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離婚後女人帶娃越過越好,祕密是什麼?”我採訪了3位單親媽媽

上一週,本號發佈的文章 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有粉絲建議我:“也寫寫單親媽媽吧!單親媽媽帶孩子,肯定比單親爸爸更難啊!”

是的。

我在專欄《這樣離婚,不傷孩子》中,披露過一組數據:

“離婚後女人帶娃越過越好,秘密是什麼?”我採訪了3位單親媽媽

節選自專欄,瞭解詳情,可在文末點擊專欄卡片

在中國,單親媽媽是一個龐大而隱秘的群體。相比男性而言,她們承擔了更多的社會偏見、獨自支撐養家育兒的任務。但,我們整個社會對於單親媽媽、甚至對於整個育齡婦女群體,一直以來都缺乏足夠的關注、支撐,不論從就業支持、還是從社會福利的角度,都難以覆蓋單親媽媽多方面的需求,所以不難理解,單親媽媽,比單親爸爸過得要更難。

但是,成為單親媽媽,並不意味著落入困苦的深淵,從此只能沉淪。在我經手的案例中,也有大量的單親媽媽,不僅把孩子撫養教育得很好,而且也獲得了較為順遂滿意生活質量。

所以,今天我不想再渲染單親媽媽有多悲情,而是試圖從這些“過得還算不錯”的單親媽媽身上,去找一找她們的共性,看是否能為更多想改善人生境遇的單親媽媽提供思路。

A,38歲,離婚6年,女兒9歲

離婚的時候,我帶著女兒相當於淨身出戶。他家重男輕女,嫌我生了女兒。他找了小三,一定要和我離,去法院判了3次才判下來,判他每月支付800元撫養費,我不找他要他也不給。

離婚後,我沒有回孃家老家,還是留在省會。憋著一口氣,不想讓前夫一家看我灰溜溜地撤退。起初日子的確不好過,光一個房租就去掉月收入一半,根本不夠用。種種原因,父母不願過來幫忙,後來我妹過來了總算可以有人搭把手。

那個時候為了生活,我什麼都不顧,去夜市擺攤、賣水果、開網店,各種倒騰,就想著,把這個月房租交了還能多剩點,能給娃買個新玩具、帶娃去公園多玩一次都是好的。後來,網店經營慢慢穩定了,乾脆辭了職和妹妹一起專職幹這個,日子過得才沒那麼緊巴。這兩年,經濟上寬鬆很多,雖然不算富裕,但是也不用刻意計算花錢了。

女兒特別懂事,不哭不鬧,我夜裡加班幹活,她就一個人睡。4歲就能幫我幹家務,洗碗掃地,說讓媽媽少累一點。有女如此,夫復何求!4歲以後,興趣班、課外輔導班,我一樣也沒給她拉下。現在讀小學3年級,唱歌跳舞樣樣行,競選班上的文藝委員沒成功,回來跟我哭。我告訴她:“孩子,你跳的舞,在媽媽眼裡誰都比不上。”

前夫和小三結了婚,沒兩年再次離婚了,有了個兒子不知歸誰。後來他找過我想復婚,我一口回絕。我不需要一個不尊重我的丈夫,我的女兒也不需要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我和女兒都在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中成長了,不可能再去那個充滿歧視冷漠和醜陋封建觀念的家庭。

至於再婚,不是不考慮,而是我明白自己的條件:離過婚、有孩子、年齡大、長相一般、矮。所以,還是先顧好眼前的一切吧,我和我女兒的幸福,主要還是要靠我,所以先充實自己吧。

“離婚後女人帶娃越過越好,秘密是什麼?”我採訪了3位單親媽媽

B,41歲,離婚7年,女兒9歲

我是出差回來撞見前夫和三在床上,二話不說,立刻離婚。不論他怎麼跪求,不論周圍人怎麼勸說,我都把他趕出了家門。

有人說,我的事例再一次證明“女強人註定不能擁有幸福”。我在一家企業任職總監,管理著核心業務一共7個部組。我知道自己個性比較強勢,但是,我想不通,為什麼這個社會,當男人事業強的時候,女人就該感激、就該為家付出,而當女人事業強的時候,男人就能在家以出軌的方式來報復,而且女人還必須得原諒、必須得自我檢討?有這樣的道理嗎?在我的觀念裡,沒有。所以,我堅決離婚了。

離婚後的生活其實跟離婚前沒有兩樣,有名無實的婚姻早就把我鍛鍊成了一個工作孩子內外兼顧的偽單親媽媽,如今只是把偽變成真的了而已。家中雖然有父母過來幫忙,但我也盡力做好媽媽的角色。

感謝老闆理解,很多時候,女兒都能在辦公室和我度過。我加班,她就在一旁看繪本,我開會,她就在一旁寫字畫畫。抽出一點空閒,我會帶她爬爬樓、到樓頂天台跑一跑,長大一點了,她還去前臺幫忙幹雜活。

我對女兒有愧意,因為我只能把工作和育兒綁在一起,我能帶給她的只是這棟辦公樓能賦予的一切。但如果我不能鬆開抱她的手,就無法在你爭我奪、優勝劣汰的職場中去掙得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我告訴自己,這種陪伴,也是守望。幾年下來,女兒在我辦公室留下的畫作已經一櫃子,我捨不得丟,這是我們母女倆相互陪伴、相互守望的見證。

其實,離魂於我而言,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動力。我解脫於自己作為一個女人,能有更廣闊的空間和自由,去打拼、去努力,而無需顧及對方可笑脆弱的自尊心。我想也許我不適合婚姻,但是,我一定是一個負責任的母親,至少,我不放棄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離婚後女人帶娃越過越好,秘密是什麼?”我採訪了3位單親媽媽

C,32歲,離婚7年,兒子7歲

我帶著剛滿月的兒子淨身出戶,離婚是我自己提出來的。原因很多:閃婚、婆媳不合、三觀不合、男方性格缺陷、家暴等等。休產假的時候離婚,我這事蹟很快傳開了。咳,我的臉皮反正厚,人家愛怎麼議論怎麼議論吧。因為,你們想想,如果能過下去,哪個女人會在孩子一個月的時候離婚哪!

