者结合甄别。

启示2:很多人可能觉得股骨头坏死治疗非常棘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之一就是置换关节,但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通常在10-15年左右,而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往往都在30岁左右,因此,患者需避免急病乱投医,不规范的诊断和治疗只会钱财耗尽。只有充分了解股骨头坏死的诊治知识,分期分型治疗,在早中期,从疏通血管、恢复血供、促进骨吸收的治疗原则进行保守治疗,那么重新恢复正常行走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只有到了晚期,股骨头关节面完全塌陷了,那么再考虑置换关节。

启示3:自以为是,不及时就诊。不少患者在已经发生髋部疼痛时,却自以为是小毛病,盲目自行服用止痛药/贴膏药,结果得不到及时确诊。其实,如果有明确的激素治疗史或酗酒以及髋部受创史的人群,更应重视自己的身体,若突然感到髋部或者膝盖疼痛,应及时到骨关节科室咨询,以免延误诊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