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舌尖上的清朝,满汉全席的正宗吃法:要分五步品尝

满汉全席最早出现于雍正和乾隆年间,起初由满点和汉菜组成。满点就是满族点心,对于有着一日两餐传统的满族人来说,小食点心显得尤为重要。

清朝皇帝在饮食有度方面,做得非常好,绝不暴饮暴食。康熙皇帝说过:“各人所不宜之物,知之即当永戒。”就是说要节制饮食,引申来讲是要脱离对物欲的迷恋,这句话有点像今天的流行词汇“断舍离”。

舌尖上的清朝,满汉全席的正宗吃法:要分五步品尝

满族汉族两个民族,两种风味的菜肴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既是清宫筵宴,又具地方精华,既有满族烧涮,又有汉族炸溜的满汉全席,此席甜咸兼备,荤素搭配,取材广泛,用料细作,堪称是中华菜系文化的最高境界。

在满汉全席中,菜品的数量至少一百零八道,分为南菜五十四道和北菜五十四道,三天方可吃完。但是你也许不知道,品尝这一百零八道菜品,要分五个步骤。

舌尖上的清朝,满汉全席的正宗吃法:要分五步品尝

首先是头号五簋碗十件,以汤羹为主,有点类似于餐前喝点汤,代表菜品有:燕窝鸡丝汤、鱼翅螃蟹羹、鲨鱼皮鸡汁羹等。

第二、三是五簋碗各十件,一共有二十多道菜,这就是正餐主食部分了。食材广泛,山珍海味应有尽有。特此列举几道奇葩食材:二道菜有鲫鱼舌汇熊掌、米糟猩唇猪脑、假豹胎、蒸驼峰、蒸鹿尾等,三道菜主要以羹为主,有鸭舌羹、猪脑羹、鹅肫掌羹等。

舌尖上的清朝,满汉全席的正宗吃法:要分五步品尝

第四、五同样是五簋碗各十件,但第四道以牛羊肉为主要原料,配上白面饽饽,属于满族菜品特色;第五道也是最后一道,以果菜拼盘为主,相当于餐后果盘了。

在美食的追求上,清朝皇帝们是进无止境的,清宫筵宴中如此豪华的满汉全席似乎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这些主子们还不时来个江南巡游,品尝天下美味。如康熙和乾隆的六下江南等,就是去赏尽天下美景,品尽天下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