休完產假,銀行賬戶上剩5萬,前夫一次性支付前3年的撫養費3.6萬,我用這點錢付首付,貸款買了一套二手房,從此以後我和兒子就在這個小小蝸居安家,我媽也過來幫我。我年薪不到10萬,背了幾十萬的房貸,每個月還供。從此以後,不再外面吃飯、出門就坐公交,不敢花錢、精打細算。

養孩子是一件耗費巨大的工程,尤其是隻有一個媽媽,真的很苦。但我也盡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主要是愛和陪伴。除了白天上班,其他事情都親歷親為。有次寶寶發燒,我不眠不休照顧了一夜,第二天起床繼續上課(我是老師),差點暈倒在講臺上。

有一段時間,我非常抑鬱,感覺生活的重擔快要把我壓垮了。後來參加了一個心理工作坊項目,慢慢把狀態調整過來了。我明白,只有自己好了,孩子才會好;也只有相信自己能好,自己才會真正好。

我想,周圍環境是會隨著人的心態變化而變化的,而機遇也是這個時候產生的。2016年我把房子賣了,賺了幾十萬。然後換了一套大三房,還買了車。與此同時,我遇到了現在的丈夫,他也是離過婚的但沒有孩子,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久違的來自男性的尊重、體貼和愛。

最後我想對姐妹們說,單親媽媽意味著吃更多的苦,更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給自己一點耐心!我當年最苦的時候,深夜一個人溜上天台對著這片城市哭,想跳下去。但我知道,跳下去,我解脫了,孩子沒媽了,我媽沒女兒了,我是他們唯一的依靠啊,一定要頂住。耐心一點,時間會沖淡痛苦,也會帶來希望。

“離婚後女人帶娃越過越好,秘密是什麼?”我採訪了3位單親媽媽

晴朗有話說:

三個故事講完了。不知大家發現沒有,我並沒有選取那些“華麗轉身”、“逆襲成功”、像傳奇一般讓人感覺大快人心的例子。

以上三位單親媽媽,也許在有一些人看來並不算成功,只是普通人的生活狀態。但是,正應了一句話:我終其一生的努力,只為了活成一個普通的人。——擁有一個穩定的心態,擁抱一份平凡的幸福,恐怕是大多數人的歸宿,而這種歸宿,對於某些人來說,也是奢侈的。

單親媽媽不應該被釘上失敗的標籤,不應該把自己活成怨婦。要怎麼樣,才至少能夠像以上三位姐妹那樣,走出生活的低谷,活出自己,活出生活的滋味呢?晴朗覺得,要抓住三個關鍵詞。

第一個詞是“覺察”。

你應該通過離婚,覺察到婚姻的意義,覺察到自身的需求、覺察到你自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離婚是一個包含了太多“意義”的事情,它是災難,但是太多的人在災難之中,只顧著哭泣、只顧著逃命,卻忘記了反思,忘記了災難也有應該讓人思考和體察的地方。

上文中,A的覺察在於她客觀地認識自身,明白自己的首要生活任務;B覺察到了她對平等婚姻的需求,以及她所能選擇的最佳育兒方式;C同樣覺察到了婚姻存在的問題,在形式與內容之間進行了堅決的取捨。

充分地覺察,充分地理解,才不會沉湎於過去的得失而駐足不前,才能夠用最積極正面的心態,去開啟新的生活。

第二個詞,是“管理”。

養家很難、育兒更難,養家加上育兒,是難上加難。單親媽媽,就是這一項多線程高難度的漫長任務的執行者。所以,最需要的,是管理的能力。

你必須管理你的時間:工作、掙錢、教育、陪伴,甚至還要養老。每天只有24小時,你要怎麼分配管理?……

你必須管理你的期待和慾望:怎麼看待目前的生活狀態?你希望以後生活要變成什麼樣子?——

你必須管理你的情緒:當壓力驟增的時候,你怎麼管理憤怒、壓抑、悲傷、煩躁?……

一個缺乏管理能力和管理技巧的人,是很難應對這樣的生活的。

第三個詞,是“等待”。

你擁有了察覺與理解的能力,進行了各種行之有效的管理,與此同時,還需要接受一個你不得不接受的東西——時間。

沒有什麼事情能夠一蹴而就,時間沖淡痛苦,時間帶來轉機、時間改變我們的面貌和思想。而我們所作的此時此刻一點一滴,也許要積累很久、經過很久,才能夠看到結果。

所以,我們需要耐心的等待,在等待中做好自己,在做好自己的同時,等待時間給我們的答案。

不是每一個單親媽媽都是偉大的英雄,但是每一個在離婚之劫後仍能餘生,帶著光明的力量,和孩子一同努力生活的單親媽媽,足以傳遞力量!祝福每一位不放棄自己的單親媽媽。

瞭解更多,請訂閱我的專欄《婚姻必修課:這樣離婚,不傷孩子》。我願意與各位父母,一起來探討婚姻,探討婚姻中的孩子教育。專欄請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