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63个字,排名中国第五的书法

中国历来有排名的习惯,就连写字也好分出个一二三四五来,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行书书法里,排名第一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二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第三是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第四是晋朝王珣的《伯远帖》,第五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杨凝式的《韭花帖》。

63个字,排名中国第五的书法

杨凝式像

杨凝式,中国五代时期的宰相,著名书法家,杨涉之子,世人称之为杨少师,他一生留下来的书法作品并不多,著名的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但是他在书法史上的影响力却非常大,可以说其书风直接影响了宋代“尚意”书法,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苏东坡、米芾、黄庭坚均受其影响。

63个字,排名中国第五的书法

《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宋四家”之一的苏东坡曾这样评价他的书法:“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就是这位被称为“杨风子”的杨凝式,仅仅写了63个字,便被评为中国第5行书。

63个字,排名中国第五的书法

《韭花帖》

《韭花帖》这样一幅小小的作品,其实是杨凝式写的一封感谢信,内容是有一天他睡完午觉醒来,感觉有点饿,正好这个时候有人送来韭花,十分美味,吃完以后,心情愉快,于是写下了这篇感谢信,全文共63字。

63个字,排名中国第五的书法

《韭花帖》局部

但是这短短的作品却不一般,他做了很多前人没有的创新。主要有2点:

1、章法上的创新

前人虽然也有人把章法写的疏朗,但是像杨凝式这样,把行书写的如此疏朗,字距和行距如此之大,他还是第一人,这样的章法直接影响了明代董其昌的书法。

63个字,排名中国第五的书法

《韭花帖》局部

2、笔法上的创新

​唐代人的书法“尚法”,尤其是楷书,法度森严,容不得半点马虎,尤其到了唐代后期,崇尚法度更是发展到了极致,已经开始束缚书法的发展,世人多循规蹈矩,毫无创新。

63个字,排名中国第五的书法

米芾行书

杨凝式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他粗头乱服,一世佯狂,不拘一格,突破唐代人法度的限制,大胆书写,直接开启了宋代的尚意书法。《韭花帖》的这种行楷写法,本身就是对唐代楷书的一种突破。

63个字,排名中国第五的书法

虽然《韭花帖》作品很小,只有63个字,但是杨凝式做了这2点,有了新的形式和写法,才让《韭花帖〉名列第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