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散文《三十兒後晌請先人》

大年三十兒,是關中人一個非常具有儀式感的日子,勞碌了一整年的關中農民們,終於有了一天停止了幹農活的辛苦,一年中僅有的歇息,就是對這個日子最尊重的禮遇。

孩子們是這個日子裡最活躍的主角,小夥伴們衣兜裡裝著從鞭炮串兒上拆下來的零個小炮,或者是大人給買的小炮仗,三五成群地手裡捏著母親用來納鞋底的繩子,今天這個繩子的一頭是點著的,只看見這些小寶寶們膽子大一點、反應敏捷一些的,用左手的大拇指與中指的指甲掐著炮仗(鞭炮)的底部的一邊,右手捏著燃著的繩子頭快速懟上炮仗捻子,呲嚕嚕的火藥燃起時飛快地扔向沒有人的遠方,砰的一聲響,就是小寶寶們老半天欣喜的源泉。

也有淘氣的主兒把點燃的炮仗撇到,那些不識趣的雞狗等小動物身邊,讓那些小動物變為雞飛狗跳的生動現場的主宰,惡作劇往往是引來自家大人的訓斥,更嚴重的就是屁股後被自家大人踢上一腳,還會招來類似的喝罵:

“看你喔哈慫式子些,得四今年給你買的炮仗多咧,沒處做法(關中方言,糟蹋的意思)咧,你在這嚇唬雞狗呢?”

散文《三十兒後晌請先人》

——《放炮仗》李小超先生作品攝於咸陽市清泰街

聰明的小動物們早就鑽到炕洞等自認為是安全的地方,以逃避那些搗蛋鬼的整蠱;主婦們依舊是忙忙碌碌地給家裡的器物做清洗、搽拭,儘管搽拭了一遍又一遍的器物早已是窗明几淨,而閒不住的關中的母親、奶奶們每年都是這樣的繼續著;關中的外前人(男人們經常去外邊勞作,關中方言就形象的這樣稱呼男人)三五聚堆的打麻將、丟方(一種關中人以小土蛋和柴草棒做道具的遊戲)或者是下棋,往往是圍觀者比主角更為較勁地爭辯,或者是喧賓奪主地操持著下一步的運作;一整年了,唯有今天我們操勞一整年的外前人不被主婦們約束,這是關中男人最自由自在的一天。

午飯時間到了,有各自寶寶們給自己端來新近蒸的誘人的“年饃”,這個時候往往也是巧手女人們蒸年饃才藝大比拼的時候,遲遲沒有送來年饃的主兒,準是他家屋裡人(關中方言女人的稱謂)年饃蒸得不美氣,知趣的就自覺地找藉口離開回家去吃飯,也有紅脖子漲臉為一步棋的走法跟人正在較真的主兒,手裡抓著鄰居給的年饃正在嚼著,還不饒人地嗆著對方,言辭上不輸他人、口舌上倖免了自家不爭氣婆娘那蹩腳年饃的委屈,這種人每年都不是沒有。

時間到了下午三四點的時候,就有棋攤兒、麻將桌或者丟方堆裡傳出的喊聲“牛牛娃,包(方言,不要的意思)放炮了,趕緊給你爺上墳去,把你爺也請回來過年!”

“大,我知道咧,一大早我媽都叮嚀過了!”這個回答絕對是家庭教養非常好人家的寶貝在回答。

“不去,你自己打麻將,人(關中方言,貶義,比較牛掰的意思)的跟啥一樣,光會指撥我!”這樣的回答,就正驗應了關中人常說的——啥蔓上結啥瓜的古訓,一味地推脫自己的責任,而下一代也十足地繼承了老子的衣缽!

碰到這樣的場景,旁邊也有看熱鬧,恰好正是有著關中人口中“看熱鬧不怕事大”的主兒,就添油加醋地給崽兒“幫腔”道:奏思地,你人得跟慫一樣,忙的打麻將,給你大(讀da二聲,關中方言,父親)上墳,你自己去!

還有更為頑劣的同齡人,甚至於惡劣地給那家的小孩慫恿道:喔是你大,你自己去;要是把你死了,我就去!

