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飛地”模式讓零星土地重煥生機

“推進‘飛地’模式可以將零星建設用地化整為零,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指標,用於工業小微園、市政、個人建房等建設,實現土地資源的盤活和集約化利用。”12月20日,溫嶺市大溪鎮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該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飛地”模式推進情況。

“飞地”模式让零星土地重焕生机

“飛地”模式化整為零

大溪鎮推進“三改一拆”以來,累計拆除違法建築近900多萬平方米。大部分拆后土地是一些面積較小的土地或者毗鄰山腳等位置,難以得到有效利用而被大量閒置,造成土地資源的二次浪費。

與此同時,大溪鎮工業用地需求日益增長,拆後建設用地的再次開發和拆後小微企業的生產空間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由政府統一主導規劃,儘早實現產業園區化是必然趨勢,但也存在土地要素保障極不充分、現代化園區建設開發要求高、村集體開發週期慢、成效低等現實困難。

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去年,大溪鎮啟動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三年計劃,並創新探索實踐土地復墾指標“飛地”集聚建設模式,推進建設用地指標化零為整,並在異地用於工業地產開發,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杜絕零星拆后土地閒置,滿足解決復墾項目所在村零星分佈工業點規劃訴求以及小微企業用地需求。

加快村莊建設,產業空間升級

說起“飛地”模式的優勢,大溪鎮副鎮長陳小康如數家珍:“飛地”模式不僅推進了違建整治,加快了村莊建設,還實現村級資產大增值和產業空間大升級。

大溪鎮通過全域土地整治,騰出建設用地4000餘畝,其中符合城市和村莊“兩規”可建設利用的約2000畝,剩下2000多畝零星拆後區塊因面積較小、地塊分散,長期處於閒置狀態,且存在“髒亂差”現象,影響村莊環境。在“飛地”模式下,建新指標優先用於解決農民建房、基礎設施建設和高山移民等。預計三年審批農民建房3231間(套),其中2018年審批農民建房達1169間(套),是以往年份的3倍以上。

此外,大溪鎮通過精密測算分配模式,在儘可能傾斜村級利益的前提下,制定出較強吸引力的利益分配模式,充分保障三方參與主體得到最大受益。通過土地出讓建設工業地產的復墾指標,按復墾土地飛出村收益20%、飛入村收益7%、其餘收益為市鎮兩級政府分配,極大地調動了飛出地和飛入村的積極性。目前,大溪鎮已制定出臺復墾指標“飛地”使用實施方案,20個村438.5畝復墾指標明確購買“飛地”工業地產或給予資金補助。

在“飛地”模式下,大溪鎮由政府主導建設方向,全面掌控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主動權,集聚各村零星的村留地化零為整集中開發,產生了“1+1>2”的效果。如擔嶼-油嶼飛地園區,佔地154畝,新增標準化廠房面積25萬平方米,可容納小微企業62家,交付投產後,預計產值6億元,實現稅收增收2400萬元。去年以來,大溪鎮通過“飛地”模式,解決了除市級以上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外的項目用地建設指標,佈局規劃了10個小微園區、1個飛地園區,共佔地2600畝,預計新增標準化廠房400萬平方米。

“飛地”模式受肯定

今年,台州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現場會在大溪鎮召開,“飛地”模式得到台州市政府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大溪鎮的“飛地”模式建設現場還被列為剛剛召開的浙江省土地綜合整治現場會參觀點,並得到了肯定。

接下來,大溪鎮將繼續以百日攻堅行動、“廠中廠”集中整治等為載體,鐵腕整治肅清,深入推進“治危拆違”工作,騰出大量拆後建設用地。把規劃區外所有村存量建設用地打包成土地整理和耕地墾造項目,由政府委託施工方組織實施復耕,盤活建設用地指標集中飛入規劃區內的成片安置地,積極謀劃小微園區建設,破解企業發展空間需求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