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019年運營商員工薪酬 VS 華為員工薪酬淺析

前年從移動出來到了菊廠,最大的感觸就是在移動對薪酬的概念太low了。07年本科畢業那會,菊廠薪資很一般,10年碩士出來那會菊廠也沒多大競爭力,然而目前,薪酬差距真的太大了,大到運營商的人都無法想象。就像曾經我以為菊廠股票每年分紅頂天了20個點,進來了才知道原來增值加分紅每年都過35個點了,太恐怖了。

以前和同事聊天,大家都覺得一輩子也就掙200多萬,基本夠花,能省點養老就好。菊廠這邊大部分同事覺得200來萬就是幾年的事,而且200萬根本不算啥,買房子都不夠。

我也一直問自己後不後悔,其實是不後悔的,移動的平臺很好,工作經驗也不錯,我通過自己努力積累也很深,在和菊廠這邊和同事比拼的話有很大優勢。他們有的我確實不一定有,但我有的本土菊廠員工幾乎都沒有。物以稀為貴,運營商跳出來的人越少,那麼你的技能就越吃香。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三大運營商的平臺,努力工作,認真積累,加油提升,你自己就會越來越值錢。

先看下2010年主要通信公司的待遇,其實很一般,我剛去移動那會2011年全年到手也有9萬多了,注意是稅後9萬多, 可以看下菊廠當時稅前8000,稅後最多6000,其實當時收入是差不多的,那會移動福利還很好。所以我當時的決定沒什麼問題,畢竟絕大部分人是看不到10年後的,我要是有那種本事早就化身李超人了。

移動最失敗的是工資薪酬基本不漲,我幹了8年多,從6崗幹到8崗,然並卵6到7只漲了500塊錢,7到8漲了900塊錢,五險一金扣得多了後,其實到手根本沒增加多少,離職前一年全部到手也就12萬出頭。菊廠這邊幹了不到2年漲了2個一千五,基本把移動一輩子的工資漲幅漲進去了

2019年運營商員工薪酬 VS 華為員工薪酬淺析

再看下2019年各主要行業的薪酬情況,三大運營商已經落後於各主流設備商了,和菊廠比已經是天差地別,而且這個薪酬是不包括股票分紅的。優秀的奮鬥者股票收入是佔到薪酬三分之一以上的。所以前年做出跳槽的決定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唯一的問題是如何繼續提升自己的個人競爭力。畢竟運營商更像一個溫室,能力再差的人照樣不會少發一毛錢,但這種環境不適合有追求,有能力的年輕人,你會感到付出沒有回報的。在菊廠我不努力的話,僅NZJ就會差10W以上,想想差距多大。

2019年運營商員工薪酬 VS 華為員工薪酬淺析

很多人覺得移動不可能公司這麼低,我再擺個數字。注意,移動的老大,一把手20崗以上的領導,稅前116萬,這個薪酬在菊廠什麼水平?應該只能相當於一個18級的初級專家(我自己只是個高級工程師,嘍囉,很羨慕專家的),那菊長的20+領導收入有多少?從論壇上看的瞎猜測下,大概每年交稅要交100W以上,純屬瞎扯啊。這樣比對下,你就會發現為什麼一二線很多人在買房子。菊廠這麼高的收入,稍微優秀點的買房都不是問題的。

2019年運營商員工薪酬 VS 華為員工薪酬淺析

再列舉個瞎扯淡的數字,移動新入職的大學生,月薪稅前在4000出頭,稅後3800左右,還有1100~1500油補,滿打滿算5500吧。菊長新入職大學生以國內中國區為例薪酬自己談,大概粉13k,15k,18k,特別優秀會有20k(不考慮天才,天才都是變態),拿最低的13k比較(這個薪酬其實基本招不到人),除了工資還根據城市不同有住房補貼三年,一線和準一線應該是6k,其他地方會少點,西安好像是5k,我瞎扯淡的不用當真,然後剛進來13級和14級每個月績效工資5k,新入職的員工對比菊長大概是移動的三倍以上吧。

說了這麼多隻是想表達一點,優秀的畢業生不是傻子,就像老話說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公司想要蓬勃發展離不開人才,移動校招逐漸放低門檻,現在三本都可以隨便進,這不是好現象,沒了人才,移動還有什麼競爭力?

移動是大型跨國公司,未來是要和國際公司競爭的,不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才素質哪裡還有未來。反過來說,菊廠招走了行業最頂尖的人才,其他公司想要追上只會越來越難,只能等菊廠自己犯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