同齡人開玩笑的戲謔,帶來大家一片爽朗的笑聲,那家孩子彷彿是得到“保護傘”一般的神氣,同他仍在玩麻將的老子一樣持續著他自己的玩樂。

打麻將的老子被同齡人噎得實在沒有法,仍然沒有停息自己的玩,嘴裡不甘下風、貌視不饒人地罵道“黑了(晚上的意思)回去,拿鞋底不抽你才怪呢。”似乎是自言自語地自我解嘲,但手裡的扣牌、打牌並沒有停下來。

秉承著關中人對先祖尊敬的淳樸美德,三十兒請先人的儀式,我們絕大多數家庭的男孩子們都在進行著,停止了放炮仗的娛樂,帶上母親或者是奶奶準備的“燒紙、蠟燭”也有的人家預備了鞭炮,叔伯弟兄(堂兄弟)們,相約著把衣兜裡炮仗換作的瓜子、花生、糖果,互相地交換著享用,一路說說笑笑的朝公墓(集體的墓地)進發。

請先人的路上,有上大學回來的學子、有打工返鄉的歸人、也有還沒有到上學年齡、跟著大哥哥們的小孩子,一路上交流著在外的逸聞趣事,開心快樂奔走的場景,也是那一大家子人丁興旺給鄉鄰們最實在的昭示,千年的傳承,關中人用三十兒請先人的這種儀式,進行著最根本的孝道文化的傳承。

人民公社化後,建起集體的公墓裡,這家墳前呼啦啦跪下一大片子孫後人,帶頭的點上自己帶的蠟燭,蠟燭的數目就是墓裡這位亡者後輩的戶數,堂弟們再依次點燃各自的蠟燭,然後焚燒著燒紙,期間給先祖們“彙報”今年各自的成績後,齊刷刷地磕三個頭,虔誠的儀式是這樣的神聖,最後再霹靂巴拉燃放一通鞭炮作為慶賀,大家一起叫著“爺(婆)回走過年!”一干人等就高高興興地回家。

有一年在給爺婆上墳的時候,遇到一位鄰居嫂子也正在他的公公婆婆墳前,我不解的問道“怎麼是你,女的請先人?”

嫂子義正言辭無不風趣地辯解道“我不是這家人嗎?你XX哥在新疆打工回不來,XX娃單位春節值班,初五才回來,嫂子不請你二伯二媽回去過年,你忍心讓老人家孤零零的在這邊過年嗎?”

移風易俗的嫂子,擺事實講道理的回答,讓我不由得對嫂子的人品更加尊敬,就是這位嫂子精心伺候,二媽(關中人稱呼嬸嬸)九十多歲高齡無疾而終;兩個閨女和兒子都大學畢業;自己在家種地老公在外打工;嫂子就是一個倍受鄰居們尊敬的女強人!

上完墳回到家,堂兄弟們在擺著爺婆遺像、各種水果副食貢品、插著蠟燭的桌子前,點著蠟燭、焚好香,說著“爺(婆),回家過年,咱屋今年就是這樣的好,您老也開開心心的過年哦。”一行人等再磕三個頭,在嬸嬸等人的挽留聲中,各自回自己的家,幫大人們貼春聯,品味豐盛的年夜飯,看那億人期待卻屢屢失望的“春晚”。

請先人的儀式一如既往,千年不改的如期進行著,變的是從曾經的步行上墳,到了騎摩托車、蹦蹦車(三輪車),到現在的開家庭轎車,公墓附近三十兒下午又是一片蔚為壯觀,規模宏大的臨時停車場;家裡的供桌旁,從記憶中的僅有幾個年饃;到點心、天鵝蛋的副食;有了黃燦燦的炸油餅、到擺上了蘋果、酥梨這些本地水果;再到沒有了年饃、炸油餅,替換為精緻的“軟香酥”“心特軟”柚子、蘆柑、臍橙、山竹、火龍果、牛油果等等地球另一端的洋水果......

我們的先人們生前壓根沒有聽說過的物品,也已經擺在桌子上,據說順著焚香繚繞的煙味,我們已經成為神靈的先人們,就可以在家小住半個月,美美地享受子孫們沐浴國家好政策後,創造的各種各樣的富裕生活,感恩好日子讓先人們也實時分享快樂。

日子確確實實富裕了,生活水平真的提高了,尊老敬老的傳統,我們關中人一直在踐行著,一箇中華民族隆重的日子,年三十兒,無論是雪天紛飛、銀裝素裹瑞雪兆豐年的日子;還是風和日麗、寒風颳起揚塵;不同的天氣狀況下,我們古老關中的年輕人們,都在上演著請先人的儀式;暖融融的家,才是過年最理想的處所!

年輕人辛勞一年,家是港灣,先祖的神明也在這個傳統的日子裡,讓我們從精神到肉體,過一個個團圓、祥和、快樂的春節,三十兒請先人,這就是我們古老關中人敬老的一種文化。

——好景望關中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